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起死回生 (第1/3页)
一阵诡异地声音从九龙壁传来,光子和李白静静地聆听。 光子小声道:“不会是从九龙壁发出来的”。 李白点了点头。 二人再一次细细地看去,顿见九龙壁有下角有两行小子:擅闯者李白也。 光子一读完,猛地闭口不言,李白冷视道:“难道袁天罡推算出来我会闯入麒麟秘洞”。 “看到这六个字,我不得不佩服袁天罡的推算神通,真是无人可比,更无人可及”。 李白笑了笑道:“我就不信了,他袁天罡真的能算到我闯入麒麟秘洞”。 “公子,你要干什么?” “等下你就知道了”。 李白咬破食指,以血为墨,轻轻地涂抹在九龙壁上的九龙之眼上。 “公子,你画龙点睛真的不怕出事”。 “不怕”,李白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可是最后一条龙眼睛刚刚点完,整个卢舍那大佛发生异常地震动,麒麟秘洞更是落下阵阵灰尘,周遭惊颤不止。 光子担心道:“公子,我们快离开这麒麟秘洞,此地不宜久留”。 说完光子抓着李白手刚要走开,不料九龙壁发生撕裂,阵阵金光从里面折射出来,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爆炸,九龙壁散落开来。 光子不惑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传说中的画龙点睛不一样?” “传说都是骗人的”。 正当二人谈话间,九龙壁后面显现出一人,光子惊讶道:“他是谁?” “不会是袁天罡吧”。 李白笃定道:“不可能”。 “那他是谁,为何会在这麒麟秘洞之中”。 两人徐徐地靠近,眼前双膝盘坐着一人,两眼紧闭,身披七星道袍,手持拂尘,前面点着续命七星天灯,一副长生不死的样子。 李白惊讶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续命七星灯术”。 “何为续命七星灯术”。 “相传续命七星灯术是一种古老的借天延寿奇术,人死之前口含七粒米方能确保尸身不腐,再以七星灯对应天上北斗七星位置,命火不灭,若是命火一灭,则续命七星术则失败”。 “东汉末年,蜀国丞相诸葛先生曾经使用过续命七星术,可是最后失败只落得病死五丈原”,光子道。 李白定了定,看了看眼前之人,很是好奇,道:“难道袁天罡也会续命七星术?” 光子正色道:“袁天罡乃是掌管司天监监正,肯定知晓续命七星灯术,更何况此人精通风水玄术,我想他肯定口含七只米粒,只有打开他口齿定会看出其中端倪”。 李白准备上前,突然眼前的尸身动弹一丝,吓得二人连连后退。 李白诧异道:“不会是诈尸了”。 “不可能”。 半天下来还是毫无半点动静,李白疑惑道:“你说袁天罡口中真有七粒米吗?” “在历朝历代的葬礼之中,皇帝驾崩口含美玉,诸侯薨口含宝珠,大臣猝后口含七粒米,我断定他嘴里定有七粒米”。 打定主意的李白谨慎的上前,刚用手撬开嘴巴,突然流出来一只珠子。 光子惊色道:“难道此人不是袁天罡,他究竟是谁?” 李白也是困惑万千。 站在原地思索良久,再环视一圈,从进入麒麟秘洞,以及联想到神都洛阳的龙门石窟乃是大唐王朝的龙脉之地,再加上昆仑山雕刻巨龙,又看看眼前坍塌的九龙壁,以及出现的擅闯者李白也字迹,一串串连起来,倍感心中惶恐不安。冥冥之中进入一个怪异世界。 珠子落地良久。 尸身后面露出一方洞天,直通巨龙处。 光子小声道:“我看这麒麟秘洞透露着几分古怪”。 “我也感觉到了,暗中似乎有人一直紧盯着我们,但是我说不上来,究竟到底是什么,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李白在前,光子在后,两人小步上前,四目时刻注视着周围风吹草动。 寂静之中,隐约传来一阵诡异地哀嚎,冷风刺骨,二人后背发麻地惊出细汗。 光子冷视道:“越往前越古怪,我们还是退回去吧”。 刚一说完,无尽地黑暗中火光冲天,直奔二人袭来。 李白目瞪口呆道:“那是什么?” “不会是四灵神兽之一的火麒麟”。 “火麒麟”。 突然眼前乍现处一只非马似鹿的神兽,凌空纵身一跃的停在跟前,浑身上下熊熊烈火,不停地仰着前蹄,烈焰滔天,将周遭燃烧的红光冲天,赤炎千里,二人登时汗流浃背,额头汗珠如雨落下。 李白惶恐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光子迟疑不知作何,尤其是看到凶神恶煞的火麒麟,猛地六神无主。 火麒麟开口道:“敢问你可是李白?” 闻言后,两人相视一眼,李白上前半步,回道:“我就是李白”。 火麒麟瞬间仰天咆哮,倾吐出一个火球,双眼直逼李白周遭,大声嘶吼道:“你就是李白,我等你好久了”。 “为什么你要等我,难道你认识我?” 冷哼一声地火麒麟正视道:“我是奉了李淳风之命在此等候有缘人”。 “李淳风,他在哪?” 火麒麟叹息道:“他已死多年,但是他曾经预言过有朝一日会有一个白衣少年李白来到麒麟秘洞中”。 “他怎么会知道我要来麒麟秘洞?” “李淳风精通道门玄术,能演算出千年以后事情,别说是你,就连你到来时辰他也是算出来了”。 “那九龙壁后的人是谁?” “正是李淳风,他用续命七星术帮助自己可以有朝一日重生,但是天命难违”。 “这究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白急急地催促道。 “此事说来话长,当年女皇武则天安排了两件关于大唐王朝气数大事,一是在高宗时期修建阴阳陵墓,二就是现在的龙脉禁地,修筑阴阳陵墓采用的是司天监监正袁天罡建议,修筑大唐王朝龙脉之地采用的是李淳风建议,当时袁天罡和李淳风因为这两件事争吵不休,直至死后还是不曾罢斗”。 “他们师兄弟一场,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