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西流东渐 (第1/2页)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五,岳飞两周岁的当天,酉时初二刻,现代时下午五点十九分。 岳飞突然产生一丝明悟。 站在鹿台废墟之上,西望东眺,时光似乎流动起来,而它的趋势就是西流东渐。 这个西流东渐,不仅仅是自然物质上的流向,而且还有思潮的侵蚀和扩展。 物质上的西流东渐,主要是黄河为首的千万条江河,从西向东奔涌而下,直接汇入大海。 而那些江河,不仅仅是打量的水流,还夹杂着五枢的泥沙,带入大海,滞留在它们流过的原野。 别处不说,岳飞所处的中原大地,就是这种西流东渐的成果。 岳飞念念不忘的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实质上就是这种西流东渐的结果之一。 而说到文化传承,岳飞就更清楚了,中原文化实际都是从晋陕地区的汉唐文化发展而来,更别说在此之前的秦汉文化起源于黄土高坡。 文化传统的西流东渐,看起来比自然物质的西流东渐更加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这就有意思了,很有意思! 也因之引起诸多问题。 而第一个问题,也是必然居于首位的问题,就是文化的西流东渐,也就是文明的发展,到底是越来越水平高,也就是文明程度高,还是越来越世俗化,也就是随波逐流,文明程度越来越低? 这个思绪瞬间让岳飞陷入困惑,挠破了脑皮,搞得他很结实的头发都如落叶缤纷。 提出去古鹿台探幽,四大师父当即赞同,实际上除了欧冶子对那里略知一二,其他人都很陌生。 不久前欧冶子提过一嘴,说纣王之死大有蹊跷,当时是不是死了,怎么死的,都和历史记载不同。 《最初进化》 别人一听而过,岳飞却牢记在心。 他虽然年纪不大,脑袋里装的东西却比那些年纪一把的老头儿还多。 即使和和别人装的东西一样多,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显着不同,既然离鹿台不远,他当然要去看下。 历史记载、师父所说,二者都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就更有必要亲眼看看。 哪怕能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是九牛一毛,那也是眼见为实,总比人云亦云好上不少。 岳飞将四位师父聚在一起,当然是要让大家休息一下,今天一直很忙,给自己实施揠苗助长手术,然后没有得到休息,又长途奔袭,来到这个地下世界,接着清查这个巨大的古战场。 岳飞自己都感到疲乏,几位年事已高的时候,肯定也累了,他们各方面高人一等,但也不是铁打的体质。 找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段,大家站在那里说话,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刻意避免身体接触地面。 这是扁毛建议的,他说这些远古就有的物事,哪怕一粒灰尘,都可能发生异变,如果成了有毒的东西,可以轻易夺人性命。 故此他要求大家哪怕是累死,也不要坐在地上,当然更不能躺倒,否则中毒以后,他也无能为力。 那种无名奇毒,短时间内,他绝对是束手无策;即使研究一年半载,也没有把握能对症下药,他的结论是,一旦中毒,基本上是必死的结局。 无数问题纷至沓来,不由想搞搞明白,低喝一声:“慢着!我有问题!” 欧冶子顿时收回已经迈了出去的脚步,皱眉问道:“什么问题?” 心中却在思忖,老夫还以为你无动于衷呢!原来是被这阵势给唬住了。 岳飞拉开十二石强弓,顺手将那支陨石打制的箭,失搭在弦上,一松手,哧!一道灰色的影子飞逝而去! 良弓筇山洞的尽头, 大约在七八十米之外,正是箭失飞去的方向,转瞬即到,突然一声惨厉的叫声响起,然后就是呼隆隆声响,迅速远去。 欧冶子脸色一变,大吼一声:“追!” 一马当先,顺着山洞追了过去。 到了山洞的尽头,那里有一个洞xue,显然是刚才跑走的那个物事搞出来的,欧冶子毫不犹豫,跳了进去。 岳飞当然不能让师父自己冒险,也是大喝一声:“追!” 一把抓起剩下的两支陨铁箭,冲了过去。 后面跟着所有的人,包括执掌大纛旗的哼哈二将。 到了刚才欧冶子消失的打洞面前,岳飞大量了一番,发现它的直径足有两米,虽然不如这个山洞的宽敞,却也可以容纳一个人在里面畅行无阻。 岳飞不知道底细,所以犹豫不决,因为他不知道欧冶子为什么没有交代就冲了进去,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凶险。 这时候,哼哈二将就给岳飞解释了一下欧冶子为何追了上去。 说应该是为那支箭,因为那是祖传的宝物,不容有失,岳飞射出去以后正中那个那个东西的脑袋上。 那个东西是什么无关紧要,是死是活也没有关系,关键要把那支箭收回来。 所以家主是看那东西把箭带走了,才奋起直追,恐怕会一直追下去,直到收回那支箭。 哼哈二将脑筋不是太清楚,但是也大概让大家明白了欧冶子为什么跑了的原因。 岳飞就问哼哈二将那个洞xue通往何处,二人摇头不知,说也是第一次看到。 又问他们那个被射到的东西是什么,二人更是没有头绪,说如果不是岳飞一箭射到它,估计还在那里藏着,谁也发现不了呢。 岳飞不禁一愣,这事还怪我了? 如此,更不能不管了,万一欧冶子出了意外,就不好了,这可是四大师父之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何况这是多少跟自己有关系,唉,那一箭就不应该射出去。 岳飞喜欢谋而后动,不喜欢随机事件,刚才这一箭可以算作事故了。 他当然也知道现在事情还没有结束,需要看最后的结果才能评断,现在也不是后悔的时候。 为今之计,最好的对待就是尽力而为,将事情往好的方向努力。 也就是说,那一箭是自己手一滑,瞎射,甚至追先来也是一股冲动,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