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长安客_第五章 神农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神农架 (第1/5页)

    一直顺流而下,乘风破浪,李白屹立船头,皓月当空。

    光子:“公子,为何绕道远行?”

    李白笑道:“我爹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琅嬛阁中的书读的差不多了,但是行万里路还为时尚早,再加上殿试还早,不如趁此良机游览这天下的大好河山”。

    光子点了点头,此刻李白看向眼前佳人,有此良辰美景,独独缺了点什么,可有说不上来。

    正当此时,一点篝火在江面上荡漾,船舱内远远地传来爽朗地笑声,李白急忙吩咐船家靠近。

    湖光潋滟,等到船靠近才看得真切,几位友人正举杯畅饮。

    船舱之人都喝的微醉,看到白衣李白,忙大笑道:“公子可否进船小酌几杯?”

    同行的友人也热情地呼唤。

    见其盛情难却,李白进的船内,拱手施礼道:“能与诸位对饮,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小生是今年进京赶考的学子李白,不懂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幸会幸会,我也是今年进京赶考的学子孟浩然”。

    李白凝望之际,见其粗麻布衣,两袖清风,甚是穷酸潦倒,其他人也是如此,再端详其面容泛黄,瘦骨嶙峋,想是苦学多年的饱学之士,想必此次只为金榜题名,一展自己的满腹才华,但是如今却只能饮酒苦中作乐,也不失为是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

    孟浩然讪笑道:“李公子,既然相遇那就是朋友,更何况我们都是今年进京赶考学子,真是有缘,趁此绝佳美景,何不大醉一回”。

    李白惬意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不会饮酒”。

    见其面带苦涩,孟浩然笑道:“李公子说笑了,读书人岂有不饮酒之理?”

    一旁友人附和道:“李公子可否知晓喝酒明四道?”

    “四道?”

    友人们相视一眼,然后大笑不已,孟浩然直言道:“喝酒明四道,无外乎就是邀友、微醉、酩酊、独醒四重境界,公子可以尝试一下饮酒的境界”。

    李白见推脱不掉,只好盘膝坐下,端起桌上的酒杯,轻轻地小酌一口,入口柔,一线喉,侵入肺腑倍感烈火灼心。

    哈哈大笑的孟浩然说道:“这是我们荆州名酒稻花香,这酒可不是这样喝的”。

    李白询问:“这喝酒难道还有什么特殊讲究吗?”

    “非但如此,不同的酒就要配备不同的酒器酒杯,这稻花香美酒,就要用陈年桃花木杯饮之,不仅能增酒香,还能驱邪,可惜……”。

    友人苦笑道:“如今只能将就一下了”。

    “这是为何?”李白连连追问。

    友人:“我等囊中羞涩,如今有一壶小酒就已是心满意足了”。

    孟浩然继续大笑道:“管它什么,待到金榜题名时,就在长安皇城中,用皇宫玉杯饮下御酒,到时岂不痛哉美哉”。

    友人笑道:“来来来,为了早日金榜题名,我等今夜不醉不休”。

    李白见其一个个豪情干云,端起杯中酒,四人干杯后,孟浩然一饮而尽,其他人缓缓入口,唯有李白小酌一下。

    几杯下肚,李白微醉。

    孟浩然好笑道:“其实不瞒兄台,我孟浩然已是第二次进京赶考,早已穷困潦倒,一心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可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干”。

    一说完,一杯烈酒大口入喉,满面苦涩却又佯笑连连。

    友人笑道:“有酒岂能无诗?”

    孟浩然起身望向江水,随即呼之欲出道:“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说完又是一杯苦酒入肠,李白细细地一字一句地读完,不仅对其才华钦佩,更是对其遭遇惋惜不已。

    李白笑道:“兄台,这杯酒我敬你,待到金榜题名,我们再在长安城中会当痛饮三百杯,干”。

    “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一直连续喝了几壶酒,船舱中几人已是酩酊大醉,伏船舱而卧,呼呼鼾声如雷,唯有孟浩然脸上露出无尽地笑意,不知何时眼眶内竟流下一行泪水。

    李白一觉睡到大天亮了,周围已没有三人的踪影。

    唯有一张字条:兄台勿念,为兄先行告辞,待到金榜题名,长安再聚。

    看到这李白明白些许,孟浩然性情孤傲,不想一路同行,只因身份的悬殊差距,不免惋惜一声。

    走了没有多久,只见前面依山而建一尊雕像,正中央天坛耸立着一尊巨型的牛首人身雕像。

    走近了才看得真切,原来是炎帝神农雕像,双目微闭,威武古朴,身躯拔地而起,头顶蓝天,身披彩云。

    李白感叹道:“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永享人世间不灭的香火”。

    进了九宫山中,大殿供奉着炎帝神农,络绎不绝的村民顶礼膜拜,李白也不例外。

    之后刚出的九宫山的门口,村民议论纷纷道:“云中湖那里又有五彩祥云出现”。

    “听说是炎帝显灵了”。

    “估计是云中湖里有什么奇珍异宝”。

    “云中湖里还发出各种声音”。

    ……

    村民们口口相传云中湖,李白顿时好奇忙上前询问:“敢问你们口中所说的云中湖在什么地方?”

    “就在九宫山附近的不远处”。

    李白闻言后,随着人群朝着云中湖走去,行走间耳畔就传来流水倾泻的声音,林海遮挡,只能随着人流奔去。

    等到了云中湖,日照云湖,悬崖喷雪,瀑布飞流,紧接着湖面上闪现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桥。

    突然惊叹道:“五彩天桥”,李白激动的用手指了指。

    村民们关心道:“五彩天桥不能用手指指它,不然会倒大霉运的”。

    听到村民的好心提醒,李白即刻收回手指。

    可是云中湖突然传来无数的吵闹声,惊得村民连连怯退。

    唯有李白孤身一人上前,来到云中湖的水畔边,细细地聆听,好笑一声道:“原来是五色奇音石发出的动静”。

    村民见其无事,只好上前关心道:“这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乡亲们,这是五色奇音石,它可以记忆流水的声音,包括我们人的声音,不信你们听听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