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晋国六卿(为盟主日寺日加更!) (第2/2页)
献郑国俘虏,就是给晋国纳的投名状。 他这么做,就差没明着把‘请力挺我’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在出发来到晋国之前,阳虎就曾嘱咐宰予,让他得到机会的话,一定要帮他在六卿的面前美言几句。 除此之外,还要严盯季孙斯的行踪,防止这老小子在背地里使坏。 宰予虽然对阳虎谈不上喜欢,但比起阳虎,他更讨厌季孙斯。 因为阳虎再不是个东西,他最起码力排众议启用了夫子。 而季孙斯这阴损小人,在另一条时间线,却是逼迫夫子离开鲁国的罪魁祸首。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祸害季孙斯这一点上,宰予与阳虎的利益高度一致。 宰予正吃着菜呢,忽然看见季孙斯起身离席。 他扫了一眼对面六卿的座位,发现范鞅与赵鞅不知何时,也离开了座位。 难道季孙斯想耍阴招? 宰予登时坐不住了,他等待了片刻后,也起身离席,紧随季孙斯追了出去。 宰予走出宫门,借着灯火四处观望了一阵,忽然发现前方的花圃前有人影晃动。 于是,他不动声色的借着夜色摸了上去。 “阳虎如果在鲁国待不下去了,等他卸除职位来到晋国时,晋国如果不让他做中军司马,那么就请像对待先君那样对待他吧。” 宰予听了,眉头一皱。 这嗓音好像是孟孙何忌啊! 他对晋国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像是对待先君那样对待阳虎? 当年先君鲁昭公被三桓驱逐出国,先是去了齐国,之后又在晋国住了十来年,最终死在了晋国。 孟孙何忌说这话,是在帮阳虎求情,给他留后路吗? 宰予还没把这事想明白呢,就听见另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寡君设置官职,是为了挑选适当的人选治理国家,又岂是我范鞅能够左右的呢?” 宰予听到这话,险些笑出了声。 要是论装,还是你范鞅会装啊! 当年先君鲁昭公之所以来到晋国,就是因为希望晋国作为霸主,能够替他主持公道,派兵护送他回国。 当时晋顷公为了此事专门召集诸侯会盟,宋国、卫国都同意组成联军护送昭公回国。 但范鞅却因为收了上任季氏族长季孙意如的贿赂,当着众人的面说。 “我听说,季孙意如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就突然遭到了鲁侯的讨伐。结果鲁侯反而未能取胜,自己连夜出逃。季氏之所以能转危为安,是由于上天的帮助啊! 况且季孙意如在国内受到鲁国百姓的爱戴,他们的军队装备精良。 季氏拥有上天的保佑,有民众的帮助,有坚守的决心,也有如同国君般的权力。 即便这样,季孙意如行事依旧低调,我听说他尊敬鲁侯,就仿佛鲁侯依然还在国内一样。 你们如果坚持要讨伐季孙意如,我也愿意参加。但如果无法成功,那我们就一起以死谢罪吧。” 各国的代表见范鞅态度如此强硬,于是也就只能熄了帮鲁昭公回国的心思。 而在宰予看来,范鞅的这段话,简直就是二皮脸行为的典范。 先是睁眼说瞎话,后是明里暗里的威胁各国代表。 为了吞下季氏送给他的贿赂,他真的可以算是脸都不要了。 不过这一次,他如此直白的拒绝阳虎,应该是虎子的‘心意’还没到位吧。 宰予正躲在一旁偷笑呢,抬头便看见孟孙何忌叹了口气离开了。 而范鞅身边的另一个人则带着些揶揄的口气,向范鞅开口问道:“孟伯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范鞅则依然装着傻,完全不提阳虎有可能对他行贿的事情。 而是一本正经的回道:“鲁国人大概是讨厌阳虎了,孟伯看到了这个预兆,认为阳虎一定会来晋国。所以才竭力为他请求,希望能帮他在晋国谋得一份职位。” 说着,范鞅拄着拐棍离开了现场。 宰予见到范鞅回去了,于是也打算返回。 岂料他刚刚蹑手蹑脚的准备开溜,就听见背后有人叫他。 “子我啊!你这是干什么呢?” 宰予身子蓦地一僵,他扭头望去,原来方才和范鞅对话的人,正是赵鞅。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