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玉娘送我情 (第2/2页)
在玉娘子温软的唇上亲了一下,回道:“不会有这一天。” “可是……我担心菁儿接受不了。” “应该不会,菁儿虽然刁蛮,但也并非不明事理。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天意,谁都挡不住。” “是啊,天意……”玉娘子喃喃自语了一声。 “咦?玉娘,你中的毒好像还没有彻底清理。” 玉娘子脸色一惊:“不会吧?” “走,到房间里去,我再好好替你检查一下身体。” 过了一会。 房间里突然传来玉娘子一声惊呼:“啊,不是说检查身体么?” “对啊,正在检查……” “你个坏家伙……” 俗话说的好,趁热要打铁。 箭在弦上,岂能不发? 有诗云: 梅花一弄戏风高 薄袄轻罗自在飘 半点含羞遮绿叶 三分暗喜映红袍 梅花二弄迎春曲 瑞雪溶成冰玉肌 错把落英当有意 红尘一梦笑谁痴 梅花三弄唤群仙 雾绕云蒸百鸟喧 蝶舞蜂飞腾异彩 丹心谱写九重天 空凭遐想笑摘芯 …… 又有诗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玉娘送我情。 也不知过了多久,动静终于平息下来。 屋子里弥漫着一种醉人的,水蜜桃一样的芬芳。 玉娘一副慵懒而疲累的神态,脸颊上仿佛绽放着朵朵桃花。 眼神却无比的晶亮,水汪汪犹如蓄满了一池潋艳的春水,一副幽怨的样子看着许长安。 “玉娘……” 许长安伸出手,柔柔地摩挲着玉娘子的秀发。 这时,玉娘子却鼻子一酸,忍不住落泪。 “怎么了?” 许长安擦去她眼角的泪。 “你说呢?我本以为你是个正人君人,谁知你……你竟然……” 许长安笑道:“我从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这世上的君子,大多都是伪君子。 之前我也对你讲过,我是一个随性之人。” “可你也不能……” 说到这里,玉娘子咬了咬嘴唇,忍不住伸手掐了一下许长安的腰。 许长安微笑着将她搂到怀中:“我是怕菁儿一回家,你又改变主意,所以……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一提到菁儿,玉娘子不由一脸担忧:“我担心菁儿接受不了,她……她一直都在打听她爹爹的下落。” “她的爹爹……是不是燕大侠?” 许长安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玉娘子摇了摇头:“那是外面的人胡乱猜的。当年,我与燕大侠的确有过一段交往。 后来我发现,他的确称得上一代大侠,但绝不会是个好丈夫……” 听她这么一说,许长安倒也能够理解。 以燕南天的个性来说,假如妻儿遇险,他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会去搭救。 但是,如果妻儿与朋友同时遇险,他绝对会优先去救朋友。 对他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义”字更重要。 所以,他这样的人不适合成家,活该一辈子当单身狗。 这一点,玉娘子倒也看得透。 二人闲聊了一会,玉娘子终究还是没有提及张菁的父亲,也不知是怕许长安不高兴,还是不愿再提起。 许长安也懒的再问。 管他是谁,与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从现在开始,他才是玉娘子身边唯一的男人。 又聊了一会,许长安突然道:“玉娘,我中毒了。” “嗯?”玉娘子愣了愣。 “中了你的毒,只有你能解……” 玉娘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另一边,段天涯想尽千方百计想要找到柳生飘絮,结果却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他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出城,准备暗中保护钦差大臣,以防有失。 钦差大臣名叫关宝安,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京官。 按理说,钦差大臣怎么也轮不到他。 之所以派他前来,是因为朝中大臣的关系网大多盘根交错,或多或少与朱无视或曹正淳有点关系。 而关宝安刚调任京官不久,以前在偏远的岭南任职,为人正直,两袖清风,不喜欢结党营私。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赶上这趟差事。 当然,这趟差事看似风光无限,但关宝安也心知这趟差事水很深。 不仅涉及到势力庞大的漕帮以及地方官府,更涉及到护龙山庄与东厂的明争暗斗。 这一切,他是心知肚明的。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下定决心要查明真相,以不负皇上重托。 傍晚时分。 关宝安吩咐一众护送人员安营扎寨,该放马的放马,该埋锅的埋锅。 一个佩着腰刀的男子走到关宝安身边道:“大人,算行程,还有两日差不多就到了。” “嗯!”关宝安点了点头:“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 “明白!” 当夜。 山间弥漫着澹澹雾气。 营地中,十几个护卫来来回回巡逻。 “休休休……” 突然间,一阵密集的破空声传来,几个护卫避之不及,惨叫着倒在地上。 “不好,有刺客!” “所有人警戒!” 随着一阵大吼声,营地中正在熟睡的人被惊醒。 而这时候,十几道黑影却从不同方向冲进营地,其中有几个直接奔向中间那座插着钦差大旗的营帐奔去。 显然,是冲着关宝安来的。 “是倭寇!” “这帮狗x的……” 一众护卫的反应倒也快,哪怕刚刚睡醒,也迅速地调整过来,精神抖擞冲出去与对方展开殊死搏斗。 “保护钦差大人!” 那几个忍者打扮的东瀛人刚冲到大帐前,帘子突然撩开,一波密集的弩箭射了过来,当场便射死了三个。 另外两个一个侥幸躲过,另外一个中了几箭,但未中要害,跄跄踉踉想要逃离。 “杀!” 四周又冲出十几个护卫,挥舞着刀围了上去。 战斗很快便接近尾声,对方伤亡惨重,只有两三个人还活着,正在试图突围。 但没想到,这只是第一波攻击。 很快,又有一批东瀛人趁乱冲了进来。 这一次,这帮家伙学聪明了,他们先是点火惊马,以引起sao乱,随之冲进营帐继续纵火。 他们已经猜到关宝安并不在大帐内,那只是一个陷阱。 故而,他们的目的是要逼出关宝安,这样才有下手击杀的机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