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六章 恩典(第三更求月票) (第2/2页)
返回。 走到一半的时候,旁边是园子里的前湖,他停下了,打发何玉柱道:“到园膳房去将管事的叫来” 何玉柱立时去了。 九阿哥这才吩咐孙金道:“沿水边挑嫩荷叶,摘上七、八张……算了,多些,二三十张……” 孙金看着荷花池道:“爷,就挨着岸边摘?” 九阿哥点头道:“边上省事,要是从里头摘,还得从码头那边叫船。” 孙金就没有哕嗦。 反正这么大的荷花池,边上秃一块就秃一块呗,过些日子就长满了。 他与外家也没什么往来。 他就探着身子,沿着湖边摘荷叶。 等到园子里的膳房管事跟着何玉柱过来时,孙金这边已经摘的差不多。 挑的荷叶要嫩,还要大,都是一尺半以上。 膳房管事看着秃了一片的荷花池,也不敢多问,躬身道:“奴才园膳房管事董殿邦见过九爷……” “谁?” 九阿哥看了来人几眼,穿着半新不旧的蓝色常服,四十来岁,国字脸,相貌不差“同名么?跟董嫔母……嗯,董宫女子家的堂侄儿……” 那人面上带了尴尬,道:“就是奴才,董宫女子是奴才堂姑母。” 九阿哥好奇道:“爷怎么记得你先头在会计司?” 董殿邦道:“奴才先前确实在会计司,五月二十调到园膳房的。” 九阿哥点头道:“竟是如此。” 十二阿哥依旧是不吭声,看着九阿哥的目光却也带了佩服。 御膳房的后宫妃嫔娘家势力被清洗了不说,还从其他衙门调人。 九阿哥就吩咐道·“夏日天长,加上如今阿哥们练习骑射,也耗费力气,往后下午申正之前加一顿饽饽,晚上戌正之前也加一顿小点,别老是一样的,做个水牌,让阿哥们轮着吃……” 董殿邦躬身应了。 九阿哥想了想,又道:“伴读所那边,也从此例。” 董殿邦又应了。 九阿哥是个不爱麻烦旁人的性子,很想要说一声,要是分例不够算自己的。 可是他晓得不能那样做,那是皇子皇孙。 人情不是这样做的。 他就道:“按照这个供给来,月底的时候会账,要是阿哥与伴读们的日用不够,就酌情调整。” 董殿邦不敢应了,忙道:“九爷,这例是早年定下的规矩,奴才不好添减……” 他倒是与外家有往来,亲戚能用的也用,可是尊卑不可逆。 御前当差,再谨慎都是应该的。 “依例”,也是要再三提醒自己守住的规矩。 九阿哥爽快道:“到时候你将账报上来,爷去御前请旨。” 董殿邦这才躬身应了。 说完公务,九阿哥犹豫了一下,道:“关于董宫女子摒黜之事,你们家怎么看的?可有人心生怨愤?” 董殿邦吓了一跳,“噗通”跪下,道:“奴才阖家世受皇恩,姑母失德,丢了皇家体面,本该死罪,却得宽仁,阖家上下只有感恩羞愧……” 九阿哥看了他一眼,道:“晓得这个就好,汗阿玛确实宽宏。” “行了,起吧!” 他摆摆手,就转身离开。 何玉柱与孙金一人捧了一抱荷叶,跟在后头。 九哥这嘴,够口无遮拦的,可是还能自圆其说,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护军与马都在小东门外候着。 可是九阿哥想了想,还是没有走小东门。 那边离清溪书屋太近了。 他就走了大东门。 何玉柱跑腿去叫了护军们过来,他们才回城。 园子里的动静,哪里能瞒过御前? 等到中午的时候,康熙就接二连三的得了各种消息。 先是无逸斋,九阿哥的“亲戚论”,说的直白了些,可是大道理没错。 康熙颇为满意。 等到晓得祸害前池的荷叶,使得荷池秃了一块,他眉头就有些皱。 十五阿哥的目光中带了崇拜。 可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寻思着,下午这“敬菜”应该是与荷叶有关。 荷叶性凉,有些散热祛暑的功效,不知道怎么个入菜法。 这样想着,康熙神色就舒缓了。 等到听说九阿哥又训斥园膳房首领,康熙也没有恼,只问梁九功,道:“董殿邦怎么招的九阿哥啊?” 梁九功躬身道:“奴才也不晓得,并不曾听闻九爷跟董大人打过交道。” 康熙有些好奇了。 九阿哥平时,对他身边的人都挺亲近的,还头一回对人如此。 “传董殿邦过来·材。” 他就是好奇,就要问问缘故。 等到董殿邦过来,战战兢兢说了缘故,康熙神色不变,心里却很是无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