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林相公,蓄电池修炼雷法 (第1/3页)
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224章:林相公,蓄电池修炼雷法皇家是一面金字招牌。 以往普通商家,能给皇家供货的,一般都不指望赚皇帝的钱,而是得了这个皇家专供名头,天下人自然知道自己的货是世间最好的,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林逸弄出的白糖、雪花盐、香皂、香水、玻璃器皿和玻璃镜子,全世界独一份,现在又有皇家名头加持,还没有开始售卖,名头就已经打了出去。 很多人翘首以盼。 应伯爵跟谢希大被林逸叫来,这两个家伙终于有了用处,林逸组建皇家商会。 两人肯定不够, 林逸又从其他地方调来很多人。 包括三司衙门、内侍太监、工部,以及禁军人手,商会刚刚组建,人数就达到五六千人。 林逸自命皇家商会会长。 手下有三十四个大当家,每府一个,近三百个小当家,每州一个,旗下又分配各种人手。 为什么如此分? 因为大宋天下分二十六路,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一千二百三十四县。 凡是加入皇家商会的。 必须对皇帝发誓效忠。 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 现在这五六千人其实还远远不够,等业务开展起来,会迅速扩张,估计会有几十万人。 到时候不用担心禁军退下来的人手没地方去。 林逸的心很大,准备把业务扩展到全国。 而且林逸想要开展的业务, 远远不止这几样商品,这些只是最简单最好上手的,他先弄出来试试水。 赚钱的生意还很多。 如贸易商行,贩卖商品沟通南北有无,林逸弄出的那些商品,完全可以交给商行销售,还可以贩卖其他商品,包括丝绸、粮食、铁器、各种民生用品等等。 古代三州两府,信息就会相对闭塞,跟别说南北远隔千里,货物价格会有很大差距,以前南货北行或者北货南行,都会赚取大笔利润,当然要抓住时机。 林逸想到一个办法,把情报机构纳入商行体系,养大批信鸽,随时通报各地经济信息。 只凭借这一点,就能碾压全国所有商行。 不仅能从中赚钱,还可以形成全国性的情报网,顺便通报政治和民生活动,以后有什么事随时可以发挥作用。 运输业,其实宋朝的运输业已经很发达,漕运就是其中之一,但依旧难免出现劫匪,水泊梁山就是其中之一,却不是唯一。 林逸准备建立的运输业,主要为自己的皇家商行服务,只是商行的货物,到时候就需要大批的运输人员,他准备弄一个全国标准统一的高规格运输企业,,包括短途和长途,能运货也能运人,土匪水贼要是敢动手,绝对派出大军围剿。 他相信, 全国的山贼水匪慢慢会被皇家运行消化吸收干净,这样能一边赚钱一边治理治安环境。 环境好了, 赚钱也更容易,商业也会更发达。 此外林逸还会弄钢铁冶炼、开发煤炭使用等等,这些也需要强大运营能力。 最后自然少不了弄火炮、炸弹提高大宋战斗力。 火枪暂时不着急,麻烦又不实用,价格还贵,多弄一些小炮开花弹,对着金国的骑兵一通轰炸,比火枪实用的多。 什么骑兵来去如风。 老子火炮炸你三千里。 摆个地雷阵,什么连环马都不管用。 以前林逸想过弄产业,可那时候他没有现在的实力,弄出来也保不住,而现在他却可以把自己所有想法施展开,让商 行大行天下。 而这个皇家商行, 却也是为他后期的计划做准备。 等商行稳定后,林逸准备对金融下手,建立全国性银行,把交子的发行权拿过来。 利用皇权,把当铺产业收归国有,颁布法令高利贷违法,禁止其他人放贷,包括寺庙。 金融才是最赚钱的。 现在很多人的金银铜钱,全都放在家中,堆在地窖里,有了银行,林逸可以给予利息,吸引这些人把没用的金银存入银行收取利息。 到时候, 商行还可以插手各地粮食收购,甚至做到垄断,粮食控制在林逸手里有个好处,如果某地粮商哄抬物价,林逸就可以利用手里大笔的粮食稳定物价。 至于那些无良粮商。 直接用权利弄死,然后把粮食抢过来,不好好赚钱,让你命都没有。 一手皇权, 一手金钱。 还有比这个赚钱更容易的吗。 至于朝堂。 林逸的路线则是一边压着蔡京治理地方,一边培植自己的势力,现在林逸也已经成长为一面大旗,今后收拢官员,慢慢培养,把他们分配到地方,自然会掌握整个大宋官场。 有人说大宋末年能臣少? 林逸觉得, 忠心比能力更重要。 其实如种师道、张叔夜、宗泽、李刚这种,后世传为名臣,还不是因为一个忠字。 能力, 其实和他们能力比肩的大臣比比皆是,他们之所以能留名,最主要是就是忠字。 林逸有技能,可以培养无数这种忠臣,所以他并不怕没人可用。 有了一群忠臣,还仇不能治理好国家。 ...... 工厂在生产, 该派出去的人已经派出去。 有了闲暇, 林逸来到皇宫御医院,找御医学习医术,中医十三科,历朝历代各有不同,宋代大概是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 其中书禁科也可称为祝由科,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