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4、准备 (第2/2页)
的肩头突然一阵蠕动,紧接着,一个圆球状rou团迅速拱起,rou团上裂出一张小小的人脸,“惊讶”的看着那少年腿上的“加速”变化,诧异道:“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遇到一枚‘宙光碎片’。” “机缘巧合”下,苏棱控制的血rou发现了一枚落入凡人之手的“宙光碎片”。 而这样的“机缘巧合”在这个冬日总共发生了四次…… 初春时节,天气渐暖。 虽然还有冬日的一抹寒意余韵,但暖阳撕开阴霾云层,出现在人们头顶的频率却是逐渐多了起来。 过完冬的百姓们,纷纷开始了春忙。 过去的这一个冬日,西荒这一片土地上,依旧有许多穷困凡人冻毙于风雪中,其中以老人居多。 但不同以往的是,西荒十国中的虞国,在芽帮的帮助下,虞国的百姓们除了那些居住于城池外的偏远地区,基本没有人冻死在这个冬天。 因为这一善举,芽帮在凡人中的口碑好到了极点,几乎人人夸赞。 朝城,芽楼,庭院中。 苏棱一人端坐于石桌前,在他面前,茶具自动飘飞在半空,自行泡着茶。 冬日刚过,外面的许多角落仍然还有白色的积雪未化,但在苏棱所坐的这处庭院中,却是一点白色积雪都看不到。 因为在苏棱的周身,有着一股热气不断的吞吐翻腾,使得庭院中的气温比外面的要高许多,融化了庭院里那些角落上的积雪。 然而,此时的苏棱,注意力却是都在他自己的左手上。 只见在他的左手上,一块指甲盖大小,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余韵的碎片,正静静的悬浮着。 “五枚‘宙光碎片’才融合成这么一块,任重道远……” 这就是一个冬天,苏棱在虞国的收获。 假借“安抚”之名,他在庞大的“社区送温暖”活动下,让芽帮的帮众们接触到了这四枚落入虞国凡人手中的“宙光碎片”,并顺利的弄到了自己的手上。 至此,虞国这边的事情算是处理完毕。 修为也收了,虞国境内已知的“宙光碎片”也收集齐了,接下来该去其他国家进行“收割”了。 想到这里,苏棱便再次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现在的属性: 一个冬天过去,苏棱已经将胸腔中丹田的能量属性修炼到了比下丹田还要多! 这一切都得益于《太昊真诀》所练出来的火属性真元,是主流的五行真元之一,而且,火属性真元还是最受欢迎的真元。 因为无论是炼器还是炼丹,都需要用到火属性真元。 虽然也有其他属性的真元,开辟出了另类的炼丹、炼器之法,比如水属性的“水丹炼药”,金属性的“金锐磨器”等。 但炼器炼丹最主流的方法,仍然还是以火属性为根基。 因此,苏棱从芽帮帮众身上收来的修为,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火属性真元。 这也让他的中丹田修为一举反超了下丹田。 不过,虽然他现在看起来【能量】属性数值突破了999.99的关隘,但其实不过是取巧,本质上仍然还是没有的。 只有发生“数位蜕变”才算真正的突破,不然,就算苏棱后面再修炼眉心上丹田,将上丹田所修炼功法的【能量】属性数值堆积到999.99,上中下三处丹田的能量数值无限接近三千,但本质上也仅仅只是多了两个999.99的“蓝条”而已。 对于这点,苏棱认知还是非常清楚的。 “前辈,小的有事求见!” 庭院外,忽然响起了方缘的声音。 苏棱的左手一握,将五枚“宙光碎片”融合而成的“宙光块”收起,然后淡淡说道:“进来吧。” “多谢前辈!” 很快,道谢一声后的方缘走进了庭院中,神情轻松的开口说道:“前辈,小的来向你汇报这个冬日您的安抚之策的成效!在前辈您的英明决策下……” “方小子。” 就在方缘准备滔滔不绝说下去时,苏棱却是语气淡然的打断了他。 方缘一怔,旋即微微躬身,问道:“前辈有何事吩咐?” “老夫差不多要离开了。” 苏棱开门见山的说道。 “……” 方缘略微沉默片刻,说道:“前辈这便要走了么,不知前辈何时再回来?” 其实,对于苏棱的离去,方缘并没有不舍。 毕竟,苏棱过去十年都是在西荒其他九国游历,回来才一个冬天罢了。 而两人之前的半年相处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谈不上有多少感情。 但人情世故在这里,演还是要演一下的。 苏棱自然也知道方缘是在演,但以后还有用得着对方的地方,所以他也不介意陪对方演一下。 “老夫向来居无定向,有缘自会再见。” 丢下这句无比洒脱的话后,苏棱没有片刻耽搁,身形直接升空而起,飘然离去。 方缘便这样注视着苏棱离去的方位,许久之后才收回目光。 数日后。 苏棱的人已然来到梁国。 这是他进入这个仙侠世界的第二站。 他下一个准备“收割”的地方,便是这里。 也就在苏棱来到梁国,如同收割虞国一样,开始对梁国的芽帮进行收割时…… 太昊宗,昊阳殿。 一身金色道袍,身形巍峨昂藏,正闭目参悟道法的太昊宗掌教,脑海中突然收到了太上长老云昊天的传念: “云明,‘成道之机’已至,你做好准备。” “嗯?!” 被称为云明的太昊宗掌教,目露疑惑的睁开了双眼,传念回道:“师父,何出此言?徒儿并无任何特殊感应。” “‘成道之机’玄妙不可多言,否则必起执念,难以成功,你只需用心准备便可,待到时机成熟,为师自会助你一臂之力。” 云昊天再次传念而来。 云明这位太昊宗掌教听后,神情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才再次问道:“师父,徒儿当做何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