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臣有本要奏 (第2/2页)
“难怪这御史中丞的人选,如此让人捉摸不透。” 李青心中暗道,随后对孔德祥拱了拱手。 “孔兄所言极是,陛下命我从新科进士当中选取人才入御史台。孔兄可有推荐?” 孔德祥认真想了想,说道:“有几人的确有大才,但御史台任职,最重要的是不畏强权敢于弹劾谏言,不怕得罪朝廷官员。 明日我请他们来御史台,长青你逐一筛选便是。” 李青颔首道:“如此便多谢孔兄。我今日刚来御史台赴任,请孔兄带我去两位御史中丞那里报到。” 在孔德祥的带领之下,李青一一在御史左中丞和御史右中丞那里报到。 两人对李青的态度,都非常友好。 临别之时,也分别向李青推荐了几位新科进士入御史台。 当李青领了侍御史的官服和印章,来到属于他的侍御史办公所在地之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长青,散值了。王琰约我去芳懈楼听曲,我们一起。随带你也可以考察考察,王琰适不适合入御史台。” 李青的桌案前,孔德祥说道。 “下次吧,今日我有公务处理。”李青摇头拒绝。 “今日绿娥姑娘唱曲,长青兄,你没耳福了。”孔德祥一脸惋惜的离开。 李青取出一封空白的奏折,提笔书写。 “臣侍御史李青,奏为刑部尚书曹戡滥用职权……” 洋洋洒洒上千字,将临平府李桧案写出,并尽数曹戡数罪。 言辞犀利,如刀似剑。 奏折写完,李青仔细检查确认没有纰漏之后,才贴身存放。 只等明日早朝,于承天殿中参刑部尚书曹戡一本。 肃清朝堂,将是李青踏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关键一步。 …… 大周朝会,卯时一刻开始,结束时间不定。 寅时两刻,李青便从家中出发。 他的府邸是天符帝所赐,占地广阔,十分气派。 早在他衣锦还乡时,便有人打扫干净。 这里距离皇宫很近,府邸周围,清一色的都是朝中大臣的宅邸。 刚一出门,便遇见几位同僚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李青骑马出行,及至皇宫,又下马从南门而入,行至承天殿,时间恰好到了卯时。 距离朝会时间,只有一刻钟。 能够上朝的官员,统称朝官。 朝官大抵都是四品以上的京官。 当李青踏入承天殿的那一刹,朝中重臣,对他这位官级仅有从六品,却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御史频频侧目。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这位官级低微的御史,极有可能会改变朝中稳定多年的格局。 文官席位在左,武官席位在右。 文官以丞相司马眕为首,武官以太尉为首。 各自席位按照品级以此排列下去。 李青自觉的在文官末席坐下,开始闭目养神。 天符帝似乎是掐着时间,在卯时一刻赶到。 随着殿中太监一声“陛下驾到”,群臣纷纷起身,作揖行礼。 天符帝坐在九阶高台的龙椅之上,俯瞰殿中群臣,目光从李青身上扫过。 “众卿平身,入座。” “谢陛下。” 群臣入座之后,天符帝身旁的太监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落下,两道声音同时传来。 “臣侍御史李青,有本要参。” “臣刑部尚书曹戡,有本要奏。” 群臣闻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则除了曹家派系之外的官员,全都在等着看曹戡的好戏。 李青在临平府翻案重审,当堂斩杀曹家嫡子曹放的消息,早已传遍朝野。 曹戡有难,他们都抱着找准机会落井下石的念头。 天符帝似乎料到了李青和曹戡有本要奏,看也没看曹戡一眼,直接对李青说道:“李爱卿初入朝堂,有何事要参?” 曹戡瞳孔骤缩。 前日得到二哥曹啓的传书,他便多次进宫求见天符帝,自陈渎职之罪。 可天符帝却拒而不见。 甚至他的奏章到了尚书省,都被尚书省官员有意积压,不上呈天符帝。 那时他便知道,天符帝和尚书省的同僚,压根不给他自首认罪的机会。 双方都想最大程度的惩戒他。 曹戡心中一阵苦笑,刑部尚书之位,真的保不住了。 李青双手呈上奏折,道:“臣一参刑部尚书曹戡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二参曹戡掌管刑部却知法犯法,明知子侄杀人却行包庇之罪。 三参曹戡结党营私,勾结地方官员蒙蔽圣听。” 话音落下,满朝皆静。 群臣都知道李青今日会曹戡一本。 却未想到,李青竟然连参三本,甚至还参曹戡结党营私、勾结地方官员蒙蔽圣听! 前两个罪名,最多让曹戡丢了刑部尚书的官职。 第三个罪名,却足以让他丢了项上人头! 大家都是世家出身,暗地里做的事情都是结党营私。 但谁也不敢摆在明面上。 这种事情要是摆在明面上,就是挑衅皇权,再怎么权势滔天的世家,也不会有好下场。 李青不只是要让曹戡丢官丢命,甚至要将曹家在刑部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 这一参若是落实了,曹家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的算盘将全部落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