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9章 吉龙岛号再临 (第2/2页)
,也是一如既往地千帆竞发,各类船舶络绎不绝。 作为目前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工业最发达的港口,除了冬季的三四十天的封冻期,几乎每一天都有大批商船运来粮食棉花矿石和木材等原料,然后再从这里运走武器,棉布食盐罐头和各类铁器等商品。 繁荣的贸易让这座城市迅速富裕了起来,各个工厂在不断扩充产能,这里的人口也在迅速增长。 而随着后金退往蒙古,辽西走廊重新和辽东打通,大批大明直隶山东地区的明人移民通过陆海通道涌入辽东各地,让东江管委会的人口规模达到了八十几万之多! 复兴港作为东江管委会的所在,人口也突破了十七万,成为东江管委会人口最多的城市。 十几天吉前龙岛号到港后,来自大明和朝鲜的船只也明显越来越多,抛开那些正常做生意的商船,多出来的船只大多是注册在东江管委会的各种客船,船上的乘客也基本是准备乘坐吉龙岛号前往本土的新移民。 近仁兄,这东华鲲鹏巨舰果真如你所言!在海上如同山岳一般! 东华之工匠莫不是掌握了什么鬼斧神工之技?怎能让这般大的铁船航行于大海? 一艘船身上刷着s丁0224编号的250吨蛟龙级武装运输船甲板上,二十岁出头,身穿青色儒服,来自济南府的秀才孔益之仰着头看着停泊在码头的吉龙岛号,满脸吃惊。 在他身后,一位同样身穿青色儒服的中年人廖近仁笑着解释道:东华人此前数百年久居于北冥苦寒之地,若不是凭借着善于这等工匠之术,也撑不到拓殖新洲,返回中土了! 不过这营造工匠之术终究是末流,东人不尊名教,不施圣人教化,一味用兵用强,内部又兴盘古邪道,崇敬鬼神,排斥我儒门中人恐怕终难长久啊! 哦?真的不能长久吗?我看未见得吧? 孔益之从吉龙岛号上收回视线,摇摇头,天启年以来,东人水师在大明沿海横行无忌,私收关税,朝廷水师对其无可奈何! 又有辽东数战,那东华高某人仅以三万火器兵就驱逐建奴,夺其老巢这等初兴强盛之国,纵使有衰败之日,却也要比大明长远的多了! 反观如今的大明,才是真的危机四伏,不能长久啊! 益之!慎言! 廖近仁脸色一变,左右看看,远处只有几个水手在忙着抛锚卸货,才松了口气。 这里又不是大明的管辖之地,近仁兄何必如此?阉党还能管到这里吗?孔益之满不在乎地说道。 廖近仁低声道:我等身为大明士林一员,怎可诋毁朝廷!若是被人知晓 孔益之嗤笑道:知晓又如何?泾阳先生有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等读书人若是连说话都不能说,何谈心忧天下? 近仁兄! 须知正视问题,乃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大明就是有太多空谈之辈,才落得今日的局面若是再不振作,扫清朝堂上的阉党,重整军备,即便东华人不兴兵侵夺大明土地,西北之地的建奴也要死灰复燃! 到那时节,难道我等读书人要去侍奉建奴吗? 孔益之一番话说得廖近仁默然无语,他又如何不知大明积弊难返? 只是国事多艰,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天启四年东华人在登州划设海关和租借地,他没办法。 东华商人向山东倾销私盐,他也没办法。 连自家佃户偷偷跑到东华人的地盘上,他还是没办法。 甚至为了巴结登州的海关太监,换取自家的安全,他还不得不帮助东华人招募移民 大明的读书人是可以忧心天下,但人微言轻,连个正经的官都不是,忧心天下又有何用? 不过这些想法廖近仁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他欣赏孔益之的一腔热血,因为他自己做不到,所以欣赏,对方想要去东华本土一探究竟,他也愿意借钱帮他买船票 他觉得,也许只有这样拥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才能真正找到拯救大明的办法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