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_第八百一十一章雅克萨之战爆发(求月票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一章雅克萨之战爆发(求月票求订阅) (第1/4页)

    明军舰队在进港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下锚修整。

    战船靠岸之后,一队队明军士卒背着步枪,通过踏板登上了庙街的港口码头。

    在码头进行简单整队之后,这些明军士卒便排着整齐的阵列,踩着号子,高唱着军歌,向着庙街城外已经提前营建好的军营走去。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雄浑有力的军歌声响彻整个庙街,独属于军人的杀伐气铺面而来。

    道路两旁,一名名大明百姓簇拥着,围观军队行军!

    甚至有人开始随着将士们一起唱起了军歌!

    此次明军的北伐主将,大明第十七师三旅旅长王光汉骑马走在街道上,接受着道路两侧百姓的欢呼。

    耳中是嘹亮的军歌和此起彼伏的欢呼,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激动。

    王光汉今年不过三十五岁,毕业于大明皇家讲武堂军校第二期正式班。

    属于是军中的鹰派人物,为人十分的强硬。

    其自军校毕业后,曾经历任于大明皇家禁卫军,大明第一骑兵师,第五步兵师,第三重炮旅。

    参加过数次对外战争,战功赫赫,战争经验极其丰富,于高原战役中展露头角……

    后被提拔为旅长,受命负责此次北伐收复雅克萨,以及恢复黑龙江流域事宜。

    王光汉带着人进入了军营,庙街的大明商人百姓们,自发的为军队送来犒军的物资。

    大量的美酒,rou食,以及一些歌舞团,戏班子也是拥簇在军营四周,为这些王师们做着表演。

    只是很可惜,暂时这些人都不能进入军营。

    而军营内的明军也是出于军纪军法,而没有人敢冒然离营。

    军营,大帐中!

    王光汉召集军中诸将议事,负责庙街城的营建事宜的文官也是出席。

    朝廷任命的庙街知府林耀祖最先站出来说道。

    “为了王师能够顺利收复雅克萨要塞,并横扫黑龙江上下游,庙街方面已经提前储备好了相当数量的物资。”

    “可用于战事结束之后,立即征召大量民夫,在黑龙江上下游修筑堡垒要塞……”

    军队作战所需的物资不用文官系统插手,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后勤部会提前为大军准备好。

    这是基于大明目前军政分离的原则而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管是军方,还是文官系统,都没有人敢挑战朱宏煜军政分离的底线。

    但是,军队作战所需的物资可以由后勤部来负责。

    可战后的营建事宜,就是文官们的事情了。

    虽然朝廷在黑龙江上下游准备修建一连串的要塞式建筑,但这样的要塞式建筑在具备军事价值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就比如说庙街!

    朝廷在庙街修建了堡垒要塞没错,但庙街同样也具备着同四周的土着部落进行贸易,互通有无的作用。

    这时候,就轮到文官系统的官员来负责了!

    提前筹备物资,自然是应有之意。

    王光汉闻言,点头道。

    “好,随后军方会派人同林大人进行接洽,商讨黑龙江上下的筑城事宜。”

    “此次大军北上,随军的运输船上是装着大量的钢筋水泥的。”

    “水泥,也都是比较特殊的标号,可以保证严寒天气下建筑的强度不出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需求不断的增加,大明的水泥产业也是在不断的发展。

    各种特殊用途,特殊标号的水泥也都被研发生产了出来。

    这次要被用于黑龙江沿岸筑城事宜的水泥,几乎全部都是技术要求很高的特殊标号水泥。

    而又因为这一连串要塞的重要性,所以朱宏煜也下令调了一批钢筋用于建筑。

    随着几座大型钢铁厂的开设,以及朝廷对山西,北直的煤铁矿产的开发,大明的钢产量每年都在打着滚的上升。

    所以,现在朱宏煜也能奢侈一把,用钢筋来修建城防了。

    其实朝廷在黑龙江上下游准备修建的这些城池,并不是大明的第一批钢筋水泥建筑。

    南京四周的那几座要塞卫星城,以及长江上下游的各种江防要塞,才是最先用上钢筋混凝土的地方。

    南京的城墙拆了,朱宏煜也是有些没安全感的。

    紧接着,王光汉开始对着舆图,讲述起了朝廷的北伐战略。

    “从目前来看,朝廷北伐大军第一阶段的任务便是收复雅克萨城,然后顺江而上,拿下尼布楚……”

    “再然后,以雅克萨和尼布楚为中心,派出军队横扫黑龙江上下游的全部罗刹人要塞和定居点!”

    “任务不算艰巨,但时间并不宽裕!”

    “从奴儿干都司的自然环境来看,适宜大军作战的窗口期只有三到四个月,为了保险起见,入秋之后,大军就该停下进攻的步伐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后续的筑城匀出空余时间,大军最好要在两个月内解决战斗。”

    哪怕是军队前边打下来,劳工马上就能跟进筑城,那也需要时间。

    哪怕是大明在筑城时,将罗刹人留在原地的定居点建筑残骸给规划利用上。

    想要修筑起一座拥有一定军事效应,以及民事效应的城池,最起码也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如果明军的进攻部队不能迅速打开局面,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事,就无法为后续的劳工筑城腾出时间。

    一但入了冬,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除了猫冬,什么都做不了了!

    林耀祖点头说道。

    “王旅长放心,本官会协调好劳工队的跟进的。”

    “过不了多长时间,应该还会有一批人数不少的劳工抵达庙街,这批劳工是朝廷从日本方面紧急征调来的。”

    林耀祖口中的这批劳工,分别来自于德川幕府,清廷,以及萨摩藩等不同的势力。

    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人左右,数量不少。

    吃苦耐劳的小日子劳工,是很好用的。

    王光汉闻言,点头说道。

    “好,有劳林大人费心了!”

    林耀祖闻言,开口说道。

    “大家都是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是应该的。”

    自从大明复国之后,朝廷的忠君教育就一直没有落下。

    具体成效不知道,但官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