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这么好的条件,你不接受? (第1/2页)
开玩笑,知道眼前就是石墨烯电池开发者,之前的不解,在此刻,变得理所当然。 甚至于,众人还饶有兴趣地评价,这是作为天才人物,独有的癖好。 “是吗,那江明你继续说吧。” 李茗对这名主管的话,是一脸的怀疑。但是在看到众人都跃跃欲试的神情,只能按捺下心中的疑惑,对着江明说道。 “现有的材料,是无法满足石墨烯电池的需求的,现在只是将能量密度提升上来,其他方面,还是没有质的提升。” 江明眼见如此,继续说道。 “江工,能够详细说一下吗?” 此刻,众人对江明的话,不敢再质疑,但江明说得太笼统,众人是雨里雾里的,有主管这样开口问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对于现有的电池来说是足够的,但是对石墨烯这种高能量密度的电芯,是远远不足。” “具体地表现呢?” 这名主管真是好学啊,追问个不停。 其他的人,眼见这名主管开口,都是一脸赞许的模样。 心说幸好这家伙开口了,不然要自己拉下脸皮开口。 毕竟,对于石墨烯这种新材料电芯,众主管也不懂。但是能够做到主管这一级别的人物,对于行业的把控还是比较在行的。 在确定石墨烯电池已经研发成功,而且能量密度高大580Wh/kg,众人知道,属于石墨烯电池的时代到来了。 之前众人眼中的产品,后续可能会被彻底地淘汰了。 这中间涉及的变革,那可是要流血的。 众人都不想被淘汰,因此脑袋是转个不停,在疯狂地理解江明表达的意思,领会石墨烯电池的技术要点。 “具体地表现会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副反应的增多。” “包括鼓包胀气,以及漏铜等现象。” 听到江明的话,这名主管有点理解了。 电解液相当于是一个传输的通道,本来是设计为单车道的,结果现在车流量太大了,变成双车道了,那当然会堵啊。 “至于第三点,还是因为能量密度提升的问题,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能会是一个问题点,这是后续要着重考虑的。” 实际上这也是江明在担心的。 江明将这一点说出来,也是希望后续公司能够重视,在将电芯所有的数据测试完毕,再投放市场。 但江明估计公司可能不会这么做,毕竟,一款电芯的循环寿命,是要经过上千次的容量测试的。 一般一次测试,最快也要4个小时,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话,等测一千个循环,差不多要半年的时间。 百能公司会将此电芯推迟半年,然后再出货吗?有点悬! 当然,不只是针对石墨烯电池,基本上所有的电芯,都是这样。 旧有的测试验证流程,就是这么长时间。以往的话,都是测试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就开始出货,这次的话,估计也差不多。 听到江明的话,众人若有所思。 但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哪有企业能够等这么长的时间,等你验证完了,行业标准也改了,等着吃土吧! “不错啊,小伙子不错啊,就是干活不要太拼命了,你看把小伙熬得。可不能亏待了功臣。” 郭总对于江明那是赞口不绝,但是看到江明心率憔悴的模样,以为江明受了什么委屈,这么对李茗说道。 “好的,郭总,我会合理地安排好工作的。” “李主管,接下来将重点放在石墨烯电池上,尽快进行完善,形成最终的方案,单独给我汇报。” “郭总安排好工作以后,就带着一群恋恋不舍地主管,离开了实验室。 “好小子,有一手啊,不声不响地就将电池研发成功了,可以啊!” 面对着江明,李茗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赞赏道。 “额,没有啦,这都是主管的功劳,是你安排的研究方向啊。” 江明‘羞憨’得说道。 是我安排二组的课题,但是谁承想你用力这么猛,从吊尾成了排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这次你的功劳很大,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李茗诱惑道。 实际上李茗已经想到了奖励,江明目前还是技术员,这次功劳这么大,晋升工程师那是妥妥的。 “什么都可以说吗?” 江明眼中闪着星星,开口问道。 “可以,你说吧!” “我就是想问一下,项目奖金,什么时候能够发下来。” 江明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江明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想着赶紧拿到钱,然后去见张沁,解决彩礼的事情。 “这样啊,我想想办法吧。毕竟,按照公司的流程,是要等项目结题了。你给我的资料,我看了,很详细,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的。但是公司毕竟有流程在这里,我也要申请,现在给不了你答案。” 李茗仔细回答道。 “另外,多问一句,你这么急着拿项目奖金,是有什么事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这次江明可算是帮了李茗的大忙,因此李茗对江明那是分外的照顾。 江明有点受宠若惊,毕竟什么时候见过李茗有这么一面啊。 在江明的心中,李茗可一直是作为女强人存在的。 虽然李茗的心是好的,但关于彩礼的事,江明不准备找李茗帮忙。 “没什么,我自己能够搞定。” 见此,李茗也没有再说什么。 经过实验室这一遭,研发二部,一个专科生猛人,成功开发出高能量密度电芯的事迹在研发部广为流传。 虽然碍于石墨烯电池在公司还是保密项目,但是身为研发部的人员,低头不见抬头见,众人心中都清楚,是哪个小组研究出了高能量密度电池。 一时之间,江明连带着2组,都成为了百能的风云人物。 至于能量密度达到了什么程度,普通的员工,却是不知晓。 研发二部会议室。 “烦死了,这些人没事找我打听什么,我又不知道具体的技术原理。” 此时,苏伶娟对着江明和宋志艺抱怨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