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153公里的光速! (第1/2页)
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第一卷:黑马雄风第三十八章:153公里的光速!都说甲子园,对选手的消耗过大! 李雷之前,并不怎么相信。 而且以他本身的投球风格来说,他也并不认为,魔术球会让他体力透支。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尽管李雷自己信心十足,但残酷的现实,还是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 教他该如何做人。 后来为了对抗,甲子园赛场上那些强大的对手,李雷不得不改变自己以往的风格。 实话实说,这是他本人都没想到的。 但他的风格,也的确是因此,发生了改变。 他那种爆发式投球,对体力消耗极大,对选手本身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只是当时情况危急,李雷并没有顾虑那么多。 一直等到比赛结束,李雷才真正意识到,后遗症竟然如此可怕? 监督轰雷藏在知道这件事以后,也给了李雷专业的建议。 他不光需要休养,还需要磨合和适应。 只有适应了这种感觉,他的投球才能真正更上一层楼。 如果适应不了,那就说明,李雷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别人用快速球用的很好,那是别人。 并不意味着李雷,同样可以把这种球,当成自己的武器。 到现在为止,李雷适应的还不错。 他已经渐渐的掌握了节奏,也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投球? 相信再等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将这种球,真正变成属于他的武器。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副作用没有办法避免。 首当其冲的,就是疲惫感! 他比之前更容易累。 这是他体力透支之后,没有好好恢复,又针对练习的结果。 他必须要承受。 李雷把这个,当成了自己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至于说他们球队,轰雷藏监督对李雷的做法,一直也都是非常支持的。 一个选手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 如果你面对困难,选择了退缩。 那么你这一辈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更进一步? 那你也就只能停留在那里。 一旦你迈过这道坎,就好像翻过了一座山。 呈现在你面前的,将是更加绚丽的景色。 「呼! !」 李雷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他把自己感觉到的疲惫感,给暂时放到了一边。 他的一双眼睛,牢牢的盯着对手。 现在就是他跨过那道坎的时候! 天久也有些急了! 时间拖得太久,如果他们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办法打败李雷。 那接下来的问题,恐怕就非常严重了。 到了比赛的最后关头,像李雷这样的选手,往往会展现出非同一般的稳定性。 这是冠军投手共有的特色。 他们能够帮助球队拿下冠军,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球场上的发挥,足够稳健。 让所有的对手,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比赛真到了那个时候。 市大三高棒球队的选手们,反而很难有什么优势可言。 要说优势的话,那也只能是现在,只能是此时此刻。 棒球从李雷的手 中投出来,看起来就跟之前的球路,一模一样。 让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察觉出,任何的不同之处。 市大三高棒球队的选手,以及看台上他们球队的那些支持者,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有些傻眼。 又是这种? 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看李雷,明明已经是强弩之末。 他明明都已经开始出问题了! 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他还能保持之前的节奏。 还能投出这种,让人脑瓜疼的变化球? 这个说法,可谓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他们看到李雷这种投球的时候,的确是有那种,脑瓜撕裂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人觉得特别难受。 差点儿没吐出来! 打击区上的星田,已经是第2次跟李雷对决。 对于李雷这种新的魔术球,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可即便如此。 他也觉得想把这一球,给稳稳的扫飞出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件事非常难办。 球迷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打击区上的打者,也不得不打起12万分的精神,去小心应对。 第1球飞过来以后,他选择了放过。 「好球! 」 李雷对他的这种选择,倒也并不怎么意外。 星田是典型的力量型打者。 他的挥棒力量,在明星选手里,都属于出类拔萃的那种。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成功解决掉他,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雷需要耐心。 他也需要稳扎稳打,给眼前这个对手,把陷阱给编织好。 然后等着他,自己一头扎在陷阱里。 心中算计好了一切,李雷将手中棒球投了出来。 他的想法很好。 奈何这件事情,却并没有完全按照李雷的想法来发展。 就在李雷设计对手的时候,他的对手星田,脑海中却不断回忆着,他在私底下练习的那一刻。 在市大三高棒球队,一直都流传着一个传说。 据说每天练习挥棒1000册。 等到23年级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棒球精灵,依附在自己的球棒上。 到了那个时候。 不管是什么样的投球,都绝对难不倒他们。 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对方的投球给打飞出去。 这种近乎于白日做梦的话语。 星田当然是不会相信的。 他们只是憨厚,又不是真的傻? 怎么可能去相信,这种没有任何根据的传言? 虽然从未相信过,但自从加入了市大三高棒球队,面对浓郁的棒球氛围,残酷激烈的内部竞争。 他们每一个选手,都在力争上游。 星田作为选手中的佼佼者,他当然不可能在这方面,却输给其他人。 所以他几乎每一天,都是训练到最晚的人之一。 日积月累的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