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 昆阳之战 3-4 (第3/3页)
城头不断传来紧急呼救的请求,将领们来回奔波,火速增援,一次次击退即将攻上城头的新朝军队。 看着城下如潮的新军,王凤的勇气与决心渐渐消失,城破只怕就在眼前。他急急找到王常,提出投降的想法。 王常大吃一惊,默默看着王凤,半晌无语。王凤是义军的首领,是昆阳城的主将,现在却想投降新军,这位个子不高眼睛不大还常常猥琐说笑的男人,也曾是王常心中的英雄,现在王常心中却只有默默的鄙视。 旁边不断有军民跑过,厮杀喊叫声一直没有间断。 王凤见王常没有说话,指了指城下的新军,急道:“你看这阵势,如何守?” “现在战斗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轻言放弃?” “我看,昆阳必破,与其等到城破一起被杀,我们还不如及早保全大家。” 王常坚决反对,“昆阳虽小,但易守难攻,贼兵不会得逞的,再说,刘将军刚去求援,我们就这么放弃了,他带来救兵让我们如何面对。” 王凤不以为然,“你还真相信他?现在跟着他出城的都比咱们安全。你以为他真能带来救兵?就算他带来救兵,能起什么作用?你看看,有多少新军!” 王凤又指着义军士兵正在推下的滚木道:“这样作战,城中能有多少物资?能坚持多久?“ 王凤的话让王常心生一念,王常正欲回话,忽听马武远远喊道:“你们俩在那婆婆mama啥,快去东城头那边,再不去就攻上来了!”就见马武一刀劈落一个刚刚露头的新军士兵,众人一阵惊呼。 王凤看了一眼王常,王常蹙眉不语,王凤对马武喊道:“顶得住吗?” “废话,就是王莽老贼来,老子也让他有来无回!”马武一边喊话,一边提刀就走。 王常对王凤道:“你先去东城头吧,我有办法守住昆阳。” 王常挑选了四百名精兵,组成四支应急小组,分在各个城头,专门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又令人减少滚木礌石和箭矢,不到危急时候,不得轻易使用,这个改变一下就腾出了很多军民,这些军民投入到城头的防守中,使城头的防守一下显得从容而强大。 经过几天激战,昆阳城从最初的惊惶失措变得紧张有度从容不迫,王凤也不再提投降的事。 新军强攻几天,始终没有进展。严尤向王邑建议:“兵法上讲,‘围城必阙一角,宜使守兵出走’,我们死死围城,不如网开一面,让城中人逃出,既可动摇敌方军心,又使我们能冲杀进去,城自可破。” “真是纸上谈兵。当年我为虎牙将军时,率十几万兵马为陛下围攻翟义,没有生擒翟义,被陛下责骂。如今统兵百万,围攻小小昆阳,还要网开一面任贼兵逃走,岂不让天下人笑话。”王邑心中只有胜利的欲望。 昆阳坚守不下,新军的进攻日益增强,开始从城墙四周搭建楼车。楼车一点点升高,城中的担忧也一点点增加。 楼车上的士兵看见城内军民有的人在挖土垒墙,有的在搬运箭支,有的在运送物资。士兵们从楼车上射箭入城,城中军民大惊失色,慌忙躲闪。楼车上的士兵见城里人惊慌失措的样子,放声大笑。城中军民仰望楼车,犹如在云中一般。弓箭手往楼车射箭,箭射到楼车上,有的扎入了楼车厚厚的木板上,有的射向空中后又掉了下去。城里人看着楼车上士兵们得意大笑却毫无办法,而楼车上的士兵弓箭一张,城中人便惊惶躲闪。 很快,城中军民找到了应对楼车进攻的办法。来往的人背负一张木板,或是几人共用一张,以抵挡楼车上射下的箭。木板有长有短,有宽有窄,彼此来往缓慢,就像一只只移动的木壳乌龟。城中军民借助木板的遮挡开展各种活动,楼车上的箭不断射过去,扎在木板上,这些乌龟又变成了刺猬。楼车上的士兵哈哈大笑,城中人员却坦然地走到一边,将木板上的箭取下来,集成束,给守城的弓箭手送去。然后背起木板,继续活动。 虽然有了应对的楼车的办法,但新军的进攻始终是压在昆阳军民心中沉重的恶梦,没有人知道进攻什么时候会结束,也没有人知道援军什么时候会到来。 王凤见敌人攻势日甚一日,天上地下日夜不停,而刘秀的援兵迟迟没有到来,如此下去,城池迟早会破。王凤不顾王常马武反对,向新朝军队射去降书,希望能保全性命。 王邑得到书简,哈哈大笑。举起书简向严尤及一众军事幕僚扬了扬,笑道:“看见了吧,我们新朝军队的威力已经让贼兵们害怕了,他们求降了。” 众人忙道:“太好了,将军接受他们的投降吧。” “好个屁!”王邑将手中书简猛地一摔,大手一挥,“我们怎能接受他们的投降?我要屠城!我要踩着他们的尸体前进,要让全天下的贼民都知道反对朝廷的下场。现在我们以百万之众围攻小小的昆阳,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岂不是便宜了他们,接受投降就是中了他们的jianian计。” 众人愕然。王邑令人通告昆阳城中的人,不许投降!只能受死! 王凤等人得知新朝军队不允许投降,又羞又怒,对于这些历经生死的义军将士,被拒绝投降比被杀死更令人耻辱。昆阳的将士对王邑、王寻恨得咬牙切齿。所有人同仇敌忾,决心死战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