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大结局 (第2/3页)
定。 朝鲜一直是依附于大明王朝的属国,这些年大明朝廷对于这个之前很衷心的小弟,还是非常不错的。 什么基建设施,都帮着弄。 也是由于大明的帮助,朝鲜的铁路建设,仅次于大明王朝。 朝鲜人决定投降,但是提出了两个严苛的条件,平安本可以当场拒绝,但是想着两国毕竟是近邻,而且过去这些年,朝鲜确实一直忠诚于大明王朝。 那就让朝廷来做决断吧。 ...... 数日之后。 北平,奉天殿。 当太子朱文奎看完平安送来的奏疏,看到前面部分,他其实是很高兴的,这朝鲜国王终于打算投降了。 算算日子,再过十天半月,父皇就要回京了。 要是能在父皇回京之前,彻底解决完朝鲜问题,这也算是他这个儿子,大明的皇太子,送给老爹的一份礼物。 但是看到后面朝鲜人提出的要求,朱文奎顿时大怒。 “小小朝鲜,还敢讨价还价?” 朱文奎是非常的生气,当场就将奏折扔在了大殿上,整个大殿的文武百官,吓得一惊。 能让皇子如此生气,这还是头一遭。 “传本宫旨意!” 朱文奎道:“告诉朝鲜人,投降可以,其他条件一概面谈,如果需要有条件投降,就让他们战场上见。” 说完,朱文奎头也没回,扭头就出了奉天殿。 大殿上的大臣们惊慌之后,捡起地上的奏表,看了看才知道太子生气的原因。 投降条件有两条: 一,保留朝鲜国王的封号; 二,朝鲜王的封地必须在朝鲜; 真是岂有此理,那你们还投降个什么劲儿呢?都已经投降了,还要在朝鲜保留一个封地,还得封你一个朝鲜王。 去一边儿去吧。 难怪太子殿下会生气,他可是未来的大明皇帝。 ...... 十日后。 汉城,朝鲜皇宫。 明朝使臣带着朱文奎的旨意,终于走进了汉城皇宫,此人新邹名连成,邹连成现在官拜御史郎。 “殿下!” 邹连成礼貌的向李思高行了一礼,而且是第一次管他为殿下,以前的使臣,见到李思高的时候,都会尊称朝鲜国王一声陛下。 但是这一次,邹连成可没有再把李思高当成国王。 “下官是奉大明皇太子的命令,来见殿下!” “此前殿下提出的两条投降条件......”说着,他冷哼一声,然后才说道:“太子殿下均不应允!” “啥” 霎时间整个大殿就炸了锅。 对于这些朝鲜大臣来说,他们能够选择投降,已经是做出了让步。 而且他们提出的两个条件,并不过分,但是明朝太子却一个都没有答应,这是根本没有把朝鲜放在眼里。 不过事实上,明廷现在确实没把他们当一回事了,这汉城外面可驻扎着二十余万大明军队。 别说朝鲜人投降,就算朝鲜人不投降,明军也有足够的实力,强行攻破汉城,现在围而不攻,并非是明军惧怕朝鲜军,而是他们想用更加省事的办法解决朝鲜问题。 围着呗,围到汉城没吃没喝,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开城投降。 李思高表面上非常澹定,但是心里却已经开始咆孝。 但是,他忍住了。 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局势。 李思高一直没有说话,倒是大司宪崔元喜率先开口道:“邹大人,大明是不是有些欺人太甚,难不成我朝鲜人真的惧死乎?” “非也!”邹连成澹澹的道:“崔大人,现在整个朝鲜已经尽归我大明,殿下与诸位困守汉城这座孤城?” “这汉城城内,还有数十万百姓。” “我大明元帅平安,也是不忍再填杀戮,也是念在朝鲜国曾经也是我大明属国的份上,才没有强行攻城。” “诸位!”邹连成继续说道:“既然殿下有了要投降的打算,下官觉得就没有必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说着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下官离开北平时,太子殿下有过交代,如果殿下真的愿意归降,太子殿下担保一定会善待朝鲜王室。” “不可能!” 一个年前的武将站了出来,他怒喝道:“如果明廷不答应我们提出的两个条件,我们朝鲜人宁愿玉石俱焚。” “呵呵!”周连成冷笑一声,道:“既如此,那下官这就告辞,请诸位早做准备,咱们战场上见。” 说完,头也不回,径直朝殿外走去。 邹连成的离开,让整个大殿上陷入死一般寂静。 面对大明使臣的嚣张气焰,居然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拦,他们就这么任由邹连成离开朝鲜皇宫,离开汉城。 ...... 翌日清晨。 汉城还是派出了使臣来见平安,经过朝鲜君臣商议,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无条件投降。 因为李思高很清楚。 就是与明军死战,最终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非是徒增数十万朝鲜人的性命。 让他用数十万朝鲜人的性命,去换一个虚头巴脑的名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