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9.贾芸:你要去哪儿? (第1/2页)
中午时分,乌云密布。 贾芸站在乾清门外,看着那些和淮王,吴王和商议过军务出来的大臣,继续巡逻。 早朝商议琐碎。 午朝,只商议军务。 “宁海侯。” “噢,淮王殿下。” 贾芸拱手。 “父皇病卧在榻,如今朝中事物小王跟五弟也是烦乱。 宁海侯在金陵练过兵,又抓过倭寇,定是有经验,小王想与宁海侯商议关于北方流寇的事情。” 近来神京北边出现不少流寇,是流民闹的,贾芸听说了,只是这种事不归他管,便很少议论。 高文鼎对贾芸的仇,在于当初贾芸抄宁波府和杭州府的盐商,断了高文鼎和靖王的财源,因此结仇。 贾芸去年不在朝廷,就算是高文鼎想要针对,也不成。 听到淮王请教贾芸流民的事,高文鼎道:“淮王殿下,您心急军务,只是阿猫阿狗的哪里懂得这些。” 高文鼎当然不是毛头小子,他在官场沉浮,能这么说话,只是打心里不害怕贾芸,尤其现在宣景中风后,贾芸只管着羽林卫。 原本文臣一直就瞧不上武将。 高文鼎出言讥讽,并不在意。 “淮王殿下,我这阿猫阿狗不懂什么军务,你可以问其他的阿猫阿狗。” 贾芸表情淡淡。 这话,被几位文官听到,脸色顿时不好,竟然在骂他们是阿猫阿狗。 高文鼎没想到贾芸会明目张胆的反击自己,随即气的胸口起伏,眼睛瞪的快要突出来。 但这里是皇宫,不好发火,压下心中怒气,拂袖离去。 淮王倒没生气,他是看重贾芸这个人的,也不希望贾芸被吴王那边笼络。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淮王示意众人离去后,便道:“小王是有事,觉得宁海侯是有才之士,当初抄家宁波府和杭州府的事,本王都是知道的,所以……” “王爷想让我抄家?” “不,是冯将军和程大家马上就要凯旋而归,漠北的贼虏已经退去,他们也会凯旋,大同由卫将军镇守,本王也是放心的。 如今朝廷面对八大流寇与辽东的贼虏,军需不足,辽东的军饷又缺,希望宁海侯任职锦衣府同知,替朝廷查查蛀虫。 此事小王和冯阁老,魏学士他们商议过,都十分赞同。” “是!” 贾芸没有推辞,答应下来。 因为淮王让他做锦衣府同知,极大可能是为了拉拢冯唐和程广,尤其是流寇四起,贼虏侵扰边陲的时候。 但内阁肯定也有替自己说了话的。 贾芸道:“王爷,臣有一言,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先,北直隶,蜀中,岭南流寇四起。 皆是因为百姓这两年受到重赋的盘剥造成,百姓交不起粮和税,越发的困苦,四处逃亡,和那些流放的罪眷勾结在一起,成了流寇。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百姓,古人有言,内忧外患,必先安内,只有大景军民一心,铁桶一块,任它外族贼虏如何猖獗,也无法动摇汉家江山。” 淮王这些日子,流寇让他更是焦头烂额,他不仅要四处笼络朝臣,还要争储君。 听到贾芸的话,更加坚定要将贾芸笼络过来,随即客气道:“宁海侯一言小王醍醐灌顶,定牢记于心。” 虽说带着客气,但是淮王见贾芸如此年纪,见识与胸怀比他皇室贵胄还要高出几分,不由得心里暗暗佩服,此人将来或许可以收为麾下,助自己登上高位。 下值后,贾芸坐在马车里,看着整个落在雨中的神京城,突如其来的大雨肯定是赏不成菊花了。 今天在宫里,听说王子腾那边儿打算回京。 宣景帝中风后,他表示要回来。 但是都被内阁和几位王爷以军务为重阻拦。 贾芸回到宁国府后,被晴雯她们请去偏厅吃饭。 偏厅廊下三间小正房内,摆着两张圆桌,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几道菜肴。 黛玉,宝钗,晴雯,香菱,李纨和三春都在,说是赏花一半,雨来了,大家被可卿安置到这里用饭。 “芸二奶奶比二爷周到,二爷知道我们要赏花,也不早早迎迎我们。”李纨笑着。 贾兰整天在她跟前夸赞贾芸,她又常来宁国府跟可卿说话,这会儿见了贾芸回来,也打趣起来。 “云恒大哥。” 黛玉喊了声,便坐在那里低着头抿茶,精致的俏脸上,浮着层淡淡的红晕来。 一双美眸上的睫毛,微微颤着。 “你那卷西游最近可有?听兰哥儿说二爷讲故事好听,我们今儿可是来听的。” “芸二爷。”宝钗温润如水的眸子也含着笑意,她自从读了贾芸写的那半卷西游,心里对这人的才华,不由得深深佩服。 当下这个年代,闺阁里的大家闺秀们,在未出阁前,见到的男子是寥寥无几的。 宝钗除了见过府里的随从和西府两位老爷,贾琏和宝玉这些,剩下的就是贾芸。 宝玉平日里不爱读书,而宝钗又喜欢有功名才学的,从西游开始,就对贾芸不由得高看一眼。 虽说知道他已经有了妻子,可想起来还是忍不住,不由得心生佩服,但这种隐秘心事岂能叫旁人知晓,自是压在心里,将苗头熄灭。 宝钗看眼旁边的黛玉,又见贾芸进来说话,笑道:“怪道颦儿先前说芸二爷忙的很,哪里热闹你也不去。今儿我们姊妹才发现,芸二爷是真的忙,难怪平日里见一面都难,更别说想听什么好听的故事了。” 贾芸笑道:“忙归忙,但我没有把你们安抚妥当,这饭菜也是吃不香,且你们个个读书识字,我要是惹了你们,你们聚会拐着弯儿骂我。你们想听什么故事?” 说笑着,让晴雯加了椅子,添置一双碗筷,道:“呦,今儿这菜都是按林meimei和宝姑娘的口味做的,可真是个有心的人。” 平儿道:“是二奶奶准备的。” 贾芸点头。 平儿还想着贾芸要是问可卿,她就说说原因。 贾芸想着可卿应该是又早早回房歇息不爱热闹,便没有多想,跟一群姑娘说起西梁女国的情节来。 他是专门挑这个来讲,因为宝钗和黛玉,探春,迎春几人十分喜欢听这种爱情桥段。 “话说,他们师徒四人喝了西梁女国的子母河水后……女王陛下便痴痴看着唐三藏……” “御弟哥哥~”探春笑着跟宝钗她们学这一句,接着又围着桌子听贾芸讲下面的。 “云恒大哥,那个和尚真真是个不识情趣的。” “对啊对啊。” “二爷,你到底如何能想出这般曲折的故事来,为何女王陛下不能跟那和尚在一起,若是我们来写,偏偏要教他们在一起不成。” 探春笃定说道。 贾芸哈哈笑着。 李纨抱着贾兰听着,大家喝着小酒笑。 宝钗摸了摸迎春的鬓角,笑道:“今儿啊,我算是知道,芸二爷这讲故事的可要比那些什么小姐秀才的故事更来的吸引人。” 迎春闻言,拉着宝钗手:“他日也要给宝姑娘寻个这样能说会道,才华横溢的出来。” 随即看了眼贾芸,迎春自来是温婉可亲,只是性子木讷,又因为自己父亲跟贾芸的过节,平时很少过来。 今儿见到贾芸并没有因此事而冷落她,心思细腻下,也对贾芸有了几分的好感。 宝钗不是爱说话的,又向来藏愚守拙,不爱卖弄,探春她们都知道宝钗的性子。 就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