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寒门状元 (第2/2页)
种案例毕竟是少数,我猜测可能是哪个大儒嫡传学生,悄悄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就是不知道孔德祥能否夺魁。” “文圣后裔只要参与科举,成绩就差不了。也是我大周诞生状元最多的家族,依我看无论是落榜好几次的举人厚积薄发,还是哪位大儒的嫡传学生,可能都要屈居孔德祥之下。”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言,讨论的好不热闹。 诸多学子,无论是落榜的还是及第的,也同样想知道这第一名和第二名究竟是谁。 当气氛烘托到位之后,唱榜官吏开始唱榜。 “第二名,鲁州孔德祥!” 第二名的榜单一宣布,人群再次哗然。 “还真不是孔德祥!” “没想到四大才子,竟然无一人夺魁!” “力压四大才子,会元究竟是谁?” 人群中,一名温文尔雅,有古之君子之风的男子,听到自己并非会元,也没有表现的很诧异。 反而是脸色如常,波澜不惊的接受了。 似乎对于有人压他一头,并不感觉奇怪。 “孔兄,究竟是谁能力压我们四人高中会元?你肯定知道一些什么。” 没有杀进三甲,仅仅取得第四名成绩的宋功文来到孔德祥身边。 孔德祥笑了笑,不着痕迹的瞄了一眼没能挤进人群中的李青,道:“宋兄勿需着急,这不是马上就要宣布会元吗?” 宋功文很在意究竟是谁把他挤出了前三甲,而孔德祥明明知道一些信息,偏偏又不肯说,这让他心中急得就像猫绕一般。 “会是我吗?” 李青从所未有的紧张了起来。 结合大周帝国世家把持朝政的国情,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高中会元。 但他同样不认为以自己的才学会落榜。 然而,事实就是要么高中会元一步登天,要么名落孙山黯淡离场。 “诸位肃静!” 唱榜官吏开口,待人群重新安静下来之后,笑呵呵的说道: “今年会试榜首,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高中会元,必将青史留名。” “下面,就是见证我大周第一百二十八位会元诞生的时候了!” 唱榜官吏深吸了一口气,举起手中榜单,声音无比洪亮的念道: “本次科举高中会元者——临平府李青!”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随着唱榜官吏话音落下,旁边一队穿着喜庆的官差敲锣打鼓,并点燃爆竹为会元进行庆贺。 榜吏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将李青两个大字,写在了礼部南院墙壁的金榜最上面。 一切尘埃落定。 现场开始人声鼎沸,无数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李青是谁? “李青,临平府的李青我知道!他连中茂才、解元,是个很有学问之人。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还高中了会元!” 突然,有一个同为临平府的学子大声喊道。 声音中充满了不敢置信和骄傲。 百姓和其他学子闻言,一个个感到不可思议。 “临平府?那不是大周边境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吗,听说那里读书人都没有几个,居然出了一位会元!” “这李青不会是承州李家人吧?可也没听说过承州李家在临平府也有分支啊。” “李谦,今科会元是你们承州李家人吗?” 在所有百姓和学子心中,寒门子弟能够及第便算到头了。 至于会元,甚至是三甲,都想都不用想。 从大周立国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寒门会元! 大家下意识的就把李青和承州李家联系在一起。 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他们的认知观。 甚至有人直接拉着李谦开始打听了起来。 被人群围住的李谦苦笑着摇了摇头,“诸位,我也不知这李青是否是我承州李家的分支。不如你们直接去询问他本人好了。” 同为李姓,人家李青高中会元,他却是倒数第二名。 丢人,太丢人了! 这样的对比之下,他只想赶紧溜之大吉。 人群之外,李青愣在当场。 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将他淹没。 但同时,他心中也有一个疑惑:“世家向来打压寒门子弟,怎么会让一个寒门学子高中会元?” “李兄,实至名归,恭喜你高中会元!其实从第三名的名单出来开始,我就知道没有悬念,你定是第一。才学经典,文章治世,我都不如你。” 文圣后裔孔德祥来到李青身旁,笑呵呵的恭贺。 “孔兄客气了。” 李青回了孔德祥一礼。 高中会元,入朝为官不在话下。 立德、立功、立言,他心中的抱负终于能够得以施展。 “走,今日状元楼,我做东!虽然会试被你比下去了,但殿试时的状元我也想争一争。宋兄,一起去状元楼吗?”孔德祥说道。 尽管与李青相识才不过一个月时间,两人学问交流也只有区区三五次。 但孔德祥心中却很佩服李青。 当然佩服归佩服,对于状元他还是想要争一争。 相较于孔德祥的豁达,一旁的宋功文却十分不甘。 “李兄,你是否出自承州李家?” 李青摇头道:“只是恰好同姓,我只是一介寒门,与承州李家并无关系。” 得到这个回答,宋功文心中更加不甘心了。 要是被世家子弟压了一筹便算了,可区区一个寒门,竟然夺魁了? “宋兄,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孔德祥心中显然没有世家寒门区分。 受文圣有教无类的思想影响,他交朋友只看对方的品德、学识,从不在乎出身。 “我就不去了,还得回去好好准备殿试。”宋功文说着,眼睛看向李青,“殿试由陛下亲自主持,和会试的规则截然不同。这便是自古以来三元及第之人少之又少的原因。我们殿试之时,再一较高下。” 说罢,转身就走。 “这莫名的敌意,是来自世家的傲慢吗?” 李青心中虽然对宋功文的傲慢不屑,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 能否被点为状元,还得看殿试之事的发挥,得看你是不是皇帝想要的那个人。 甚至即便皇帝对你很满意,也要权衡利弊,要权衡朝堂大臣们的想法,要权衡世家望族的反应。 身为皇帝,有时候也会被掣肘。 “李青李会元在那!” “在哪?在哪?” “快,就在前方,孔公子身旁的就是,赶紧去沾沾喜庆!” “同去同去!” 忽然,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李青。 霎时间,无数百姓和学子,乌压压的向他冲过来。 “李兄,赶紧走!” 孔德祥一把拉住李青就跑。 这要是被人群给围起来了,没个一时半会根本脱不了身。 与此此时,礼部斜对面街道上,一家酒楼雅间。 一位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握着酒杯,透过窗户看向正在奔跑的孔德祥和李青。 “临平府李青,寒门会元。很好,就是你了!” 他一口饮尽杯中酒,一边走出雅间,一边说道:“去,将李青请来府上。” 中年男子身旁一位管家打扮的老者躬身道:“是,王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