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鹬蚌相争 (第1/4页)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大名府城外,尸横遍野,血气冲天。 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无人看管的战马。 这副人间修罗场的惨状,让大名府城头上,观看了全程激战的两千名金国地方军,早已吓得魂飞天际。 没经过事的,趴在城头上,哇哇狂吐。 胆子小的,早已浑身发软,挪不动脚步,身体上还不时传出一阵阵恶臭。 此一役,从正午开始,一直厮杀到次日的黄昏。 移剌蒲阿将军,趁着夜色率领着一万多骑军强行遁走,而一代名将郭仲元同木华黎双双毙命,才为这惨烈的一仗宣告了落幕。 金国军队伤亡四万余众,再加上之前大营及半路上的损失,折损的兵力已经接近七万之数。 此役过后,整个黄河以北的金国属地,除去西夏的完颜康所部,只剩下两万多金兵。 主要就是在右翼的东平府两万驻军,不知道是因为距离较远,还是主将走错了方向,直到大战结束,也没能赶到现场。 蒙古人也没有讨得太大的便宜。 四万多高丽仆从军,留下来的不足一万五千人,真正的蒙古铁骑,前后加起来也损失了近两万人。 尤其是木华黎所部,等大战结束之后,清点人数才发现,出发时的两万铁骑,仅仅剩下四千多人,其主帅木华黎更是命丧当场。 存活下来的木华黎亲兵,自亲兵队长以下,尚有四十七人,全部挥刀自杀。 主将战死,亲兵皆斩。 这些铁铮铮的蒙古汉子,没有死在与金军的拼杀当中,却死在了自己的弯刀之下。 “大汗,这大名府怎么办?” 博尔术打马来到窝阔台马前,即便是征战了半生的博尔术,也很少见过这样惨烈的局面。 看着剩下的三万多军士,其中还包括一半的高丽仆从军,窝阔台的心里也很是难受。 知道就凭借眼下这点儿兵力,根本就不足以去攻克金国的都城汴梁,看来只能先撤回中都,南征之举另择时日了。 好在这一役,同样也打垮了移剌蒲阿那三万讨厌的“忠义军”,从大名府北回中都,也不再会有人出来阻拦。 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大军四五天足以返回。 “博尔术,带着你手下的高丽人,把眼下的大名府给本汗拿下来,让二郎们洗劫一晚,明日一早便回中都。” 杀了那么多敌人,也死了那么多自己人,整个蒙古铁骑都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焦躁与亢奋中。 这样的状态很危险,窝阔台不能让这仅剩的三万多人再垮掉。 于是,还是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残留的一万五千名高丽仆从军,也已经疲惫不堪了。 但是,等接到攻城的命令,又受到屠城的巨大诱惑,都挥着弯刀,嗷嗷地冲向了大名府。 不拼命也不行啊,后边跟着的一万多蒙古铁骑看着呢。 弯弓搭箭,不向前冲的下场,估计会跟金国人一样。 两千名军士,而且是在城头上,看了一天一夜大厮杀的两千地方军,早已吓破了胆。 现在,城下一万五千高丽人开始攻城了。 当他们向城头上放箭的时候,大名府的守军,竟然忘记了躲避和还击? “弟兄们,快找地方躲避——” 守城的校尉还算是机警,这一万多箭支铺天盖地射过来,不是他们这区区两千人能够抵挡的。 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趴下,躲在女墙之下,只见数不清的箭支从头顶上飞过,大多数却落在了城墙之内。 也有一些箭支,正好射到城头上,倒霉的城防兵也被射杀两百来人。 这仗根本就没办法打。 大名府不算大城,尤其是不靠近边防,城墙也就两丈来高。 高丽人都没使用攻城器械,直接搭着人梯,就开始爬城了。 见到箭支没那么密集了,稍有些常识的守城校尉,知道敌人这是要准备登城了。 “弟兄们,拿出你们的长枪,把攻城的蒙古人给杀下去——” 守城校尉大喊一声,率先抄起一把铁枪,贴着女墙站起来,从垛口往下一看。 好家伙,密密麻麻的蒙古兵,组成数十条爬城的人梯。 两丈来高的城墙,爬上来还不容易吗? 四个人搭着,就能够到墙头了。 “快杀啊,蒙古人上来了——” 趴下去躲避容易,再站起来厮杀就难了。 真正能够跟随守城校尉站起来杀敌的,还不足一半人。 “你们这帮废物,快起来,快起来——” 守城校尉一铁枪刺死一名冒头的敌人,整个人梯就塌了下去。 他在城墙上来回游走,呵斥着那些还龟缩在女墙下的胆小鬼。 “快起来,如果让蒙古人杀上城头,整个大名府就全完了,啊——” 守城校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从城下飞上来的一支箭,射穿了整个脖子。 只有他自己在城头上来回游走,指挥着军士进行防御,早已引起了城下攻城将领的注意。 守城校尉一死,城头上的防御更是不堪一击。 没多久,就有人爬上了城头。 紧接着,一个、两个、数十个...... 很快爬上城头的蒙古军已经超过了守城的人,更是有人激灵,趁着城头上还在交战,已经顺着马道下城,从里边打开了城门。 大名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将军,全完了——” 大名府东南,二十里处。 天也快黑了,这里却停留着一支军队,约有两万人,正是从东平府过来的援军。 按照既定的计划,他们今天一早,就应该能够赶到大名府的。 没想到,两天前开始,他们就不断地遭到蒙古斥候队的袭击和sao扰。 原来,蒙古人的兵力也是不足,木华黎就提出“一虚一实”的策略,集中所有兵力,歼灭郭仲元的主力和左翼援军。 而对于稍远一日路程的东平军,却连续派出四波斥候队,每队仅两百人,不断对东平来军进行袭扰,阻敌增援。 也合该蒙古人倒霉,这个策略制定的时候,只有木华黎和窝阔台两人知道。 现在,木华黎一死,窝阔台眼见自己损失惨重,又被如此血腥的大战刺激了一下,进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