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律师_第九十一章 五枪!不占据优势的论题,也能够逆风翻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五枪!不占据优势的论题,也能够逆风翻盘! (第2/4页)

几分慵懒,跟前两位的辩手,以及对面的检察官比起来,郑逸可谓是临危不乱,犹如在庭院里边散步,说的话语犹如春风一般徐徐而来。

    “正确的行为即是可满足尽可能多的利益的行为,这一准则在赋予医生主动性的同时,真正将病人看作有血有rou有知觉的对等者并在医疗过程中承认病人的自主选择权。

    “为病人谋利益”比救死扶伤更适应时代需要,而在这样一种职业责任规范下,安乐死亦成为一种可以理解和实施的行为,在以病人利益为标准的论证中,安乐死合理性可由以下三段论形式推导出:

    (1)如果一个行为增进病人的最大利益,那么这一行为在职业道德上可以接受;

    (2)至少在某些例子里安乐死增进了病人所关心的最大利益;

    (3)因此至少在一些例子里安乐死在职业道德上可以接受。”

    嗯?

    郑逸推导出的三段论,让车院长脸色微微一变,轻轻咦了一声,郑逸直接从“为病人谋利益”的角度出发。

    李小琴眉头皱紧,如果说她刚才的一番话语固若金汤,没有给郑逸一点点的机会反击,现在郑逸直接就不反击了,而是采取地道战的形式。

    郑逸没有选择摧毁她这一座铜墙铁壁,而是顺着城墙重新挖出地道,不对,是挖出三个地道!

    这尼玛都可以?

    李小琴跟郭凯还有其他观众都愣住了。

    郭凯咳嗽一声,说道:咳……李姐,他刚才说的这段话……如何?”

    郭凯是检察官,但他不是医学生,大概明白这是一段誓言,但不明白郑逸先推这一段话的目的在哪里?

    李小琴语气沉重,说道:“刚才我用各个角度将他的路封得死死的,现在他直接挖了三个地道,直接想要通过我做的铜墙铁壁,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解释他的论点。

    强调的是,案例当中医生是为了病人的最大利益,这在道德上是可以接收的。”

    就在李小琴刚刚解释完之后,郑逸慢条斯理,慢慢叙述他的观点。

    “案例里边,这位医生在实施安乐死过程中的角色是有限的,他仅能作为病患病情、精神状态的诊断者和安乐死的实施者,但不能直接提出安乐死请求。

    一般认为只有病患有权提出此类要求,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处置自身生命,这就意味着在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中时,医生是不得接受安乐死的实施答应。”

    郑逸转过头,看着赵小月笑着说道:“刚才我们二辩已经强调过,被害人的承诺是对该病人能否实施安乐死的最重要的要素,在具有有效被害人承诺的情况下,无论是积极安乐死还是消极安乐死的行为至少不应该具有违法性。

    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并无刑法上的区分意义,因此也不应该将其区别对待。

    安乐死本身的“社会决定”是一个难以明晰、确切的概念。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无法选择自己是否出生,也无法选择自己出生之后所处的环境。但是对于死亡,似乎选择多了一些。而安乐死就是对于死亡的一个选择。

    自我选择权与生命权之间的纷争贯穿了安乐死纷争的始终,这种纷争似乎还远远没有结束。

    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人们也会越来越开明。

    刑法归根结底仅仅是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当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开始为了某一个需求而不吝于突破之前社会不愿意突破的秩序时,刑法也许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对这个需求放开口子,至少目前仅仅从刑法学理论上而言,积极安乐死似乎并不是没有办法脱罪的。”

    郑逸说完这第二段言论,大礼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严肃。尤其是车院长,原本紧张悬着的一颗心,似乎微微有些松了一点点。

    他那慈祥浑浊的目光,看向郑逸的时候,多了几分疼爱,面对检察官的铜墙铁壁,先是挖出了三条地道,紧接着顺着这一个地道出来之后,

    立马投掷一个巨型的烟雾弹,【安乐死本身的“社会决定”是一个难以明晰、确切的概念。】

    等到烟雾还没有散开的时候,直接将一颗充满杀伤力的手榴弹扔了出去【从刑法学理论上而言,积极安乐死似乎并不是没有办法脱罪的。】

    检察官的确是铜墙铁壁,但也将后路封得死死的,郑逸现在顺着地道进去,可以肆无忌惮的扔出各种各样的烟雾弹跟炸弹,最关键的是,他现在手上还握着多少充满杀伤力的炸弹,就连车院长都想象不到!

    李小琴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郭凯也注意到李小琴脸上的变化,心里边不由得咋舌!

    原本以为这一次的辩论赛,肯定能够压得这些小年轻喘不过气。

    可是,现在怎么有一种被反过来压着,

    关键是,连挣扎的机会貌似都没有呢?

    然而,郑逸接下去的这一番言论,却是立马给众人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恍然大悟的感觉!

    郑逸笑着说道:“事实上,案例当中的医生,我们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来进行理解。”

    听到期待可能性理论,李小琴脸上变得苍白,郭凯直接是愣住了,问道:“什么是期待可能性理论?”

    李小琴解释说道:“期待可能性,是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法律不强人所难,如果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不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行为人即使做出了违法犯罪行为,也无罪。因此,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便成为主观阻却事由。”

    郭凯讶异极了,这理论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郑逸无视众人的困顿,顺口溜似的,说道:“无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当时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期待行为人能够实施不失该犯罪行为的其他合法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可以期待行为人在行为时实施合法行为,一旦行为人违背了这种期待,此时就会就会产生责任,要接受法律处罚;如果没有期待可能性,就不可能期待他人在行为时实施除此之外的合法行为,这就是阻却事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下就不可以对行为人进行刑事责难。”

    “行为人事一名医生,刚刚学医就背诵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深刻懂得,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

    拥有如此崇高信念的医生,现如今当一个病人患了严重的疾病或者不治之症时,遭受病痛折磨,患者在此时选择安乐死,用一种人道的方式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解除身心不能承受之痛,医生自然能理解并给予怜悯的同情心。

    帮助他人安乐死的cao作者,在面对此类患者的哀求下,出于减轻患者rou体上的疼痛使其选择有尊严的死去的恻隐之心,

    依常理和情理不可能期待正常人会无动于衷!

    帮助他人死亡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出的违法行为,但是从情感和伦理角度来看是可以排除其责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