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客_第四十二章 一事暂休 一事暂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一事暂休 一事暂容 (第1/2页)

    沈睧的话使沈仪目光聚了焦,回称打诺道:“祖父言之无阙,可沈友一事今人难忘。”

    他不能捞出更满的话,一旦舀多了,这位老人怕还得办当年血气冲顶、营救高岱的事。

    沈睧双眼直挺挺的向这沈家宅院扫视一圈,回来时卸足了气力:“试言之。”

    “泾县蒋氏,其宗不过二十余家,其主应九江郡人氏蒋钦,现任讨越中郎将一职。”

    “嗯,老夫听过这个名字。”

    “其下有两子,俱未表字,嫡长子蒋壹年二十有二;次子蒋休庶出,年方十九。”

    “嗯。”

    “郡守之议交,仪深思良久,著书立言虽扬于蒋氏,丹阳太守建办学宫,足使将军子弟求知有识。而蒋钦其人,与劝学的吕蒙不厌章句,于诸将里亦是文显。我氏处盛负书文,唯声名彰化尔。”

    沈睧不讳言,指着一处地方:“孙氏要用其人。”

    孙权回车,见到已修缮的秣陵广城,当下题笔落赠一城百姓:击浪簇起,边云散迹。”

    等亲临新建的将军府里,没有绕弦、象牙板击拍下的越舞曼乐,张昭一人独守在正堂门前,当下不交自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公轻弃众臣而游于郡中,可乎!”

    张昭紧接着伸向挟带的书筒,取出命府吏呈交的亲笔书迹。

    孙权脸色大变,借此夺来那亲书,而后用一张甚于对方的肃容,问道:“张公可知游于何地?”

    “老臣不知。”

    “游于二处,一为泾县,二是宣城。”

    孙权做出暂退的手姿,急步回返马车,取来那顶缁冠并放在张昭冰凉的手心上,随之说道:“治政移行,必将巡礼众方,以示主治之意。且泾县虞翻狂悖无礼,仲异于此新政之始举荐,听闻不如眼见,既见甚谬。”

    孙权见张昭较为恭慎的把缁冠正放在脚旁,复言:“宣城蒋钦,宗家在泾县,某往拜之,正是效从兄长见虞翻也;其女送一冠,其意张公不明乎?”

    “若民政乐从,昭当从之。而仰民之息以馈己私,昭当处之!”

    张昭离去时仅着一件深衣,孙权就派役夫用自己乘用的弓车送至其府。这是一种暗示,群臣立于府外观察,张昭不敢不从。

    “一老夫尔,唉……”

    对于秣陵营建而言,兵事放于首位:

    对外,孙权迁原督五校的陈武为偏将军,整军前往秣陵以西的庐江一带驰行,与在雩娄一带的敌军守道相望;

    因讨平鄱阳彭虎而转威越校尉、偏将军的董袭加授私兵一千人,部伍秣陵之北的江乘、句容一带,日夜巡守;

    对内,拔吴郡朱桓为荡寇校尉,约统领二千人,监治吴、会稽两郡的军队。并密约吴郡太守芮祉、会稽太守顾雍侦报郡内豪右所豢私兵;

    另鉴于潘璋悍取之性,特命其出为豫章郡西安县县长,专以杀立威,击灭流寇。

    兵事稍按,再行政事,接见交趾太守士燮所送质子。

    士廞跪伏在石阶之下,双手抬起一张锦缎辅张的匣盒,上面依次摆放父亲命他转交的绥南中郎将、印安远将军印,龙度亭侯章。

    孙权悉数将将军、爵位印章翻看,又全将其安放原处,作怒发问:“何不见交趾太守印?”

    士廞惶恐难言,将额头紧贴在还有些初露的石板。当时父亲对此缘故只说:“吴主自知。”

    但这不是自己该说的话呀。

    另立观候的士徽沉下气来,虽然同样不知结果如何。

    孙权见两人皆不声张,面露难色,脚步踱回堂内。在场的甲士持戈戟,将白光向下一划缀。

    “吴侯!父亲,父亲他说……”士廞跪倒的身子重心向下,又发力稳平双手捧持之物,一时口不择路。

    “九州虽沃,蛮夷若多,交州汹水,有赖兴礼。吾之交趾岂比令尊所在交趾呀!”

    孙权将那匣盒只手托起,转交身边的随侍。接着承摆袖口,屈身将士廞一子挽扶,请入堂中坐饮。

    “汝亦令尊爱子吧?权虽幼弱,但知长者为重。”孙权在座中和颜悦色,士家二子算是强颜欢笑着,与之共酌一觞。

    政事既毕,新年已至。此为建安十七年初。

    孙权的车骑将军府门结彩灯三盏,在大门两旁悬挂了特聘的长方形桃木板,其上分刻门神:

    一人手高举苇索,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