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医:只有我能治愈你_第205章:谈谈你对中医五脏五行属性理论的理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谈谈你对中医五脏五行属性理论的理解 (第1/2页)

    肖延红不再继续提问李端阳,整个提问和答辩环节又停顿了一下。

    肖延红提出的问题其实稍微有些打乱了今天论文答辩的顺序。

    一般大学生毕业论文提问和答辩环节主要就是考验一下答辩人对论文的熟悉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

    典型的问题一般有: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因为这个选题可能涉及到答辩人研究兴趣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你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如果有的学生不是自己亲力亲为写的论文,事后又没有好好研究一下自己要答辩的论文,就很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翻车。

    4,论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创新点在何处?

    这一点可以讲选题上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或者是结论上的创新。

    7,你认为你的论文有哪些不足之处?

    针对这个问题一般可以说参阅文献不够多啊,案例不够丰富啊,分析不够彻底啊,问卷数量不够多啊,实验次数较少啊等等,一般都是一些扯淡的公式化的回答。

    8,你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这个主要就是要讲清楚你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你研究的问题的由来。

    嗯,这些问题一般都是程序化的。

    可今天肖延红对李端阳的提问一开始就跑到这第6个问题上来了。

    而李端阳的回答也是稍微有些出格,但却又是很实在的回答,让人找不到太过为难他的地方。

    此时整个提问环节又稍微停顿了一下,评审小组的几人又互相看了看,然后郑景咳嗽一声开始提问了。

    “谈一下你对保养、调养和补养的理解?”

    这个问题又是稍微不同于对一般大学生答辩人的提问。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算不上一个什么难题。

    李端阳便简单说了一下保养、调养和补养的区别。

    保养是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饮食、作息和运动来促进身体更加健康的一种手段,是对身体的未病先防。

    调养则是身体出现了小问题和明显的不适感,需要通过吃药、针灸等中医手段或者其他手段来调整身体的阴阳气血和五脏六腑,使之重归平衡安康。

    而补养则是调养的一种,意思是主要通过补充营养的方式来益气养血。

    这个问题要展开来说就太多了,李端阳只是适可而止地简单说了一下,避免给人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

    他今天的目的就是顺利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答辩,而不是来炫耀自己的学识的。

    李端阳回答完这个问题,周恒阳开始提问了。

    “谈谈你对中医五脏五行属性理论的理解?”

    这个问题就稍微有些跑题了,而且也是有些难度的。

    听到周恒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所有人都一齐看向了李端阳。

    老实说,古代人提出的天地万物五行属性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现代人听则听之,却并不是太相信,只将其当成了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何为“朴素”?

    意思就是很原始,很不成熟的意思呗。

    这就带上了一点儿“瞧不上”的意思了。

    而中医把这种“朴素”的哲学观引入五脏学说中,绝大部分的中医生也只能是听听而已,甚至就连有些教授中医概论的教授也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讲,真正它是个什么意思,其实大家心里多半是不相信的。

    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肾属水,还相生相克?

    好端端的一块肝脏它怎么就属木了?

    好端端的一块肺它怎么就属金了?

    ……

    好多中医生毕业了都对这种理论不甚了了,甚至心里腹诽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今天周恒阳向李端阳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极具有“考验”的性质的。

    “中医的五脏并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五脏,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李端阳听完周恒阳的问题,眼睛都不眨地就开始回答问题了。

    “中医讲的五脏的五行属性,其实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材料的属性,比如说肝在材料学的意义上就是由木头构成的,肺部在材料学的意义上就是由金属构成的,不是这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