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一百一十三章:万民如海,愿与世子共同赴死!【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万民如海,愿与世子共同赴死!【求月票】 (第1/5页)

    大夏文圣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三章:万民如海,愿与世子共同赴死!【求月票】如同永夜降临一般。

    大夏王朝。

    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黑了下来了。

    大夏京都内,所有百姓惊愕了,文武百官,达官显贵,亦或者是读书人,也纷纷惊愕。

    以往即便是千古文章,也是要等写完之后才会引来异象。

    可现在,顾锦年仅仅只是写了几个字,便瞬间引来如此恐怖的天象,这过于可怕啊。

    甚至人们更认为,是有人想要劫法场,营造出这般的天象。

    但,大夏王朝内,直接受到影响的,便是孔家。

    曲府。

    孔家。

    对于孔家来说,每日都显得十分神圣,孔家看似是一个家族,但真正的孔家内部,却如同一个小世界一般,有人在读书,也有人在作乐。

    孔家涉及极多,士农工商没有孔家不参与的事情。

    但主体来说,读书的更多,尤其是孔家年轻一辈,都是要经历刻苦无比的读书过程,孔家直系后代不少,但真正能被冠以直系者,还是要本身优秀。

    至少在儒道方面,若没有什么建树,也别想有太大的身份地位加持,无非是有个美称罢了。

    然而。

    也就在一瞬间。

    天穹突然黑了下来。

    好端端的白日,在这一刻,直接化作黑夜。

    一眼望去,如同万古长夜一般。

    天地之间。

    在这一刻。

    将夜来临。

    黑暗笼罩大地,彷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让人心中产生敬畏之心。

    “发生了何事?”

    “曲府怎可能会有这样的天象?”

    “天地黑暗,这是不祥之兆啊。”

    “这是怎么回事?”

    “何人营造出这样的天象?”

    “不,这不可能是人为的,这是上苍的预兆吗?”

    一道道声音自孔府响起,许多孔家大儒开口,他们惊愕的看着这一切,好端端的白日变成黑夜,这如何不让人震撼?

    爱阅书香

    他们惊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人做出判断,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也有人好奇,是谁带来这么可怕的天象。

    只是马上被人反驳,认为这种天象并非是人为带来的,而是天地的预警。

    未来要出大事。

    但无论如何,孔府上下一片震撼。

    古今往来,他们都没有见过这般的奇迹啊。

    不,这已经不是奇迹了。

    这是神迹。

    神一般的迹象。

    此刻,大夜弥天。

    天地大变,孔家之中,几道身影也静静地看着这般的奇景。

    传圣公凝视这一切,他眼神当中充满着复杂情绪。

    孔家七十二贤,也望着天穹,他们惊叹,但更多的是一种反感,他们不希望这天地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即便是有,也得是孔家营造。

    而祖祠当中,一位老者静静望着这一切,他负手而立,长长叹了口气。

    但,本以为仅仅只是到此为止。

    在下一刻发生的事情,将孔家上上下下震撼住了。

    轰。

    孔庙之中。

    圣人凋像在这一刻疯狂震动,一束束惊天的光芒,冲天而起,刺破永夜,惊动四方。

    曲府百姓,望着这一刻,皆然感到无比震撼,百姓齐齐下跪,高呼圣人显世,眼神之中是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光芒,震天动地。

    这光芒,璀璨至极。

    孔庙,乃是供奉孔圣人的地方,有接近万年的历史,经历亿万百姓的香火。

    蕴养圣意。

    唯有天地之间,出现大变,才会惊动孔庙。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有人作出不朽文章,惊动了圣人。”

    孔庙之中,有大儒发出吼声,语气当中是无与伦比的震撼,他的眼神当中,满是惊骇。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孔府之中,一道道身影快速奔来。

    这一刻,即便是传圣公也动容了。

    天地大变,他们的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许多猜想,可直到孔庙的震动,他们才彻底明白发生了何事。

    一位位孔家大儒现身在孔庙当中。

    此时此刻的孔庙,早已经爆发出绝世的光芒,遮盖了这片天地,淹没了万物。

    孔圣凋像不断震动,这是圣人共鸣。

    对比上一次圣人共鸣,这一次要更加恐怖。

    上一次圣像共鸣,是因为顾锦年反驳圣意,惹来了圣人之怒。

    当然,这是孔家人的说法。

    只不过,那一次的圣像,算不得什么,毕竟不是真正的圣像。

    可孔庙的圣像不一样,经历世人供奉,有香火功德,是真正蕴含一丝圣意的存在。

    如此,这座圣像若是共鸣,那就是真正的不可思议,得圣人认可。

    这是古今往来,所有读书人的荣耀,也是孔家学子这辈子的追求。

    各国王朝,每三年都会有一次科举,而孔家每三年也有一次内部科举,这内部科举就是在圣人面前念诵文章。

    谁若是能引来圣像共鸣,谁便可平步青云。

    只是古今往来,孔家七十多代,能真正引起圣人共鸣,也不过寥寥三五人,而这三五人,也引不起这么大的动静啊。

    “这到底是谁?能作出不朽文章?连圣人都要为之震颤,天地动容?”

    “为何这种人,不是我孔家后人啊,天命盛世,难道真的要出一位儒道圣人吗?”

    “文章非诗词,诗词达意,文章通圣,老夫当真想知道,是谁能作出这样的文章,也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文章,能引起这般的天象。”

    “儒道之根本,在于文章,在于底蕴,在于圣意,黄金盛世要来了,我等不可继续主张利益,要真正培养出人才,培养出大贤。”

    一道道身影出现,皆是孔家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出现在孔庙当中,没有半点僭越,于孔庙外跪拜。

    而借此机会,有孔家儒派开口,认为黄金盛世,族内应当扶持读书人,重读书,而非利益。

    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去理会这句话,不是因为说的没有道理,而是惊叹于这恐怖的文章。

    他们好奇。

    是怎样的文章,能引来如此可怕的异象。

    可就在此时。

    一道洪亮无比的声音,贯彻天地之间,传达整个大夏王朝。

    “吾为顾锦年,今日作正气歌一首。”

    “为儒道正心。”

    声音洪亮,传遍天地。

    可孔家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脸色在这一刻瞬间大变。

    是顾锦年。

    居然是顾锦年?

    怎么会是他?

    孔家上下惊愕,他们没有想到,作出不朽文章的人,居然会是顾锦年?

    虽然顾锦年诗词文章的确极强,可大多数都是附庸风雅之作罢了,说句难听点,一首诗词能改变什么?一篇文章又能证明什么?

    可这种不朽文章就不一样了。

    这种文章,脱离了文章的本质,是拥有教化儒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