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奇异造化 (第1/1页)
,聊斋狐婿 “那七只恶鬼脱胎于妖道阴神,乃是他妖法所炼,上应七星,其命玄阴。” “其师弟言,七鬼极阴不惧阳。” “故而七星破壳,一出世便吞噬阳气,就连君家浩然正气所化白锦,亦被他吞入腹中。” “不过它们总归肚量有限,装不下些许,撑到肚皮漏气……” “君家浩然气,便从七鬼肚脐钻出,而后精神气内敛,连同它等皆收入身窍。” …… 法禅院,一间禅房内。 刘彦坐听夏侯远笑谈‘当时情况’。 刘平站在一旁,出神想象着其景。 说到此处,夏侯府君笑道:“我看这是天意!” “那妖道用妖法造出此等邪物,却连阳气都不惧,连儒家浩然正气也不怕,若叫它们遁逃,只怕危害无穷。” “君以品性束缚七鬼,收入身中镇压炼化,乃一桩大功德。” 刘彦闻其言,从中推想复现当时,大概明白‘前因后果’。 说道:“我于身中设【雷天大壮阵】,本意是拒其夺舍,又想依仗浩然正气护身,能限制其行动,使众神将好拿住他。” “未曾想到会有如此变数……” 夏侯远拂须点头道:“这世间造化运转着实难料,君揭破妖道面目,助我等降妖伏魔,苍天犒赏有德之人。” “纵然非君子所愿,亦得此收获。” 刘平回神,适时礼问道:“府君当时,如何不拿妖道阴神?” 夏侯远笑顾刘彦,对他道:“你却不知,那时妖道中了你家相公圈套,身遭雷法,外有正气裹阴神。” “我家判官看你家相公‘正气雷火熬炼妖道阴神’,白锦得天地阳气资助,有所滋长。” “便对我说‘奉义炼魔,助长自身白锦,不妨做个人情,就叫奉义炼化此魔,养浩然正气’。” “我思虑后,以为言之有理。” “那妖道欲夺君子rou身,君回报他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我就不收妖道,看着‘儒家如何炼魔’。” “着实令在下大开眼界。” 言谈中,这位府君笑颜满面,即有对于刘彦赏识,也为自己做成这场人情而高兴。 刘平解了疑惑,分看相公问道:“主人长几尺浩然气?” 刘彦凝神道:“长有四尺,眼下已是二丈白锦,多谢府君成全。” “奉义说哪里。” 夏侯远显笑说:“我不过顺应天意,做成这场人情,刘君今日该得‘四尺浩然气’!” “那七鬼在君身府之中可还猖狂?想来已被炼化了吧?” 刘彦相视一笑,敛袖道:“它们倒也不狂了,只是未能炼化它们。” “那七鬼入我印堂之中,其内阳气甚厚,却不伤它们分毫。” “我自身浩然气与其相连,炼化不得它们。” 夏侯远闻言略吃惊,神目盯看他眉心那点‘朱砂印’,摸须琢磨说:“我原以为,君眉心一点红印,乃是‘泥丸开宫’之故。” “不想却是因此!” “你可修炼铅汞之术,养命道法?” 刘彦说:“小生不修道,出窍神游之法乃自家参透,那‘雷法’是我参悟【靁】字之意,结合【雷天大壮阵】所设。” “此阵是我听来的,私自化用,全作惊吓妖道之用。” “奇哉!奇哉!” 夏侯远连连称奇,一双明眸重新打量眼前之士,道:“我知君子所言句句不藏虚假,但此事匪夷所思。” “君若不说,我便当你儒道双修。” “如今收七鬼入身,泥丸宫自开,这冥冥之中乃顺天意,其中玄奥固有不明,也必然有其道理。” “依我看,此乃君子一场奇异造化!” “它们既都安服,便将它等暂锁君家泥丸宫。” “容我归庙府后,招来妖道师弟拷问一番,问明其中玄机。” “再告与君知。” 刘彦拱手礼谢后,说:“府君万不可因我坏了律法。” 夏侯远再添赏识,起身谈道:“与君相交,令人愉悦。正如庄子所言【君子交情澹以亲】。” “我自会守好本心,刘君莫疑!” 说着,他又道:“难怪我那人身,喜与君结交。” 刘彦随之起身,含思问道:“府君和人身,各是一人?” 夏侯 远笑着看外,说:“虽是一人,但又不是一人,足下可当作‘人神之别’。莫要外传。” 刘彦会意点头,跟着出禅房。 见日头偏中,天近午时。 其时虚空降下数道金光,日夜游神显形行礼。 日游神道:“画壁僧人已各归其身,查数一个不漏,唯独方丈和尚rou身已死,但阳寿还有三年,其师弟主持和尚魂不知下落。” “生死簿所显,他性命已销。” “闻判做主,叫那方丈和尚之魂,入他师弟rou身。” 夏侯府君摸须点头:“如此也好,回府。” 说话他拂袖化道金光遁走,日夜游神等神人随君而去。 刘彦目送一眼,转顾金砖院,看到孙瑜等人在院中说话,便带着刘平过去。 刘平本来口中有言,但被相公一句‘回去再说’压咽腹中。 进到院内,大孙小孙、郭松陶青、以及方有才皆作揖礼谢。 刘彦受之一礼,问他们:“经此一遭,有何感想?” 孙子岷一句‘两世为人’,引得众人各说感慨。 他们欢谈着去往寺庙前院。 看到全寺僧人齐聚在此处,跟着方丈老和尚口念‘阿弥陀佛’,但也难掩殿外信女、尼妾们的哭声。 众香客遍布四周围观着,曹承主仆三人杂立其中。 刘彦等人到来,老僧望之如见救星,带领众僧人礼迎。 刘彦还施一礼,转视那些哭哭啼啼的假尼、信女,问老僧:“方丈欲如何安置她们?” “阿弥陀佛。” 方丈持礼道:“妖人已灭,诸位女施主断不能留在我寺。但不知如何妥善安置。贵人足智多谋,还请指点贫僧。” 刘彦稍思说:“可如此这般。妖人的尼妾送与贵寺上宾、员外,其余受骗信女,愿意皈依三宝引入尼姑庵,不愿的给她们每人二十两文银。” “那妖道揽不少香火财,足以支付这笔银两。” “不知诸位小娘子可情愿。” 众女听见他的安置之法,都不再哭了。 有几女暗生笑颜,但也有不情愿的。 刘彦便去征求她们意见,问清楚想法,不消片刻便全部满意。 曹承旁观,暗自感慨:“此相公真乃贤明之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