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朝会 (第2/2页)
站在大殿右侧首位的徐太尉听到皇上让他发表意见,左跨一步揖礼道 “皇上,老臣以为,此之一事在大泽而不在我大玄。” “徐太尉此言何意。” “回皇上,大泽初立百废待兴,若我大玄此时出兵征讨恐有不妥,其一师出无名,其二大泽士气冲天此时招惹有弊无利,其三我军以步兵见长而大泽精善骑兵,若出域征讨非五倍之兵不可为。” 见皇帝点了点头,徐太尉又继续说道 “战不可行,和亦不可行。大泽地处北方,民风彪悍,若给他时间修养生息,难免会生出野心。” “那依太尉之言该当如何。” “以不变应万变。” “哦?太尉仔细说说。”皇帝调整了下坐姿。 “大泽新立,若我大玄先去交涉难免落了下乘,依臣看可按兵不动,等大泽使臣先一步带来国书或者盟约,两国若能和平相处,对两国都有利。若大泽真有那狼子野心不与我大玄修好,大玄便可借机向冀州雍州屯兵,一来可以练兵震慑,二来大泽军队若真的攻打过来也可及时应对。” “好好好,不愧是徐太尉,若以后谁再说你老了朕第一个不答应。” 皇帝说完,大殿下面的一个御史往下低了低头。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皇帝见下面没人出声看了刘予怀一眼。 “第三件事,议怀安城孙仲师意外身亡之事。” “昨日怀安监察使与备吏司联合上了道折子,信鸽叼回未熄的柴木进而引燃屋后的鸽房,孙仲师一家三口在熟睡中身亡。” “皇上,臣觉得此事蹊跷,请皇上明察。”与孙仲师关系颇好的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 “嗯。”皇帝只是轻嗯了下。 “皇上。”那官员还想说什么便被皇帝中途打断。 “好了,事以至此人死不能复生,此事朕自会派人调查,现在要议的是怀安太守空缺一事,诸位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孙仲师是太师一系的人,孙太守身亡,按理说应该是由太师一系的补上空缺,朝廷之中平衡的势力才不会被打破,而此时的太师在大殿右侧坐着呢,谁这时候也不敢乱说话。 “李相,你以为谁去合适。” “臣推荐储学监少监林泉。” 众大臣也没有什么异议,因为林泉也是太师一系。 “太师,您以为呢。” 太师似乎想到了什么伤心的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老臣听皇上的安排” “好,那便依李相所言,由林泉继任怀安太守一职。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稍微等了一会没人说话皇帝接着说道“既然无事那便退朝。” “退朝。”刘予怀喊道。 “恭送皇上。”众大臣跪拜。 刚回到中泰殿,钟太医便来回报。 “臣叩见皇上。” “免礼平身,你可认真给那皇子瞧过了?” “回皇上,臣瞧过了,确是普通风寒,臣给开了张方子,调理休息两天就好。” “没有什么隐疾?” “没有。”钟太医思考一下回答道。 “好,你先下去吧。” 质子吗?乌曲国皇帝还真舍得,若不是发生那事朕或许真可以借你十万兵马,不过现在呵…… 侍宾殿,乌曲国皇子屋内。 刚刚接了圣旨封侯的皇子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这次借兵一事是失败了。 皇子正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谁?” “大皇子,是我,阿塔布。” “进来。” 阿塔布推门进屋,看着大皇子说道“皇子殿下,事可成?” 皇子没说话,摇了摇头。 “皇帝陛下来之前说不成也没关系,我们还另有选择。” 嗯?大皇子心里疑问,大泽?可大泽刚成立,若是借兵必然会造成国防空虚,不可能是大泽,但他又想不起别的选择。 “殿下不必思虑太多,等回去之后自会知晓。” 三天后西域使臣便启程回了西域。 皇帝得到消息,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比往常要早些,使臣游玩十天半月是常事,不过现在情况特殊,也算符合情理。 那次朝会半月后大泽使臣来到大玄,双方签订条约互不犯边,贸易交流,结为兄弟之国,玄兄泽弟,大泽每年朝贡。 林泉也来到怀安城上任五六天了,基本熟悉了怀安城的各级官员与事务,虽然备吏司里有些人对于自己的突然到来不甚欢迎,但自己小心点行事应该不会有什么,既来之则安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