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该听哪个祖宗的祖训 (第1/2页)
姜时的大哥姜辅自然也是来参加亲政礼的。 毕竟是姜时的嫡亲大哥,亲政礼后也还没立马离开。 听到姜时要把王宫作为博物馆,收门票,开放给百姓任意参观。 他觉得这太丢王族的面子了。 姜辅立马前来阻拦: “小妹,我不同意。你这样做,会让姜氏王族蒙羞。置祖训,置王室颜面于何地?” 周叙可不管啥未来的大舅哥不大舅哥的,说不定,没多久就不是了呢!要是姜时愿意废周公,收周公封地的话。 周叙不介意和姜时解除婚约的。 而且,当姜时要纳后宫的时候,说不定周叙也要让姜时解除婚约呢。 “大哥这话好没道理,什么叫让王族蒙羞。王宫在兰雅人手上时,没听说姜氏王族出来说镛王宫是属于姜氏王族,属于王室的啊? 那时,王室的颜面呢?” “我是姜时的大哥!……” 周叙道:“镛国王室只有姜时一个人了。我没听说过还有其他王室成员啊! 镛国王位有立男立嫡立长立贤的祖训。要是还有其他王室成员,要是尊祖训,王位怎么落到姜时一个宫女生的小女孩子手上呢? 我听何道长说,现在的王宫是镛景王扩建的。 镛景王之前的历代镛王都是住在自家的小院里,宫城只是办公的地方。没有宫女,不用太监。 镛王和其他封臣一样的,就几个家仆照顾起居。只是防卫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而已。 镛景王仿前朝,恢复了宫女太监制度,把宫城和王宫融为一体。 这祖制,该听文王的还是景王的呢?” 姜辅还想靠大舅哥的身份说几句。长兄为父,他的女儿和姜时同岁呢! 他有这资格。 姜铭却走了过来说道:“镛王嫡长子,选择脱离王室。王族推一个女孩来接王位。 镛国王族还有面子吗? 既然不敢承担责任,就安心做你的富家翁去。 如今镛国王室就姜时一个人了,既然属于镛国的债务由她承担,那遗产自然也就由她自己处置,旁人无权干涉。” 王族都不愿接任王位,因为镛王现在连傀儡都不是了。 没啥好处。 而离开王室却是有好处的。 比如姜铭。 王室成员,家有丰富藏书,家学渊源。王族肯定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认真学习的,自然能成这个时代的精英。 掌握有书籍的王族脱离了镛王室,反而都能得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脱离镛王室,对周叙舅父姜铭就是去了出仕诸侯国的枷锁。 要不然他是镛王室成员,就不能出仕其他诸侯国。 这个时代,垄断书籍,就是垄断知识。家中有藏书,就是一笔财富。 这一个时期,虽然有了纸张,但纸的质量还是很粗糙,书写起来效果很不好,也不利于保存。 而且这个世界这个时期的纸杂质较多,很容易变质,时间长了容易损坏。其寿命远不如竹简。 相反,竹简用了很多年了,制简技术和工艺相当成熟。竹简平整有很多微孔,书写便利。 竹简用于保存比较正式的文书,如官方公文档案,而纸张则处于从属地位。 至于绢这种材料太过昂贵,不会是主要的书写载体。 技术的落后,让书籍很珍贵,让知识只能在世家大族中流传。 周叙感觉这社会纸张的发展程度和自己前世知道的历史,三国时期差不多,是竹简、纸张并存且此消彼长的年代。 但铁器又比三国时期落后,这个世界出现了铁器,但铸铁技术却还很不成熟。 大量使用的还是青铜器。 而造船业却又是很发达,有宋朝时期,海上贸易发达的形式。 而若夏大陆却又一直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国度,一直是分封制。 周叙真不好把镛朝和华夏哪一个历史时期作对比。 姜时的二哥,姜茂拉过姜时,小声地说道:“王宫里,阴深,里面不知道存有多少冤魂。 你把王宫开放做博物馆,让百姓进去参观,这个想法妙。 打开来,让阳光照进去一点也好。多放百姓进去把阴气赶跑。 王宫里不是太监就是宫女,加上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几百年下来,阴气太盛。 不是大气运之人,阳气充盈之人,镇不住。千万不要进去住。 我研究了,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是王室人丁不旺,短命的国王特别多。 也多的是幼年天子。就算没有兰雅国的大阴谋也差不了多少。 这是王宫存世时间长,里面发生各种阴暗的事太多,聚集阴气太盛的原因。” 听姜茂这么一说,周叙很是疑惑,这啥迷信道理。 这个未来的二舅哥,研究的是什么学问!属于什么宗教派别啊! 回头问一下何道长,这种理论是什么学派的。 周叙感觉何道长的紫阳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