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各人 (第1/2页)
断手瘸腿的白头木匠艰难走上望楼,注视着伫立塔台的顾长安。 记得长安四岁的时候,就嚷嚷着要穿雪白衣裳,一个不足凳子高的小娃娃,整天穿着白衣在城头耀武扬威。 郭老夫人笑他:“你也想学南朝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 小长安扬起稚嫩的脸颊说:“我会比他更勇猛!” 当时城头数千老卒被逗乐了,骂骂咧咧给取了个“吹牛长安”的外号。 “诸位同袍,他没吹牛。”木匠抚摸着城墙,凝视天边的安西军英魂。 他比陈庆之勇猛百倍! 可他不穿白袍了。 安静注视着城外的男人,穿着一身鲜艳红衣,或许是张老婆子的裁剪手艺退步了,袖口腰襟很宽敞,都像披了一件红裙在身上。 “秦爷爷。”顾长安抬头打招呼。 秦木匠蠕动嘴唇,欲言又止。 “我没疯。”顾长安笑了笑,解释说,“我想让身上多点喜庆的气息。” 秦木匠摇头,走到他身边:“我们不怕你疯,你不该承受这一切。” 若是再坚守孤城十年,中原民族能攻守易形,长安绝对会壮志凌云。 若是屠杀二十万蛮夷就能永远守住这块疆土,长安会越杀越有劲。 可看不到希望啊! 一个人在黑暗里举着火把,走了很远很远还是伸手不见五指,想退又不能退,想躺下又害怕火把熄灭,唯有麻木举着继续走下去。 这是何等的折磨。 秦木匠踱步过去,拿走他的血剑,温声道: “你太累了,休息一天,去外面走走。” “蛮夷随时会突袭。”顾长安否决。 “几个月没有动静,就会在今天?况且蛮军开拔,孤城百里外都有声响,你去散散心天塌不下来!” 秦木匠吼了一声。 顾长安沉默,长发披散遮住了迷茫的双眼。 “长安呐,你都没真正出过城。”秦木匠仰着头,强忍着不让老泪落下。 这句话多么悲凉,除了出城杀敌以外,这个英勇盖世的男人,一生都没离开过龟兹城。 “就今天,为自己而活。”秦木匠重重拍着他的肩膀,严肃道: “你是队正,老头子我是百夫长,这是上级的命令!” 顾长安犹豫很久,最终叮嘱道:“秦爷爷,有敌军迹象立刻吹响号角。” “去吧。”秦木匠推了他一把。 “或者擂鼓也行,我不会走远,有蛮夷一定要先让城内亲人们躲进地洞,您记得检查城门。” 顾长安絮絮叨叨。 “娘嘞,老头子残废了,又不是傻了。”秦木匠一脚作势踹过去。 或许是浑浑噩噩的意识需要拯救,又或许是顾长安也想自私一次,为自己活一次。 他离开望楼,牵上一匹骏马,三步两回头,驾马奔袭于黄沙漫卷之中。 盯着长安的背影,秦木匠不禁热泪盈眶,少年本该是这样潇洒放肆,可一座城囚禁少年所有的梦想。 …… “痛快!” 无边无际的沙漠,红色身影疾驰如拉弓的箭矢,顾长安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自由散漫的狂风,晚霞尤其温柔,在他看来格外浪漫,不知疲倦地奔跑,像是把天地都揽进怀里。 一路游览风景,傍晚时分。 顾长安来到一座空无一人的城镇,因几十年的荒废,房屋坍塌被黄沙掩埋。 城镇入口有庙巍峨矗立,竖着几块碑碣,还有一座中原武夫的雕像,顾长安正是被他吸引过来。 碑碣上雕刻一行行小字。 【今委千里封疆,尽为王土,冀万家臣妾,皆沐天可汗恩典,舆榇有归,负荆俟罪,望回日月之照,特宽斧钺之诛。】 雕像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 顾长安都能想象到两百年前的画面—— 西域某国的国王摇尾乞怜,谄媚的铸下降表,还命令给侯将军雕刻铜像。 昔日神洲兵锋之盛,万国臣服。 如今崩溃之殇,蛮夷可欺。 顾长安伫立良久,又看向另一块碑碣,大概是某个小卒临终前留下的。 【吾辈生于大唐,托天朝太平盛世庇佑,少时不曾有兵祸,未体验饥荒,受天子召唤,为天朝戍边于此,仗天朝声威,护一方平安】 【天下虽大,吾辈身后即是长安,何惧蛮夷哉】 顾长安指尖涌出内气,弯腰在碑碣下方铸刻文字。 “今神洲不幸,蛮夷受天道眷顾气焰熏天,同袍英勇战死,嘱咐我顾长安坚守疆土。” “万里沙漠,势单力孤。” “虽未前往长安受圣人封赏,未见识繁华中原,也未体验上国威仪,更没接受武人荣耀。” “可我一步不退,我死在这里之前,蛮夷杂碎休想踏入华夏疆土!” 顾长安离开了。 他希望后世汉人能翻出这块碑碣,知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顾长安的傻子一直在坚持着。 …… 山月为枕,薄露作被。 夜晚的沙漠寒冷,光秃秃的山脚下,顾长安枕着自己双臂,抬头仰望漫天繁星。 这种放松的心情他从未有过,灵魂挣脱束缚,自由自在。 “唳!” 山顶一只小雏鹰被母鹰丢下去,在空中不停地挣扎。 “学会飞啊。”顾长安紧紧注视小雏鹰。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