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在座高僧皆有缘之人,可入我儒教学大乘佛法 (第1/2页)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青云山,一片寂静。 佛本是儒。 李青这四个字,侮辱性极强。 佛教徒们,一个个目眦欲裂。 只要李青给出的解释不合理或者非常牵强,他们立马就冲上青云阁之巅指着李青大骂。 儒生们虽然感觉佛本是儒这四个字非常霸道,极大地羞辱了佛教。 但心中还是感觉李青可能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所以才说出这种话来。 一阵微风吹过,青云阁下的浮云随之飘动起来。 浮云掠景,端的是壮丽无边。 李青指着那浮云问慧秀大师:“是风动,还是云动?” 慧秀大师再次皱眉。 本能地感觉李青不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他沉吟片刻,道:“风不动,云不动,贫僧以为是风动。” 一旁的陆乘洵跟着说道:“虽然是风动引起了云动,但本质上依旧是云动。” 围观人群,也纷纷抬头看向空中飘动的浮云。 心中答案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是风动。 有人认为是云动。 各自的理由,与慧秀大师和陆乘洵给出的理由一样。 可他们也如慧秀大师一般,认为李青不会问如此简单的问题。 心中更是疑惑。 “施主认为,是风动还是云动?”慧秀大师问道。 李青缓缓地摇了摇头,道:“非风动,非云动。” 风吹过,浮云飘动。 这要么是风动,要么是云动。 结果李青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云动。 众人听了,顿时觉得李青在无理取闹。 即便是支持李青的儒生,也有了这种想法。 但慧秀大师,却似乎想到了什么,沉声问道:“是什么在动?” “仁者心动。” 李青轻轻地吐出了四个字,却犹如惊雷般在慧秀大师心中炸响。 非风动,非云动,仁者心动。 他似有所悟,可还是差了那最后一层窗户纸。 慧秀大师整个人的脸色瞬间凝重了起来,满脸肃容起身。 在无数人莫名其妙当中,恭敬地向李青行礼。 “恳请施主指教!” 李青轻轻点头。 对慧秀大师的印象倒是很不错。 “非风动,也非云动,而是心在躁动,心不清净。 我儒家大乘佛法有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刹那生灭。” 话音落下。 九天之上,金色的佛光闪耀。 在所有人惊恐的目光当中,儒家大道浮现而出。 一道道佛音传遍四方。 漫天金色莲花,开满虚空。 儒道,竟然包容了佛教的思想! 这一幕,看得慧秀大师惊骇欲绝。 看得在场所有旁听的佛门高僧们惊骇欲绝!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青竟然真的懂佛法!! 而且还是如此高深的佛法。 佛本是儒。 佛家思想,竟然在儒家思想里面! 这让佛家弟子完全不能接受。 便是那道家的陆乘洵,亦满脸震惊地看着李青。 口中喃喃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莫非未来当真要儒释道三教合一不成!!” 良久之后,佛光隐去。 在一片哗然声、议论声当中,慧秀大师说道: “心在躁动,心不清静,便看不穿道的本质。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刹那生灭。 所以一刹那前的我们,一刹那前的世界,并不是现在的我们,并不是现在的世界。 每一个刹那的我们,每一个刹那的世界,都是全新的我们,都是全新的世界。 施主所言,蕴含佛道至理,贫僧心服口服!” 原本那些无法理解李青所言的围观者,听了慧秀大师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同时更加感觉到李青的深不可测、学究天地。 不但精通儒学,就连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都理解得如此透彻。 实在是令人钦佩和震惊。 李青含笑看着慧秀大师,说道:“孺子可教也。” “风动和云动,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刹那生灭,都是无。”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只有清明的心才能看透世界的本质。 一旦心蒙上了灰尘,不再清静,就看不到真正的世界,领悟不了真正的道。” “慧秀,你果然有慧根,不如入我门下,继承我儒家的大乘佛法?” 慧秀大师闻言,唱了个佛号,道:“施主说笑了。” 尽管李青方才所言,的确蕴含佛家至理。 但让他因此改庭换面,背离佛教投入儒教,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青也不急,继续说道:“小乘佛法,只注重个人修持,度人少。我大乘佛法,六度万行,修福修慧,利益有情,不但度己,还度众生。 一首偈,一句话,乃至一个字,便能度人无数。” 慧秀大师淡淡一笑,道:“贫僧有一偈,请施主指教。” 佛偈,是他的长处。 既然李青提出大乘佛法一首偈就能度人无数,慧秀大师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谦让。 否则还怎么赢下三教论道,为佛教争取到大周国教! 李青淡淡地说道:“尽可说来。” 慧秀大师道:“贫僧两年前,于琉璃山烂陀寺菩提树下打坐,明悟佛心。今日听施主诸行无常,诸法无法,刹那生灭。得此菩提偈。” 众所周知,慧秀大师天生灵慧,最擅长做佛偈。 在无数佛门高僧,和一群围观人群期待的目光当中。 他缓缓地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镜纯洁。 要时时勤快的拂拭,注重修身修心,不要让明亮的镜台沾染上各种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 这首佛偈,对应李青刚才所说的刹那生灭,一切皆是空无。 让李青感到大为吃惊。 没想到眼前这个慧秀大师,竟然根据他的几句话,领悟了前世华夏禅宗大师的禅学! 如此慧根,当真不可思议,难怪会被称为悬解圆照第一。 围观三教论道的人群,听完之后,个个眼前一亮,纷纷拍手称赞,大声喝彩。 “不愧是慧秀大师,这首菩提偈,当真是令人深思!” “慧秀大师在佛法上的造诣,早已达到不可估摸的地步。” “这首菩提偈,完美无缺,充满佛性,是真正的佛教至理。根本就挑不出一点下次,恐怕李御史不好指教。” 来自大觉寺的高僧们,全都嘴角露出笑容。 慧秀这首菩提偈,当真是无可挑剔。 深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