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荣升爵位:晋安伯 (第1/2页)
看着眼前的一叠卷宗,熹宗颇有些恍然若梦之感。 毕竟,一亿三千万两银子,这相当于大明朝六七年的国库收入。 不仅如此,此次铲除了这些jianian商之后,大明朝以后恐怕没人再敢与后金做生意。 这就相当于掐断了后金的血脉。 没有了武器、粮草的供给,又经得起几次战争的消耗? 此举,等于拔除了一直卡在熹宗喉咙里的一根刺,解决了一个威胁大明边境安危的最强对手。 于是,熹宗召来了内阁、六部、东厂等等一众要员,共同协商如何论功行赏。 “各位爱卿,许爱卿此次居功甚伟,朕,准备破格提拔重用,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提议?” 论功行赏,本在情理之中。 不过许长安升迁的实在太快了,自然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嫉妒与不满。 “皇上,据老臣所知,此子不到两年,便从一名小小锦衣校尉一路升迁至锦衣卫千户。 老臣以为,为免其居功自傲,升迁一事可暂缓。” “郭学士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此子年龄尚幼,资历尚浅,再破格提升恐令群臣不服。” “荒谬!那要依二位大人的意思,以后朝廷选拔人才不用看才能,只看年龄、资历……” “郑大人,你何出此言?” 这时,兵部尚书忍不住道:“行了,三位大人不必争执。你们想一想,多年以来,女真人一直狼子野心,滋扰我大明朝。 他们杀害了多少大明百姓?我们死了多少将士? 为了抵御女真人的进攻,朝廷每年要投入多少粮草、人马、饷银? 如果不是那些jianian商昧着良心给女真人递刀子,又何至于形成今日之局面?” “尚书大人说的是,正是因为那些jianian商,才喂肥了那帮狼崽子。 许千户虽资历尚浅,但确有过人之才能。 此次铲除了那帮jianian商,断了女真人的后路,解决了我大明之后顾之忧,其功堪比开国功臣。 而且,微臣还听说许千户在台州时以极小的伤亡,歼灭了两千余倭寇,狠狠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壮我大明声威。 所以,微臣以为不仅要赏,而且还要重赏,以彰显我大明朝廷知人善用,奖罚分明……” 一时间,群臣争论不休,各抒己见。 魏忠贤却一声不吭,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观察皇上的脸色。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不管他平日里多么的独断专行,嚣张跋扈。 但在皇上面前,却懂得如何收敛锋芒。 他心里很清楚,皇上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封赏许长安的,群臣反对也没用。 所以,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魏公公,你的意思呢?” 终于,熹宗瞟向魏忠贤问了一句。 一众大臣的眼光齐刷刷瞟了过来。 毕竟,这可是最得皇上宠信的九千岁,其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皇上,小臣以为,不管是谁,只要对大明有功,当赏则赏。” 从内心里来说,魏忠贤绝对不愿看到锦衣卫有人崛起。 但,朝中也并非所有事都是他能左右的。 与其惹得皇上不高兴,还不如顺水推舟,假装表现的很大度。 果然,此话一出,熹宗不由一脸欣慰:“魏公公果然明事理。其实朕已经思量过了,许爱卿为朝廷立此大功,当封勋爵……” 此话一出,一众大臣不由大惊失色。 特别是之前几个持反对意见的更是来劲。 “皇上,万万不可!” “皇上三思,大明有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也不怪他们如此激动。 爵位与官位不属于一个体系,乃是一种代表着身份与地位的封号。 有的人一生下来便拥有爵位,比如那些皇族的小王爷、小郡主之类。 爵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室宗亲,只要不犯事,几乎人人都有爵位。 另一种为皇室外戚与功臣封爵。 皇室外戚相对容易获得爵位,但是朝中大臣想要封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除非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或是对朝廷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大臣之所以极力反对,一是出于嫉妒,二来,一个锦衣卫千户的权势已经够大了,再加上爵位,岂不是要横着走? 所以,这次连魏忠贤也急了,不顾一切劝阻道:“皇上,封爵乃是大事,还请皇上三思。” 他一开口,在场的不少大臣也齐声劝谏:“还请皇上三思!” 熹宗冷冷道:“自朕登基以来,女真人几乎没有一天消停过,不断地侵扰我大明边境。 你们呢? 一个个只知伸手要钱、要粮、哭穷。 魏公公,朕问你,平日里你总说天下大小事皆瞒不过东厂的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