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毁掉的关中 (第2/2页)
朝,关中就残破了呢? 说什么气候变化,都他娘的是在扯蛋。 其实就四个字,水土流失! 为什么会水土流失呢? 因为在蒙元时期,蒙古人以骑射定的天下,自然要在天下各处都养马。 这也就导致了,元末的那批义军,是历史上最奢侈的一批,他们都能够骑着马和朝廷官军玩大规模的骑兵会战。 让人羡慕啊! 关中靠近草原,自然是养了不少的战马的。 大批的良田被种上了牧草,山林也被野蛮粗暴的开发,种上了牧草。 汉人有春日不伐,孕兽不猎的传统,知道要可持续发展,不能野蛮开发。 但蒙古人才不管这些! 关中开发过度毁掉了又如何,他们在全世界的牧场多了去了。 然后经过蒙元一百多年的祸害,关中彻底毁了。 原本王霸之地,良田千万,水草丰美的关中,就变成了眼下的这种鬼样子。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不再富饶丰美。 也导致了下流的黄河泥沙堆积严重,直到变成了地上悬河,硬生生的把黄河这条母亲河,从慈母变成了严父。 还有就是,陕西可是明末这段历史可是出了名的干旱多发地。 现在想要拿下关中作为王霸之基,刘易真的想说,脑子抽抽了吧! 即使是有红薯土豆玉米等抗旱作物,现在的陕西也是一个烫手山芋。 除非…… 杀尽陕西大户,士绅,藩王宗室等,用他们的血来供养陕西百姓。 想到这里,刘易看了一眼张献忠,觉得这事情是他能干出来的。 毕竟史书上都记载张献忠好杀人,虽说张献忠屠四川是满清诬陷抹黑的,但张献忠杀人也绝对不少。 满清将四川人口大量损失的锅丢到了张献忠头上,说张献忠是个杀人魔王。 但是,这如果是真的的话,那张献忠死后,豪格带兵入四川打了好几年,是在和鬼打仗吗? 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屠四川究竟是谁干的,不瞎就都能看出来! 这就能看出来满清编的《明史》有多不可信了! 刘易没说话,但大帐中的其他人却是纷纷叫好。 高迎祥注意到了刘易低着头没说话,开口询问道。 “刘将军对此有何看法?为何低头不语,是对此战略有意见吗?” 张献忠也是将目光看向了刘易,其眼眸中满是凶狠和残忍。 刘易起身,笑了笑说道。 “想去陕西,诸位自去,我率兵继续留守山西就是。” 刘易忽然想起来了,这一大群的流寇头目,论起籍贯来,好像几乎都是陕西人。 自己一个山西人出言阻止他们陕西人打回自己的家乡,怎么可能阻止的了。 刘易也就懒得阻止了。 陕西穷苦,很多人活不下去了,就会走上造反的路子。 这一大群陕西人只要一回家乡,振臂一呼便能召集起一只大军出来。 再加上老秦人坚韧善战的性格,很容易就能练出一只强兵。 所以,在他们眼中,就算是刚刚才在陕西被官军揍的满头包,陕西依旧被他们认为是根基之地。 但是刘易不这么认为! 在刘易眼中,山西才是他的根基之地。 不光是因为昭武军在原平的那些工厂,还有就是山西自古也不缺强兵。 陕西穷,山西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加上山西的地形,也就造成了山西民众彪悍善战的性格。 老将廉颇是山西人呢,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绝代天骄是山西人,就连武圣关羽也是山西人。 晋文公成就霸业,靠的是山西兵。 李渊父子横扫天下,是自太原起兵的,靠的也是山西兵! 山西真的不缺强兵,只要稍加训练,便将会是一只天下强兵。 有句老话说的没错,真的是越穷的地方越容易出强兵。 高迎祥点点头,刘易不是他的手下,刘易想要做什么,他管不着。 “诸位,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就此议定了,在这里修整几日之后便开拔,先取太原,再招兵买马,后杀回陕西去。” “只要我等振臂一呼,江山变色也是轻而易举!” “杀!” “杀官军!” “回陕西!” “杀啊!” “……” 高迎祥见此,命人上酒宴。 酒宴上气氛变得十分和谐,众人也都放心大胆的吃喝。 刘易也是如此,丝毫不担心酒宴会有问题。 因为主持酒宴的是高迎祥,高迎祥是所有流寇的老大哥。 之所以他能够当成老大哥,不仅是因为他起兵早,实力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讲义气。 正是因为他讲义气,所以所有人才都服他,愿意为他马首是瞻。 最起码在不妨碍到个人利益之前是如此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