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钱多也愁 (第1/1页)
,婉宁 李运与几名世家子弟,当街发生冲突,事情经过不难查证。 原因也很简单,宫中明年要选秀了,太子选妃的大事,世家自然想参与一下。 崔家族里送了小姐进京,今日几位公子,护着族里的表妹逛街。 王家的一位小姐,装银子的荷包掉了。 李运捡到,还没来得及归还,便被几名家丁围住。 家丁狗仗人势,说话不好听,李运在家里被惯的无法无天,虽然知道,在京城要收敛,但本性难改。 于是,李运做了个找揍的动作,把那荷包放在鼻下嗅了嗅。 还欠揍的说,果然是小娘子的味道! 别说几位公子哥本就不怕事,就算换成一般百姓,meimei被人这样调戏侮辱,不打他才是怪了。 可这件事里牵扯到备选秀女,稍有不慎就会被御史弹劾。 张氏已经不是恼怒气愤,而是,吓得脸色发白了。 李文硕晚饭前到家,先问了大年具体情况,马上去了一趟周太师府上。 他自然不能找周太师,但他是东宫护卫统领,找东宫詹事还是可以的。 周世贤正检查儿子功课,李文硕过来,马上眼睛一亮。 “文硕兄来的正好,帮我教教犬子诗词。” 李文硕差点没喷他一脸盐汽水,我特么还是白嫖呢!让我教谁去? “二哥,哥,你是我亲哥,我找你有事,真有事!” 周世贤一看这样,忙打发了儿子,让人上了茶点,与李文硕坐下细谈。 关于东宫选妃之事,周世贤是不会参与的,免得带累了名声。 可现在贵女满街走,稍有不慎,对皇家,对太子的名声就有损害。 不说别的,被李运当街调戏的王家贵女,是李皇后名册上的人选。 虽然现在还没有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的事儿。 王家士族从汉朝至今,晋朝时,王家子弟遍布朝堂,士林中多数学子,为能入王家族学而骄傲。 太祖时,因王家权势太过,族人多,田产多,实在不利于皇权,王家人被杀了个七七八八。 百年来,王家慢慢恢复,几百年的家族底蕴,是如今士林,邵周林三家不能比拟的。 周世贤听李文硕绕圈说了半天,终于明白了。 “李运是侯府家将子弟?” 李文硕呵呵一笑,“正是!” 周世贤眯眼想了一下,“我明白了。” 李文硕起身告辞,事情说明白了,具体会怎样发展,要看周家的手段了。 这次出来弹劾的还是何御史,谁让他最穷,最需要捞钱呢! 何御史的儿子,现在是东宫的属官,以后有可能成为天子近臣。 弹劾折子上,一点没提进京选秀的贵女。 只说武将家风不正,纵容家中子弟,当街羞辱良家女子。 皇上最不耐烦这些事儿,家长里短的,当朕是管后宅的嬷嬷吗? 于是责令兵部训诫属下将官,让李耿上自辩折子。 御史的职责便是闻风而奏,谁也不能说何御史不对。 李宽借着看望同僚的名义,给何家送了礼物,银票。 刁老先生让侯府幕僚,帮李耿写了申辩折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可偏偏傅玉娘揪着不放,她儿子被打,还伤了重要部位,以后能不能传宗接代都不知道。 李宵自然也气不过,但他比媳妇清醒,现在给儿子治病是关键。 在李家忙着给李运请大夫,忙着摆平此事时,傅玉娘找去了王家。 干什么不用说,自然是王家娘子,当街被她儿子调戏了。既然坏了名节,不如一床锦被盖鸡笼,成了佳话就没人闲话了。 王家是什么门第,你一个侯府家奴出身的武将,凭什么配人家? 姜婉宁知道时,傅玉娘已经从王家回来,她自己还说,王家对她很客气。 张氏吓得不行,一直问,该怎么办? 姜婉宁递了帖子,请求拜会王家当家夫人,可王家没有回帖。 次日一早,王家便传出消息,三娘子因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了。 这下姜婉宁坐不住了,跳上马车去了王家。 带着重礼赔罪后,得知三娘子被救下,吃了药刚睡下,不好打扰,这才放了心。 人没死就还有法子,若是人死了,可就结下仇了。 事情发展成这样,姜婉宁实在不能让傅玉娘蹦跶了。 让齐嬷嬷出面,把傅玉娘带回了李家大宅,让她伺候顾姨娘去。 李宵也没多话,送走傅玉娘,转身就抬了一房妾室回府。 小十一的两周岁,就在这件事的烦心中度过,被老娘一碗面打发了。 小孩子还不懂什么是生日,吃了面,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王掌柜和严掌柜求见了李文硕,他们很发愁,南北两边运回了不少金子。 可金子要怎么存放? 银号可以存,但人家是要担风险,而且太多了,银号也不愿收着。 李文硕回府与姜婉宁商议了两日,才发现古代真没地方藏钱。 买房子买地是最稳妥的,但那是有数的。 而且,无论你买了什么,攒下多少家业,除了祭田,皇帝抄家都给你收走。 宅子里埋多少,皇上抄家,房子都收走了,埋了金银有屁用。 你总不能说,等等,让我挖出祖宗留的家财,你们再抄家吧! 小十一牵着陆老夫人来了正院,。 “什么事儿?瞧你俩给小十一急得,我们这么点孩子,竟然知道发愁了!” 小十一胖嘟嘟的小脸,皱成了十八个褶的包子,“唉!愁人啊!” 李文硕噗嗤一声乐了,“你知道个屁,你说,愁什么?” 小十一歪着头,小胖手挠着头上的桃心,故作老成的说:“钱多也发愁,没地方藏啊!” 陆老夫人哈哈大笑起来,“这孩子,人小鬼大,有钱还愁花,走,祖母教你花银子去!” “哎呦我的娘嘞!”李文硕腿一软,差点给这位跪了。 陆家虽然不显,也是传承几百年的世家,老夫人旁的不会,挥金如土,过日子的矫情,样样精通。 陆老夫人见儿子这样,沉了脸,牵着小十一坐在了上首。 “祭田不可只买京城一地,边关还有府里家将,置办祭田给家将守着,让他们老有所依。 我年纪大了,祖坟也该修缮一下。”陆老夫人瞪着儿子道。 李文硕还没开窍,“咱家的祖坟,那不是御赐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