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红夷大炮算个鸟啊? (第1/2页)
丁白缨沉思了许久,突然问:“刚才这些话,你对我师兄讲过没有?” 许长安应道:“不一定是原话,但意思大致差不多。” “可是……信王那边……” “眼下里的情势你还看不明白么?还管什么信王?不出意外的话,年后这家伙就得离京就藩。” 丁白缨叹了一声:“我听师兄说过这事,只是,我有点担心……” 说到这里,却又停了下来。 许长安问道:“难道,你是在担心以前做过的一些事暴露出来?” “嗯!” 丁白缨点了点头。 以前,她与师兄陆文昭的确暗中帮着信王做了不少事。 比如熹宗所乘的宝船沉水一事。 但如今风向变了,熹宗福大命大,不仅渡过了劫难,孱弱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转。 如此一来,信王可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一旦离京就藩,更没有机会。 所以,陆文昭不得不重新选择阵营。 师兄妹二人担心的是,一旦他们之前替信王做事的消息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放心吧!”许长安拍了拍丁白缨的肩安慰道:“信王不会那么傻,他绝对不会主动泄密,否则第一个死的人就是他。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有那么一天,只要咱们的力量组建起来了……” 丁白缨:“造反?” 看着她一张认真脸,许长安不由好笑:“亏你好意思说我煽动你造反,分明就是你在煽动我。” 哪知,丁白缨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回道:“争论这一点还有意义吗?” “的确没什么意义。总之,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丁白缨眯了眯眼,问:“我有些想不通,你明明有大好前程,为何非要陪着我们一条道走到黑?” “错!我要是死心塌地替朝廷办事,那才是真的一条道走到黑。” “为何?” “如今的朝廷是什么样,你心里不是很清楚?党派纷争、边境不宁、倭寇猖獗、民不聊生。 正如你师兄所说,如果不想这么死去,就必须换个活法。 我再补上一句,咱们一定要换个精彩的活法,方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听到这话,丁白缨不由眼神一亮:“走,喝酒去,一边喝一边聊。” “喝就喝,怕你啊。” 于是,二人去找了一坛酒,来到矿场一间小屋子里开怀畅饮、畅谈。 “白缨,要成大事,你就必须改变理念。” “怎么改变?” “首先是作战,你一定要学会特种作战方式。” 丁白缨一脸茫然:“何为特种作战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不与敌人的大部队正面交锋,以寡胜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许长安滔滔不绝开始讲解。 “兵,不必求量,但求精。犹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 每个人都需要做到强悍的单兵作战能力,及小队作战、团队作战……” “同时,对敌军要有充分的了解,切勿盲目行动……” “遇上大股部队,要先避其锋,设法毁其粮草、制造混乱、速战速决……” 对于许长安来说,这些话不过就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 但对于丁白缨来说,却有一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听得整个人完全入了神。 毕竟,这些理念皆是后世之人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作战方面差不多就这些,下面我们再说说武器。 你已经亲眼见识过轰天雷、火爆箭、火焰弹的威力,但这些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丁白缨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说,还有比这威力更强的?” 许长安笑了笑,反问了一句:“你觉得红夷大炮的威力怎么样?” “那有什么好说的?不是都说红夷大炮是大明朝的镇国神器么?” 的确,朝中有不少大臣都是这样认为的。 红夷大炮乃是朝廷花高价从遥远的西方国家买来的,曾多次为大明朝立下大功。 去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军约六万余人与明军在辽远激战。 袁崇焕将军率部守城,用红夷大炮炮轰敌军,令敌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军。 此役,称之为宁远之战,也称宁远大捷。 兵败之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当年八月病卒。 次年,也就是今年的上半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野心勃勃,又率了数万八旗军围锦州、攻宁远。 袁崇焕又一次炮轰后金军,最终守住了锦州,后金撤军。 这一战,称为宁锦大捷。 所以,在不少人眼中,认为只要有红夷大炮镇守边关,便可保得大明江山永固。 但在许长安眼中,红夷大炮算个鸟啊? 不过就是一门土炮。 “白缨,如果说,我有办法造出比红夷大炮厉害的多的火炮,你信吗?” “不信!” 丁白缨没有一丝犹豫回道。 “那你如何解释之前的震天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