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6章 养蜂三人组 (第1/1页)
雪化之后,一切很快恢复平静。 仿佛只为促成青贮养羊事情的推广,冻雨来了,大雪来了,然后一起走了,再也没有痕迹。 除了丰富的雪融水。 今后一年之内,黄原上都不会缺水了。 麦苗果然像孙少安预料的那样,在丰富的雪融水的支持下,强大的根系快速的再次萌发,并迅速成长,看起来比以前还茁壮。 灾后重建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深刻的教训刚过去,不但原西县,整个黄原都动了起来,包括平原。 趁着春耕、补种结束,种草、种树、建青贮窖,各地一片忙碌。 少平看着次第解锁亮起的黄原域图,赶忙提醒田福堂抓紧时间北上进羊,还要多进母羊。 可以预见,羊价要涨了,而且,未来的一两年之内,都会如此。 双水村可以趁机卖一些羊羔了。神农书里出现了新内容,少平打算在双水村实验品种羊培育了。 灾后总结,青贮养羊的事被正式提出,“石圪节经验”上了黄原报,又被省里关注。 这个原西县的穷公社,一夜之间成了名,田福堂则顺理成章的成了名人,在“石圪节经验”的介绍文章里,被多次提及,成了黄原新农业的代表人物。 “石圪节经验”被分析,多元农业被正式提上议事研究日程。 这些事,跟少平有关而无关。有关的是,随着青贮的事被推广,他的空间恐怕要完成初步解锁发育了。 这时他最大的收获,也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无关的是,这并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只需要等着就好了。 四月到了,气温陡升,黄原上青草发芽,桃花盛开,河水流淌。 经历过工作组事件之后,少平突然间沉静了不少,自反而缩,甚少长篇大论,也不太参与村里的事了。 就连黑市分销生意,他都在石圪节设库,交给了金富和金强兄弟俩,除了补货、收账,再也不管其它。 除了读书、学习,无事一身轻的少平,开始忙活蜜蜂的事情了。 他把神农书上关于养蜂的部分抄录下来,结合田润叶找来的相关书籍,请吴老师帮忙,编了一份养蜂指南。 他这次趁着田福堂高兴,办成了好几件事。 村里再次增加了四头奶牛,牛倌田万江专门饲养的奶牛总数达到了八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分到一碗。 这样,即使以后分了田,田万江还会有一个营生,就能继续过下去。 再有,田福堂准备养蜂了。 受少平忽悠,他打算在这方面重点投入,三月底,田福军亲自送来了种蜂,意大利蜂、东北黑蜂各四箱, 羊倌田万友正按着说明书的要求,在吴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养,积累经验。 村里建立专门饲养队后,羊就独立出来,由田万友牵头负责。 等饲养队里的人熟悉后,手下有了兵,田万有就退下来负责管理,同时亲自养护那群种养。 同时,他还学着他哥,养起了奶羊。 每天放羊的时候,正好放蜂,两不耽误。 专业的养蜂人都是逐花而走,居无定所,但在双水村不用,他们这是副业。 后河湾,还未化尽的雪、湿润的土地、到处可见的小水坑、冒出嫩芽的枯草丛,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起一片片的白雾,随微风飘游。 近处的视野里,稍一注目,甚至能看见扭曲的空气。 这天是星期天,少平带着吴mama,跟随吴老师一起来到后河湾蜂场,进行每天例行的观察、记录。 假公济私,让吴老师参与进养蜂小组,这是自他有养蜂的想法之时,就规划进来的事。 让田万有养蜂,少平存有让他养老的意思;让吴老师养蜂,却是让她走进大自然,不至于总有事憋在心里,憋出毛病来。 蜜蜂这小精灵很可爱,你对它付出一分,它便回报一分,从不骗人。 何况还能常吃蜂蜜,多挣一份工分,都是好事情哩。 吴mama也可以相跟着,经常出来转一转,见一见自然风光,闻一闻百花香气,跟小精灵们打一下交道,大自然往往能在不经意间能治愈很多的疾病。 当然,吴老师参与进养蜂小组,是有其不可替代优势的。 负责人田万有不认字。 而吴老师却有学问,懂得多,学东西快,还会举一反三的研究,完全是一个合格的技术员。 把日常蜜蜂的活动、变化记录下来,积累成养蜂经验传承下去,没有吴老师,村里其他人还真办不成。 而且,田万有为人活道,天生的乐天派,民歌会的多,唱得也很棒。 吴老师喜欢唱歌,不但可以跟着学,还能放开了唱,有少平在中间,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 “少平,这批蜜蜂选的极好,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蜂王体大、胸宽、腹部丰满圆长,行动迅速,而且稳健。我刚才用手碰了碰蜂王,一点儿不慌乱,不乱爬,性情温顺得很。” 吴老师戴着面网,检查完全部蜂房,手拿记录本,向少平冉冉走来。 “福军叔下了功夫的,特意找了适合咱们这里的蜂种,总算没有白拿俄的规划图。”少平看着林地里单箱四排共二十箱蜂,心里很是自豪。 蜜源充足,蜜蜂已经分群了。 这就是又一个起点了! 吴老师白了他一眼,揭少平的短儿:“你就在背后编排人家吧,我听说他第一次回来的那天,有人逃得挺快的。” 少平不认,说道:“俄那是逃吗?俄那是着急去打猪草。”吴老师顺着说道:“是,打猪草,我听兰香说,到天黑也才半篮子来着,都不够你自己吃一顿的。” “吴老师,说人不揭短。” “这叫摆事实,讲道理。” “后来,俄还不是去县里找他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俄不怕他。” “是,吃光人家豆腐,吃光人家土豆,你那是报复么?” …… “谁让徐大爷给俄打赌来着,俄已经很收着了。” “那逗哄人家闺女是咋回事儿,还被告诫‘离我闺女远点’,能不能讲一讲。” …… 吴mama和田万友也戴着面网,乐呵呵的看着两人逗嘴,年轻人自己不觉得,他们是过来人了,太熟悉这些场景了。 少平不明白,田福军和自己私下的谈话,怎会跑到吴老师的耳朵里。 他说不过牙尖嘴利的女知青,找外援入场,“干妈,管管你闺女,太厉害找不到婆家。” 随即找师父转换话题:“五叔,这片蜂场选的太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