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只要控制了货币,谁还管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一十六章只要控制了货币,谁还管龙椅上坐着的是谁?很显然,这场议和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或者也可以说,是从倭国在高丽和马岛接连失利之时就已经注定。 就像之前,狗子和薛蜒去倭国传话时说的那样。 要么降,要么亡! 只有签了条款,才接受你的投降。 不然等待倭国的就是继续战争,直至灭亡。 而马岛这一场议和大戏,不过是让倭国众人明白自己的处境罢了。 关白细川澄晴不明白,就被拿来立威。 国主山浅草不明白,就成了这场大戏的丑角。 有了这两个先例,其他倭国大名就算再傻也都明白了。 所以,山浅草醒悟之后,就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国主,还等什么呢?” 听到狗子的催促,山浅草回过神来。 环顾四周,见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唉!” 他无奈一叹,随后就老实的签字加印。 见到这一幕的其余倭国大名,面色都极为复杂。 但山浅草已经开了头,他们自然也别无选择。 陆续上前,都献上自己的押印。 因为银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尼子家主的心中最为不甘。 可自己的邻居,大内家主就在旁虎视眈眈。 若是他不签,那很可能就要被取而代之。 大内家若联合东海郡,自己的地盘必然不保。 尼子家也会沦为第一个被立威的势力。 正是明白这些,尼子家主不敢不签。 而且他怕自己稍一犹豫,大内家就会主动出击。 所以,继山浅草之后,尼子家主是第一个抢上前去签了的。 一众倭国大名一看,国主签了,有银矿的尼子家也签了。 而他们的付出的,不过是通商口岸的关税。 有的家族甚至都没有港口,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即使有港口的,也就是赔款的利息。 还是十几家共同承担。 比起价值十几亿的银矿,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倭人也算是人,是人就怕比较。 有了尼子家这样损失惨重的一对比,这个条款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自己不是最惨的那个。 只稍一沉吟,其他大名也就都跟着签了。 见他们甚至开始抢着签,冯一博和狗子不由相视一笑。 等四份条款都被收了回来,看着上面十几个新增的押印。 冯一博满意的点点头,宣布道: “好!我代表大魏宣布,今日的议和非常圆满!” 说完,他含笑起身,看着在场倭人,又道: “以后的倭国,就是大魏的藩属,无论是东海郡,还是高丽,咱们之间都是自己人,再不用打打杀杀了。” 辽东代表和高丽代表,纷纷起身附和了两句。 倭国众人面面相觑,觉得这些话格外刺耳。 不是不想打打杀杀,只是他们打不过人家。 这时狗子也跟着起身,满意的看着倭国众人。 尤其是第一个签约的国主山浅草。 他一脸的和气,再没了刚才的蛮不讲理,笑呵呵的道: “以后倭国和咱们东海郡也要常来常往,可以自由贸易了!” 倭国众人听了,一时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高兴的是,此前东海郡一直封锁倭国的航线,重要要开放了。 除了去大魏和高丽航线,还能勉强维持往来。 所有倭国往南的航线,全都被东海郡封锁。 即使是去大魏,若是运气不好。 碰上东海郡船队,也一样连活口都很少留下。 而想去南洋和当地人,还有海西人交易。 更是连门都没有。 流求海峡那边,长期有东海郡船队巡海。 航路又是固定的几条,碰不到的几率太小了。 而现在,虽然签订了这样的条款。 但竟然意外的开启了南洋航路。 心思通透些的,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得利了。 而难过的,自然是这样的好处,建立在倭国被迫签订了这样条款的基础上。 还有…… “但也只能和东海郡交易,倭国的交易地点限定在流求!” 狗子紧接着一句,就让刚刚以为要彻底开放的倭国大名愣在那里。 搞了半天,白高兴一场。 你们东海郡管这叫自由贸易? 这明明是要垄断倭国市场,还让他们自己送货上门? “流求是各方贸易的集散地,大魏、南洋、海西,各处的货物应有尽有!” 狗子大手一挥,洋溢着满满的自信。 说着,又看向倭国众人,带着鼓励的表情道: “想必,倭国的货物在流求也一定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倭人心中暗骂,表面上却都只能含笑点头。 好在狗子又补充了几句,才让他们勉强接受。 “当然,我们也不是强盗,不会强买强卖!” 只许在你那里交易,这还不是强买强卖? “所以诸位的货物,只要在流求照章纳税,就可以自由交易给任何人。” 这话一出,众倭人心中虽然依旧不满。 但好歹也勉强放下些心。 至少,东海郡没想过垄断倭国的货物。 不然只能卖给对方,那对方说多少钱是多少钱。 这样的贸易不做也罢。 现在虽然还有些限制,却也无非是倭国商船不能去南洋和海西。 还有就是,关税流向谁罢了。 东海郡这么做,其实多少也是在和大魏争利。 毕竟,倭国的货物就那么多。 去流求的航路更稳妥,沿途都有岛链补给。 而且那里有流求的商人,还有南洋、海西的商人,也有大魏的商人。 而去大魏更远,还只能卖给当地的商人。 这一对比,倭国商队去哪几乎已经注定。 “好了!正事就说到这里,咱们开宴吧!” 见狗子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冯一博就宣布开始庆祝。 随着他的命令,很快有人奉上几桌酒菜。 几方势力,就在简陋的堂中开始饮宴。 这场宴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就草草结束。 等先送走了倭国诸人,边军和高丽王李松的人也都喜笑颜开的过来告辞。 至此,马岛议和才算彻底结束。 这一场议和虽然胜券在握,但比起之前打仗还要耗费心神。 直到这些外人,陆续都离开了马岛。 冯一博整个人才放松了下来。 主仆三人在马岛的海滩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一边散步,一边聊着些有的没的。 勐子因为一直在军中坐镇,并未参与搅乱倭国的事。 此时才算是得了空,闲下来和两人叙叙闲话 聊着聊着,他就提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