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三寸不烂之舌 (第1/2页)
从何道长处出来,周叙想,看看,能否利用姜时的身份做点事,为他俩争取一点利益。 于是和姜时说道:“丫头,他们在咱们的都城外大战,咱们也该去过问一下了。并且打听一下,看看能否利用他们之间矛盾,为我们自己争取一点利益。“ “好,你觉得行,就去吧!” 周叙带着姜时首先拜访兰雅国的这次约战主持人,歧亭君,许不为。 虽然周叙与姜时都不过是一个摆设了。但身份还在,表面尊重的礼仪,大家却还是很遵守的。不敢有失礼的行为。 因为如果他们不尊重天子。那么,下面的封建领主也可以不尊重他们。 维护天子的尊严,也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尊严。尽管镛国已经落魄到底了。 许不为听到营门守卫来报,亲自出营来迎接。 一套客气的礼节性寒暄之后,周叙直接进入正题。 “歧亭君,我与王上此时前来,就是想与歧亭君了解一下,兰雅国对离国要求入凤栖城册封之事的看法。” “天子,周公,离国国王只是被驱逐,而不是弃国,绝不能另封离王。 何况,此刻盘踞于离国境内的,不过是一众暴民,匪帮。暴民首领受册封,将置现在的离王于何地,将置天下正义与公理于何地? 我兰雅国为天下公理,要肩负起大国的责任,要帮助天子阻止这样的事发生。……” 许不为一番评论,让周叙明白了,也大致猜到了事件的来历。 兰雅的阻拦,更多的是表示他们兰雅国的一种态度而已,做为诸侯最强者,不容别人挑战的态度。 他们也不在乎册封这个事。 现在的诸侯国没人把镛王的册封当一回事了。 不过都是一个借口罢了。 没册封,诸侯国的统治一样稳固,而且还不用理会镛国王室了,更自由。 否则受镛王的册封,一些表面的礼节还是得遵守的。 可如今离国掌握在一帮起义者手中。 难怪现在的离人国主需要册封。 原离王的王位继承自他的父亲,他父亲继承自家自祖上,镛国最早的封侯。 现在的造反得国的离国国主得到镛国的册封,就等于否定了原离王一系的法统传承。 九王之乱后,诸侯中的有些强国,不甘心有一个王在他们的头上,自立为王,要和镛国平等。 都是王。一个国家的王就不需要另一国的王来册封了。 离国自称王后,就一直没有上凤栖城来受册封过。 在200多年前,只有镛王才是王,其他的诸侯国都是侯爵与伯爵。大国为侯,小国为伯。 侯与伯手下的封臣为卿与君。 王的封臣为公和卿。 但镛幽王之后,镛国国力衰弱。维持不了诸侯关系的平衡。下面的侯国们不再听镛国的招呼。 九王之乱后,秩序全失。首先是叶国与兰雅国在浔城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 开启了僭越称王的大幕,直接把镛王的权威置于一边。 但后来诗巫国却走了另外一条路。 诗巫国上京,到凤栖城去受镛王封为王,开启了王封王的时代。 又让镛国的册封起死回生了。 于是形成如今,有的王要求册封,有的直接僭越称王的局势。 还有一些小国不敢和大国们平起平坐。继续保持他们的侯爵和伯爵。 册封不册封都是王出于一系,离王统治离国的法统不会受到质疑。 离王自然不在乎册封,自己是王了,不必再让一个王来封。 如今离国人暴动,把原王室成员驱赶出国,自封为国主,这才上京求封。 浔城相王后,首先是革氏代俞,开启了卿大夫篡位的先河。 这次是庶民驱逐国王,这是要开启平民庶族上位的先河了吗? 以前,不管是政变还篡位上台的,都还是贵族。离国却是平民庶族上位了。 这就让兰雅国国王很反感。 要是以后,各诸侯国的黔首们都学离人,实力强大了,就把国王驱逐甚至杀死,自立。来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这些诸侯国的王位可就不稳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人家离人不但学了兰雅国的自立为王,还要求册封。 当然离人的目的也许是控制凤栖城,兰雅国更是不得不重视。 反正浔阴相王之后,镛国也不矫情了。 只要进入凤栖城,上贡,镛王就都给你册封,别说封王了,就算你让镛王给你封帝,镛国也一定给你盖章,签字。 大概明白了,周叙笑道:“歧亭君,陛下也想主持公道正义,可是陛下没钱啊!” 许不为道:“陛下只需要发布一个公告呵斥离国呼兰藻为乱臣贼子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花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