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岳飞底牌 (第2/2页)
差不多,哪里知道谁是要追杀自己的人,所有就不敢见任何人。 这位老族长的名字叫项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大了,过的就是山中无日月的日子。 自始至终,他们这些人都只有一个心思,就是为先祖复仇,恢复西楚霸王的辉煌。 二三千年之间,他们作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搜集情报,包括那些官府保存的资料,还有自己侦察到的机密。 比如,影九就是他们打入皇宫去的探子。 官府资料,包括太史公的项羽本纪,都是他们收集和研究的对象。 老族长项鸿对这些情报的整理所花精力最多,而他的那个记事本大多都是他整理的资料和想法的总结。 尤其是要不要采取行动的一些权衡,类似后世人们决策的时候所作的可行性研究。 岳飞先浏览了一下这个记事本的大体内容,他发现如同别人的家世记录一样,里面不少歌功颂德。 对项羽,那些主要大事都有,也都算在项羽的功劳上,比如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虽然不是第一个攻入关中,但是最后灭亡了秦国也算在项羽头上。 标志就是杀掉了秦国投降的国君秦王子婴,并且一把火烧了秦国的宫室。 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整个咸阳城成了一片废墟。 说项羽灭秦,勉强过得去,但是项羽也从此失去天下的民心,造成了他败亡不可逆转的局面。 尤其是和刘邦比较,可以清楚看出一个是仁人君子,一个是残暴小人。 和项羽杀人放火相比,刘邦是和秦人约法三章,明显就是从此天下太平的打算。 这里有一个重大事实,显明项羽背信弃义。 当时众家起义军的共主楚怀王熊心和大家约定,反秦成功以后,只有一个王,就是第一个进入关中者。 而这个人,就是刘邦。 刘邦攻入关中,和秦人约法三章以后,项羽才姗姗来迟。 当然,一路上项羽过关斩将历尽艰难,立下无数战功。 但是,那是另一回事,时间不能倒转,刘邦第一入关不可更改。 如果按规定办事,反秦大业就可以完美收工了,可是项羽不答应,这个时候他不承认事先说好的约定了。 问题呈进到怀王那里,怀王能怎么办?他是君子,当然不能无信,于是回答:“如约。” 就是这两个字,给他带去杀身之祸。 如果怀王不被项羽杀死,他将会成为秦以后的一代贤王,比项羽、刘邦更好。多了不说,只说两件事。 第一,他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号称卿子冠军,作为主将救赵,副将是项羽,下将是范增。 在这个任命之前,宋义劝项梁不要轻视秦军,结果项梁依旧骄狂,导致兵败身死。 项羽比项梁更加骄狂,而且凶悍,怎么会不怀恨在心? 实际上怀王这个任命非常合适,项羽的特点在于勇猛,宋义的大局观则非常强,是一位智将,高于范增。 结果因为项羽的骄狂不服,就找了一个借口杀了宋义,自己取而代之,怀王也不得不承认即成事实。 比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项羽在指责宋义的时候借口就是“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似乎是为怀王着想。 可是不久之后,项羽就因为义帝坚持约定好的事项,杀死了刚称之为义帝的怀王。 项羽称怀王为义帝,只是为了他自己可以称王,实质上破坏怀王说的谁先入关,就封他为王约定。 即使这样的表面文章,他都出尔反尔,在义帝去他的住跸之地路上,将他杀死。 将投降的、被俘的、没有反抗能力的人杀死,是项羽极端残暴的一个典型特征,杀人无算,为杀而杀。 第二,怀王独派刘邦而不是派项羽进入关中,具有深意,是他贤王的一个关键性表现。 他明白项羽性格残暴,不能安抚暴秦对民众的伤残,所以派仁厚的刘邦去收拾乱局,说明了他的宅心仁厚,以及高瞻远瞩。 虽然被项羽的残暴行为所打断,但是民心所向,历史拐了一个弯,依然走进了正轨。 可见,怀王一开始就正确地预见和努力将这个事情纳入正常秩序。 以至于北宋苏轼在《论范增》中提到:“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於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军。” 历史若能重演,以义帝为帝,佐以刘邦、宋义,其他文臣武将等而下之,秦以后的朝代将大有不同。 项羽一勇之夫,可作为严格监管使用的大将,不能独当一面,更不能称王称帝独揽大权。 让他无拘无束任意行事,不过是世上多出一个占山为王的强盗头领而已。 后面这个结论是岳飞得出的,不过前面那些对项羽的认识,是项鸿写下来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还点评了太史公对项羽的评论。 首先,项鸿调侃太史公说项羽是舜的后代,因为他们都有两个瞳仁,他说这个对项羽的发迹没有帮助。 因为他自己也是是两个瞳仁,却一直憋在山洞里出不去。这就说明,项羽的八年发迹史,不过时也势也。 太史公不赞同项羽舍弃关中、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怨诸侯背叛,种种倒行逆施,都导致他难成大事,这些东西项鸿都非常同意,说幸亏项羽厉害,如果是别人有一两件早就完了。 而对项羽自夸战功,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就兵败身死,乌江自刎,也都是自作自受,这个他认同太史公的观点。 而项羽直到身死还不觉悟,也不自责,太史公认为是大错特错,项鸿则认为这位老祖宗简直就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奇烂无比,不怪自己却逮谁怪谁。 甚至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个说法就是一个颠倒黑白! 直接的说,都是你用兵的错! 间接地说,是他不会当首领,别管是西楚霸王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其实这就是他和刘邦的根本区别,刘邦可是从亭长干起来的,项羽就是一个空中浮萍。 所以,从根本上说,项羽就是作人的失败! 这最后一句,又是岳飞的总结。 他得出这个结论,可不是要否定项羽,他才没有那个闲心去跟一个古人较劲儿。 他关注的是,古人掉进去的坑,他不要也掉进去。 否则,他就会超过张商英叔叔,成为一个更大的坑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