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_第644章 君王长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4章 君王长逝 (第2/2页)



    凉城的雪越下越大,车轮压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在长街上显得尤为刺耳。

    原本应当空无一人的凉城街头,今晚一反常态,一队又一队的唐军来回巡逻。

    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躲在家中,只是有些胆子大的,偶尔掀开窗板,朝外看了一眼。

    丞相府的马车行至宫所的大门,周钧掀开窗帘,向外看去。

    宫门内外,都是安西军的旗号。

    封常清行事谨慎,将宫中的所有禁卫,全部换成了安西军的人马。

    马车继续向前行进,一直来到承氲殿外的场门。

    周钧扶着尹玉,走下马车,朝身边看去。

    王翃和一众亲卫,护在身边,先进入了殿门。

    走进承氲殿,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人们走路发出的轻响。

    周钧一行,来到内里的寝宫,杨玉环穿着一身雪白大髦,看见周钧夫妻二人,轻轻说了一句:“进来吧。”

    进了正堂,周钧发现里面站着不少宗室成员,宗府监和史馆监也在其中。

    眼眶发黑、面色惨白的高力士,向周钧躬身礼道:“陛下要见丞相。”

    尹玉想要同行,高力士摇头道:“陛下要见的是周二郎。”

    王翃在一旁对周钧低声说道:“丞相,府中亲卫还有安西军士,已经将承氲殿团团围住,您遇到任何事,只要高呼一声,我们便立即冲进去。”

    周钧点了点头。

    跟在高力士的身后,周钧走入内寝,见李隆基居然在床上靠着一块软枕,端坐了起来。

    李隆基静静看着周钧,伸出手指,指向了一张椅子。

    周钧环视了一圈房间,接着坐了下来。

    李隆基向高力士摆了摆手,示意后者出去。

    待高力士离开,房中只有君臣二人,李隆基叹了一声:“与周二郎相识至今,却是十五年了。”

    周钧拱手说道:“某初见陛下,尚是一小吏,能有今日的地位,幸得圣上赏识。”

    李隆基看向周钧说道:“看见你的第一眼,朕就知晓,周二郎并非凡夫俗子。只是,朕没料到,周二郎居然能够有了今日的功绩。”

    说到这里,李隆基叹了一声:“有时候,朕真的在想,如果周二郎是我的子嗣,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一件事情。”

    周钧:“倘若钧当真是陛下之子,怕是活不到今日。”

    李隆基一愣,随即明白了周钧的意思。

    大唐老李家的优良传统,就是窝里斗。

    像周钧这般出类拔萃的人才,如果真的是皇子,怕是早就被李隆基忌惮,寻机给除掉了。

    李隆基想到这里,不禁回忆起往事的种种,面露凄凉,向周钧问道:“周二郎,你且说说,朕即位近五十载,后世史书评说朕,究竟算是明君,还是昏君?”

    周钧看着李隆基,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说道:“毁誉参半。”

    李隆基愣在当场,随即点头笑道:“你说的是实话,不像外面的那些人,只会哄朕开心。”

    周钧:“陛下理政五十载,前半可谓中兴之主,后半却荒政远贤。倘若问过,可曰:恃国富盛而不谨,致於祸乱而不察。”

    李隆基轻轻重复了一遍:“恃国富盛而不谨,致於祸乱而不察……”

    李隆基情绪突然有些激动起来:“周二郎所言,实乃至理,只可惜朕觉悟的太晚了……”

    待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一阵乏力向李隆基袭来,使得他不自觉将身体朝后靠去。

    李隆基用尽力气从枕下拿出一封诏书,放到了床边。

    他的眼睛慢慢开始合上,用最后的声音慢慢说道:“周二郎有句话却是说错了……朕见过你如何对待家人,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孩子,一切必定会不同……只可惜,可惜了……”

    话音未落,李隆基的手慢慢垂了下去,整个人再也没有了气息。

    一代君主,在周钧的注视下,就这般与世长辞。

    周钧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声,接着站起身来到床旁,打开李隆基的诏书。

    上面清楚的写明,李隆基收周钧为义子,又将皇位传给后者。

    除此之外,诸如周钧不得悖唐、善待宗室等等要求,也在其中。

    只是,诏书中另有一条,李隆基死后,会在承氲殿停柩,周钧身为继位人,将为其守灵三日,再起棺去往长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