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火枪发威 (第1/2页)
刘易下令大军开拔,向着忻州城西的方向运动。 没多久,他就看到了黑压压的流寇大军。 这批流寇人数足足有万余人,但是给刘易带来的威慑却是远不如曹文诏的三千骑兵。 因为这万余流寇只是人多而已,行军间毫无章法可言,衣甲不坚,刀枪不利,只是乌合之众。 看旗号是大寇锁天鹞的兵马,锁天鹞在看到昭武军的一瞬间,便下令大军发起进攻。 流寇大军还是老样子,普通流民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老本精兵。 黑压压的压过了过来,冲在前面的那些流民大喊大叫,疯狂挥舞着手中的各式兵器,为自己壮胆,驱散心中的恐惧。 一个个拼尽全力,没有丝毫保留的冲向昭武军! 刘易骑在战马上,光是看着这一幕,就知道这些流寇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真正有经验的军队都知道,冲锋,在距离敌人一定范围之外,是不可行的。 真正恰当的方法是走着向对方推进,然后等双方拉近距离之后,再小跑着发起冲锋。 等到双方距离几乎贴面,才能全力奔跑冲锋! 否则的话,你离着老远就一路狂奔到敌人面前,没开始交战体力就没了。 就像是锁天鹞所部的流寇,就他们这种折腾法,又是喊叫有是发足狂奔的。 等他们冲到昭武军面前,还能有多少力气提刀厮杀? 这些一看就是没经历过战阵的生瓜蛋/子。 刘易挥手下令道。 “原地立定!” “防御阵型,刀盾手在前接敌,长枪兵准备战斗,火枪兵列阵准备装填。” 刘易一声令下,昭武军开始变阵准备迎敌。 昭武军变阵迅速,并且不见丝毫的紊乱,只是眨眼之间,就变阵完毕。 昭武军变成了一个正面迎敌的方阵,最先是刀盾手,人人披双甲,一层棉甲一块胸甲。 除此之外还有每人一把钢刀,一面盾牌,三根短矛,以及零碎装备若干,算的上是武备精良。 为了增加对抗正面冲击的能力,刀盾手足足有三排。 三排刀盾手后面是长枪兵和火枪手方阵,火枪手方阵在中间,长枪兵控卫左右。 当然顶在最前面的都是有甲,并且训练过的老兵,那些无甲的新兵都在后面辅助,并不担任主力。 昭武军排兵布阵还是颇有章法的! 曹文诏看的连连点头,给出十分正面的评价。 “这只军队只要稍加历练,那就是一只强兵,如此令行禁止,方是强兵本色。” 曹变蛟依旧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想要带兵上前厮杀。 “敌近一百步!” “火枪准备!” “瞄准,射击!” 等到流寇冲至昭武军面前一百步时,刘易下令道。 一百步的距离,即使是现在的昭武军的燧发枪,想要破甲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但是,对面流寇无甲啊! 一百步的距离开枪已经可以杀敌了。 瞬间,五十杆燧发枪齐齐开火,一阵硝烟腾起,一排弹子形成了一个弹幕,射向了对面的流寇。 曹文诏见此,皱了皱眉说道。 “着急了,火器这个距离开火打不中人的。” 他是沙场宿将,虽然麾下骑兵用火器不多,但他对这个时代的火绳枪还是有所了解的。 一百步能打到敌人,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弹子飞到那个距离,冲击力早就没有了,也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按照火绳枪的装填速度,这个距离最多还能打两轮,能够给敌人造成的伤亡有限。 还不如放近了打一轮齐射! 这也是曹文诏说刘易着急了的原因。 不过,曹文诏的话音才刚刚落下。 就见流寇大军前列整整齐齐的倒下去了几十人,就像是割麦子一般,倒了一大片。 流寇大军人挤人的冲锋,有可能发生一个中了数枪的事情,但绝无可能有铅弹落空。 曹文诏瞬间瞪大了眼睛,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问号。 这他娘的是大明的鸟枪吗?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震惊完,就见昭武军那边再次开火了。 啪啪啪…… 又是硝烟腾起,流寇前排再次倒下了一片。 紧接着,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火枪声不断,每次开火,流寇前排就要倒下去几十人。 凭借燧发枪的装填速度和射击速度,昭武军的火枪兵一人射击,一人专管装填,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火力投送。 流寇一排排,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下,人命变得极度不值钱。 “三段击,是黔国公沐英的三段击!” 曹文诏惊呼一声,他熟读兵书,自然了解黔国公沐英平定云南,大破敌人象兵战术的三段击了。 曹文诏心中的震撼莫名,大明虽然早就有了三段击的战术,但已经多少年没有军队用出来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