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坚守城墙 (第2/2页)
现在跟着毕仲游的,可不是当初被毕仲游派去封锁程驻的亲信,相反有不少都是当初御营军中的老人。 毕竟御营军的组建,是公 侯世家们为了保护自家子侄安全,想尽办法从上四军中调出的精锐。 这些人都不知上过多少战场,面对这种没有远程攻击的近战,自然生存率相对较高。 所以在看到这边情况之后,便有人来找曾朝生说道: 曾朝生听到此人话中有话样的,便问道: 来人说道:「我刚刚看了一下,现在毕仲游身边大多都不是他的亲信,他们对毕仲游未见得就有那么忠心。 而且相信在今日之前,毕仲游从未和他们说过自己的打算。 那今日毕仲游所说,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会真的相信,身后是有赵宗全支援的呢!」 曾朝生听了这话,顿时明白,看来程驻是和他说过实情的,于是便回道: 来人有些犹豫的说道: 见此人说话有些吞吞吐吐,曾朝生说道: 来人说道: 这确实是在真心出主意,但也是一种试探,若是官家还活着,这都已经到生死存亡之际了,总该出来见人了吧。 …. 曾朝生此时有些沉默,要知道前面毕仲游那可是有弓箭的,谁知道他有没有带过来。 如今毕仲游在城头居高临下,无论让谁来都是有危险的,到时万一出了事,自己肯定是得倒霉的。 但想到如今情形,曾朝生也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说道: 然后在简单交代了一下之后,便快步向曹皇后那赶去,秉明情况。 曹皇后在听完毫不犹豫的说道: 事实倒也确实如此,但曹皇后不想让赵祯出来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不放心,担心赵祯还是想让赵宗全继位。 万一让赵祯出来,真要是当着众人的面说了这句,那就真的连大义名分都没有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在如今人手紧缺的情况下,福宁殿外的禁卫军也没有被调动。 为了加重这一次的可信度,曹皇后不打算空手过去,而是直接去拿了赵祯的玉玺,要亲自拟一份诏书。 反正赵祯玺印的存放位置,曹皇后也都知道,原先不这么做,只是想维持规矩。 但现在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曹皇后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的黑了。 将诏书拟好之后,曹皇后在曾朝生的陪同下,来到东华门。 当然,为了保护曹皇后的安全,防止上面有弓箭射下。 所有便命人拆了两扇门,直接让人举在头顶,挡住弓箭的来路。 曹皇后到来之后,便直接说道:「诸位将士们,你们都是大宋的好儿郎,以前都是为平叛剿贼的功臣。 我知道你们并非是有心附逆,只是被女干人裹挟,迫不得已而已。 刚刚我将此事告知官家,你们可知官家有多么心痛嘛! 官家是真的不忍看到你们为女干人所害,所以还是决定再宽恕你们一次。」 话听到这里,毕仲游在上面立马意识到了不对。 因为很明显的,在听 了曹皇后的话后,身边众人的那股刚厮杀完的肃杀之气,正在慢慢平息。 于是毕仲游赶紧打断道:「明明是你害了官家,竟想要在这里颠倒黑白,若是官家真的没有被你所害,那你让官家亲自过来啊。 而且死到临头恐怕不是我们,等大皇子的平叛大军一到,就是你们这些篡逆之贼的死期。」 曹皇后冷哼一声:「官家重病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本来这两日已经有所好转。 可今日听到你叛乱的事情,结果病情突然又加重了,哪里能到这里吹风。 而且哪里来的平叛大军,我既然知道你的真实面目,你以为赵宗全的小动作就能瞒得过我。 实话告诉你,现在李皓、宋朝中、顾廷烨,他们早已经去了西郊大营,你就别痴心妄想有人能来救你了。」 听见这话,毕仲游真有些慌了,因为他是真的知道,兵符就在李皓手里的。 所以一时之间真不知道曹皇后这是编的,还是真的,尤其是宋朝中的名字一出来就很有针对性。 当然曹皇后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编的瞎话竟然都对了。 此时李皓、宋朝中、顾廷烨确实都到了西郊大营,但相对的,赵宗全的那些人也都已经出发了,所以曹皇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趁着毕仲游慌神的功夫。曹皇后立马拿出了那份自己写的诏书,说道:「这是官家亲笔所写的赦免诏书,上面清楚写明除毕仲游这等首犯之外,其余人等只要立即弃暗投明,便不予追究。 我相信你们之中,肯定有不少人是见过官家的笔迹,我可以派人把诏书送上去,让你们亲自看看。」 这话一出,城墙之上的sao动就变得更大了,不管毕仲游再怎么高喊训斥,也没有办法压制下去。 一时间,毕仲游恶向胆边生,从身后拿出了一把弓箭。 瞄准了为了将诏书给城墙之上的人看到,而向外移了几步的曹皇后。 从知识学到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