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强势当选! (第1/4页)
看见陈南草稿都没有拿,一旁的陶功书忍不住愣了一下,想要提醒,但是还是没有说出口。 这一份发言稿,他和李光明和袁传新三人帮忙润色的。 陈南刚才就看了一遍,难道……已经背下来了? 李光明见状,对着陶功书摆了摆手:算了,没事! 袁传新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小子! 也真的是够任性的了。 想到这里,几人忍不住摇了摇头。 下午的会议,人很多,偌大的会场,堪堪放得下将近千人的队伍。 毕竟,这是全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的全国会议现场。 来参会的,自然人数也不少,晋省这边有三十多人入选。 大家抬头望着陈南走向台上,顿时掌声响了起来。 无论如何,对于老乡还是要支持的! 虽然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对于陈南参选提名理事也是不解,但是…终归不是一件坏事儿。 这几年,晋省的中医水平,逐年下滑。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老一辈的老去,退出了这个舞台,而这些新人很难顺利接力,造成了一点青黄不接的苗头。 想当初,首届参会的时候,晋省理事足足有七名,这是何等的威望。 可惜,大多数人,比如陶训义、莫玉生、郑易复等人,他们年纪大了以后,一届未满,就主动退位了,现在理事人数并不多! 而陈南,着实太年轻了。 所以,大多数人的鼓掌,自然也不是很激烈,甚至……稀稀疏疏,和刚才那些上去的众人,形成了鲜明的截然不同的对比! 伴随着他的上台,台下众人热议不断,对于这个不知名号的年轻人,大多数人是充满了好奇。 而此时! 陈南信步超前,走向主席台上。 对着话筒,先是对着一旁的主席台上几人鞠了一躬,然后对着台下的众人,再次鞠躬之后,走到了发言位置。 裴寿童从头到尾,都没有看陈南一眼! 他根本不相信,陈南能得到认可! 这一次的投票,选择了网上投票,毕竟人数过多,统计也不好统计,索性选择了手机端口的直接投票。 裴寿童是裴兰生的堂兄弟,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本身也是杏林苑的高手,全国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的副会长,他的影响力,可不小! 欣科医药公司能有今天威望,自然离不开裴寿童的帮忙。 姜苏门则是杏林苑的理事,担任一些重要的职位。 两人都是中医师分会的副会长,都不希望陈南可以如此顺利的加入中医师协会,更不希望看到陈南当选理事。 陈南得罪杏林苑,甚至瑞开大门扬长而去,对于杏林苑造成的影响,并不小,甚至被有心人利用之后,也的确让杏林苑遭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到了杏林苑这个地步,有时候,名声和脸面,比起什么都要重要! 若不是陈南有那么多人护着,随随便便一个人,那绝对是很危险的! 干万不要小看这个组织的辐射力! 他们原本觉得,陈南根本无法获得提名机会的,可惜.......谁也没想到张柏林竟然突然站出来支持。 这就让他们内心多了很多疑惑! 不过,这也不要紧。 今天的正会,他们这些副会长会长什么的,是不会参加投票的。 陈南是很难有机会得到机会的。 这一次,票选没有人数限制,主要从这二十名理事中选举出十人。 票选人数最多者,依次排列,前十名顺利当选。 陆平仁对着陈南点了点头,笑了笑,张柏林也是颔首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其实,张柏林自然也知道,陈南这一次获得的机会很大! 为何这么说呢? 一切原因就在中午! 中午的时候,陈南顺利救治阿卡塔先生,在协和众多专家手足无措的时候,挺身而出,诊断出痧症,并且顺利治疗,这一份功劳……自然是应该有所奖励的。 而最重要的是…陈南让一些人看到了痧症的特殊,为此,张柏林等人为此还被季宝琼,邀请一些专家讨论了一些关键问题。 去讨论痧症是否有研究价值! 当陈南把源城市人民医院现阶段痧症临床研究拿出来以后,自然是把他们给惊艳到了。 他们没想到,陈南真的做出来了初步的成绩。 痧症的诊断,一直以来很难,因为经常会出现舌脉症不符合的情况。 为此,陈南的工作量其实很大,甚至需要建立起来数据库来分析! 通过经验分析总结,制定出痧症的诊断标准,治疗标准等等…一类的关键标准。 赖载文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关键作用。 季宝琼作为关键因素,推动了痧症的研究,虽然他并不是中医药领域的人。 但是! 现阶段,中医显然是中国医学的特色医学,而且是对于现代医学的补充。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能解释和彻底治疗的疾病并不多。 而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注定是要发挥光和热的。 甚至,就连阿卡塔和西图将军也希望,可以建立交流,把他们国家的学生,送来留学。 希望中医可以在古巴进行尝试。 这对于季宝琼来说,绝对是一个喜事儿,也是一件大事儿! 这些年,已经有不少非洲国家,和国内的中医建立和达成了合作培养等相关协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医药院校里面有国际生。 而古巴作为北美洲的一个国家,这对于外交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儿! 而西图和阿卡塔等古巴来访人员对于中医,对于陈南,有足够的尊重。 季宝琼把今天的事情汇报领导之后,自然是开心无比! 很快,就对这件事进行研究分析起来! 就在刚才! 陈南拿到了赖载文发来的消息。 那是一个红头文件! 文件信息很简单! 建立一个痧症专科临床试点,让沈钰渊和张柏林担任技术顾问,而陈南作为试点的负责人,赖载文为第二负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