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谭氏夫妻亮嗓(求月票) (第1/2页)
,国风守艺人从木偶戏开始 听到这些叫好声,林牧也是不得不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京胡,一脸惊讶的走到了门口,打开了大门。 看着自己门口被围住了,林牧也是吓了一大跳。 谭笑曾分开众人,走了出来。 看到谭笑曾,林牧松了口气,赶紧问道,“谭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啊?” 谭笑曾哈哈大笑,说道,“小牧,你不用担心,这些都是咱们胡同里的住户,刚才听到你家里有人唱戏,大家都在此聆听,刚才的老生是你唱的吧,味道真的太绝了!” 谭笑曾忍不住冲着林牧竖了竖大拇指。 尤其是最后的这段“劝千岁”,虽然没有马派的那种熟悉的韵味,但是用杨派唱这一段,更是有一番滋味在里面! 外面的众人看着林牧,都是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刚才唱的这么好的老生演员,竟然是这么个小伙子。 有人不禁好奇的探头向林牧的院子里看去,但是影壁墙将林牧的院子挡的是严严实实的,啥也看不见! 闫桂英则是好奇的问道,“小牧,唱梅派青衣的那位是谁啊,请出来让我看看,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呢?” 林牧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闫阿姨,刚才的青衣是我唱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闫桂英都忍不住掩住了自己的嘴,瞪大了双眼,看着林牧。 谭笑曾也是一愣,不敢相信的问道,“刚才的《汾河湾》也是你唱的?” 林牧一脸真诚的点了点头。 谭笑曾不由的瞪大了双眼,想到了一个更加荒诞的事情,眯着眼睛问道,“那刚才的花脸?” 林牧微微颔首,说道,“也是我唱的呀?” “嘶——” 一声声的吸凉气的声音,林牧都感觉到自己有点缺氧了! 众人看着林牧,仿佛在看着一个怪物似的。 如果面前站着的这人,有个四五十岁,能够跨行当,唱成这样,大家也能接受。 但是,这么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的能耐,着实的让人不敢相信啊! 谭笑曾看着面前这个带着笑容的年轻人,顿时感觉到一阵恍惚。 几个听戏的邻居们,也都是面面相觑,作为一群混迹文艺圈多年的人,对于国粹京剧,他们都是发自肺腑的喜欢,见过的京剧演员也是不知凡几,但是,像林牧这么年轻就能唱的这么好的,还真是没有见到过! 闫桂英的眼睛看到了林牧手中的京胡,顿时眼中一亮,问道, “小牧,刚才是你在自拉自唱吗?”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林牧手中的京胡。 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林牧的唱腔上,被闫桂英一提醒,大家才醒悟到,刚才这年轻人,竟然还是自拉自唱! 林牧笑着说道,“是啊,拉的不好,就是胆子大!” 林牧谦虚的话,让众人都是莞尔一笑。 闫桂英则是抿着嘴,笑着说道,“小滑头,你这京胡的本事,可是不在大多数胡琴名家之下了,谁教的你这一手啊?” 林牧想了一下,说道,“是戏曲学院的王老教我的,我已经拜王老为师了!” 这话倒是不假,但是,王文鹤只不过是他的国术师父,至于拉京胡的本事,王文鹤当年确实教过林牧,但是林牧的天赋,让王文鹤也是望而却步! “原来是王老啊,难怪呢,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 闫桂英恍然大悟,谭笑曾也是轻轻的颔首。 几个邻居也是都听说过王文鹤的大名,看向林牧的眼神也变得不同了起来! 用谭笑曾的话来说,林牧就是闫桂英的“偶像”,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闫桂英对于林牧,那是真的喜欢,尤其是在认识了林牧,知道林牧就住在隔壁之后,就变成了对于子侄那般的喜爱了! “小牧,你可真是不得了啊,学老生,有于老师教你,学青衣,有素素教你,学京胡,还有王老教你,你这可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呀!” 闫桂英一脸笑意的冲着林牧说道。 那些邻居们也都是被闫桂英的话给惊呆了! 这个小邻居,竟然背景如此深厚,两位当今京剧界最有名,最卖钱的生旦行当的魁首都是他的老师,而且京胡圣手王文鹤也是他的老师,这不就是当今京剧界的太子爷吗? 林牧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傻笑,看着大家羡慕的眼神,林牧也不好说什么。 闫桂英看了谭笑曾一眼,说道,“老谭,咱俩有日子没有一起唱了吧?” 谭笑曾微微颔首,确实,闫桂英之前身子不适,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早起吊嗓子了。 “正好今天有弦,咱们给各位街临来一段!” 谭家在这条胡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这些邻居们也都是非常的惗熟。 听到闫桂英这话,这些位邻居们也都是兴奋的不行。 虽然过去也经常能够听到谭家传来两口子唱戏的声音,但是还真的没有亲眼见到过。 今天这算是抄上了! 林牧顿时也是兴致颇足,将大家都请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看着这有着几分恬静气息的院子,大家都对林牧又有了几分好感。 林牧从屋子里摆出来几张椅子,让众人坐下之后,他自己坐在一旁,将京胡放在自己的腿上,笑眯眯的看着站在院子中央的谭笑曾和闫桂英夫妻二人。 谭笑曾自从告别舞台以来,就很少在别人面前献唱了,今天竟然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丝紧张感。 闫桂英则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她平日里经常会到附近的公园里,跟一群老头老太太们一起唱戏,老年生活非常的美滋滋! 在谭笑曾的示意下,林牧手中的琴弓一抖,一段西皮流水的板式就拉了起来。 谭笑曾的面容一整,看着闫桂英,一段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