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九章 找上家门  (第2/2页)
去,元稹只需稍稍打听,也定然能够打听得到。    白居易听到‘文以载道’,也是旋即道:“文以载道?”    元稹:“不错,他还提出了,要‘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    白居易:“这又是什么意思?”    元稹便把当天李重说话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    把李重给说成不亚于任何一个明主的样子。    白居易也是回忆着李重那小小的身躯,疑惑道:“他真的是这么说的?”    元稹:“白二十二,我难道还能骗你不成?”    白居易:“可他才……我知道了!一定是太子殿下让他这么说的。”    元稹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跟他说道:“不是,这与太子殿下一点关系没有,这就是皇孙!因此东宫诸公最近都对皇孙赞不绝口。”    顿了顿,元稹又接着道:“而且……这文以载道,这不刚刚好适合我们么?”    “我们别的不强,但写写文章,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白居易:“那太子殿下那边怎么说?”    元稹:“就说,我们想到皇孙的手下去当值。”    白居易:“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元稹:“你想你这一身的才识被埋没?”    白居易:“可这文以载道,跟国子监的博士,又有什么区别?”    两人接下来讨论了很久。    元稹也是表示,搞这些都是暂时的,说不定等到皇孙什么时候登基了,大权在握了。    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虽说……    其实元稹也有点没什么底气。    毕竟……    陛下跟太子如今春秋正盛,该什么时候,才轮得到皇孙掌权。    不过……    去皇孙手底下当当幕僚什么的,绝对也没什么坏处就是了。    总好过在太子那里,什么正经事也干不了。    白居易最终还是被说服了,道:“那便尝试一下吧。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也没有比这坏的了。”    ……    翌日。    元稹便去向李重的阿耶李纯说明了情况。    李纯也理解,不过……    你不能说去就去,即便是他,也要问问重儿愿不愿意。    然后……    李重便被喊了过去。    “阿耶你找我?”    李重看了一眼元稹,然后便不再看。    李纯便把原委说了出来,“事情就是这样,我看,白二十二跟元九的文章都写的不错,正适合你那什么文以载道,我就把他们放你那吧,如何?”    李重看了看元稹。    “儿臣那边没有适合他们的职位,要也只能是去负责写文章、写了。”    李纯:“元九你以为呢?”    元稹:“臣愿效犬马之劳。”    李重越看这元稹,越觉得对方是个小人,感觉对方很是会拍马屁。    这怎么还把自己比作犬马了呢。    李重也是道:“先让他们写写看,看行不行再说吧。”    李纯:“那你们自己商量。”    李纯随后便把人赶走。    出了宫殿。    李重也是忽然停下脚步道:“你会下围棋?”    元稹此时已经是三十二岁了,但面对李重,却是恭敬得不行。    元稹:“臣会一点点,但不多。”    李重便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然后道:“那你就以围棋,来写一个故事吧。”    说罢!    李重便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元稹也是留在原地呢喃了半句,“围棋……”    说完,也是赶紧追了上来。    又问起了李重更多的细节。    比如说,以围棋来写一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李重便道:“就是写一个围绕围棋来展开的故事,就像是《三国演义》那样的。唔……要长!”    元稹:“殿下是指篇幅要长?”    李重:“对,不长不好卖钱。”    元稹:“……”    ……    然后……    元稹便带着这个回去找白居易,然后商量。    问题是……    围棋,他们也只能说是会下,这知道得根本不多啊。    倒是元稹,也是一个心思玲珑的人,说道:“你说……皇孙的意思是不是让我们写一个有关下围棋的人的故事?”    “而且是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的!”    他这么一说,白居易似乎也明白了。    问题是……    他们哪知道有关下围棋的人的故事?    不过……    自己不知道的话,可以问。    如果是李重的话,那他就会去问百度。    而元稹跟白居易两人,则只能是去问洛阳城中下围棋下得好的了。    讲道理!    这其实也不太好找。    因为怎么说呢,谁下得好不好,也只能是在棋友当中传播,这棋友你哪知道他是不是下棋的,就光这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    当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还是很快就找到了,在五六十年前,曾经在洛阳出了一个下围棋很厉害的人。    名字叫做王积薪。    他还总结了一套下棋的理论,名叫《十诀》。    两人当下也是对此寻根问底,对这人进行更深一层的了解。    不出所料,这叫王积薪之人,确实还挺厉害的。    甚至……    这一路上,两人还听到了对方不少的故事跟传说。    但你说要把这转化为《三国演义》这样的故事……    实话实说……    这还是让他们找不出任何的头绪。    元稹:“这要如何写?”    白居易:“你问我,我问谁。”    元稹:“要不……你我一同去拜访一下孟东野?”    白居易:“可是……我们与他似乎不是很熟。”    白居易这话倒是说得一点也不假。    虽说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也互相都知道对方的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很熟,是朋友。    主要的话……    白居易那是少年成名,说直白点,就是少年天才,孟郊是啥,孟郊是考了无数次科举,这才考上的学渣,学霸跟学渣,又怎会有共鸣。    再加之……    元稹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只能说很擅长钻营,白居易跟元稹是朋友,讲道理,孟郊肯定没有办法跟元稹这样的人交朋友,孟郊的朋友是韩愈这样的为人比较正直的。    这自然也阻碍了两人关系的发展。    明显这交友圈,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只不过……    本来应该是这样,此时却是由于李重的出现,说不定有可能让两者相互融合起来。    这一天……    元稹跟白居易便突然出现在孟郊的家门前,让孟郊也是不由一阵错愕。    毕竟……    怎么这两人都找上自己家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