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夜会李师师 (第3/3页)
紧道。 真不用我给你叫个好大夫来?宋徽宗道。 真不用。李师师露出一个笑容道。 那我留下来陪你?宋徽宗又道。 不要。 李师师叫出声。 万一一掀被子露出里面的人,那就完了。 宋徽宗被李师师叫声吓得一愣。 你为何如此紧张? 李师师知道自己有些失态,赶紧补救道:我感染风寒,不能伺候大官人,还容易传染给您,请大官人回去休息吧,以免也染上风寒。 语气很是关心。 也罢。 宋徽宗说着站起来。 那你休息吧,我回去了,改日再来看你。 听到这句话, 李师师终于松了口气。 奴家身子抱恙,就不起身送您了。 嗯,莫起身了。 宋徽宗转头看向紧张站在旁边的海棠,吩咐道:海棠,照顾好你家姑娘。 是,大官人。海棠赶紧蹲身行礼。 宋徽宗出屋那一刻,李师师深深呼出一口气,终于湖弄过去了,好险啊。 不一会儿。 海棠回来汇报。 大官人走了。 李师师终于放下心来。 这时, 林逸从李师师身上探出脑袋,看看李师师,美人此刻惊恐犹在,林逸笑着道:吓坏了吧? 你,你真是胆大包天,刚刚大官人就在,你还敢逗弄人家。李师师嗔怪道。 不是更刺激。林逸笑道。 李师师脸红,刚刚虽然担心,可确实让她体验到从没有过的紧张刺激。 那种感觉,很奇妙。 不多时, 房间内涛声依旧。 ...... 翌日, 林逸来到工部,开始研究新的增收项目,对工部官员道:把全国矿山,炼造监的资料拿来我看。 官员立刻搬来厚厚一摞资料。 林逸仔细翻看起来,动作很快,基本上就是一扫而过,不过内容却全部记在心里。 大宋缺铜吗, 非常非常缺, 大宋缺铁吗? 自然也是缺的。 缺其他金属吗? 什么都缺。 以宋徽宗时期为例子,天下有三十六炼造监,炼制铁料,每年的产量大概8000吨。 林逸看过一些网上的帖子,说什么宋朝年产铁15万吨,占当时全世界铁产量的75%。 现在林逸看了资料,只能说纯属扯澹。 生产的这些铁料,每年分配都紧紧巴巴,锻造兵器甲胃需要铁,农具需要铁,还有一部分用于铸钱。 大宋铁钱非常多,主要原因 是铜钱数量不足,大宋商品经济发达,对铜钱需求量很大,但铜钱外流严重,辽、金、大理、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使用宋钱,就连邻国安南、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都以流通宋钱为主,弄得铜钱供不应求,出现钱荒,最后大宋为了保护铜不大量流失,就大量铸造铁钱。 所以说现在炼铁就是炼钱。 林逸脑海里有完整详细的全世界矿藏图,远的他都不乐意去,准备就近在河南、山东等地找几处铜铁富矿开采。 还有煤矿。 现在大宋已经广泛使用煤,但对煤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民间用煤多有熏死,所以取暖依旧大量用炭。 在煤炭冶炼方面,现在已经大规模使用,但因为用煤炭导致钢铁硫含量大增,让铁料发脆品味下降,以至于打不出好铁器,所以很多时候想要好铁依旧用木炭。 这些难不住林逸。 下一笔钱, 林逸准备从这些矿山、炼铁监里赚来,当然,他不会傻傻的一点点开采。 资本运作才是赚钱最快的办法。 很简单, 大宋允许私人开采矿山,交税就行,官府需要则向矿山购买,这一点比大多数朝代都公平。 等找到矿脉,林逸会让人出一份矿山藏量官方数据分析报告,然后用这个报告,把矿山做股,以股票形式卖出去,这样就能快速收到一大笔钱。 还没有找到新矿,林逸就已经想到怎么把他们卖出去了。 接下来, 他还会拿出更好的去硫炼铁方案,用更便宜的煤大量炼铁,然后再拿出远超这个时代的炼钢法,大量生产优质钢。 大宋的钢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 林冲买刀,花了一千贯,这还是特意卖给他的,杨志街头卖刀,要价三千贯。 以林逸分析, 他们手里的刀,充其量也就是百锻钢而已。 林逸有信心炼制出不次于百锻钢的高碳钢,而且是成批量生产,到时候生产出来的兵器,绝对可以大卖,也可以装备军队。 看过资料, 林逸心里有了底,又叫来工部官员,对他们吩咐道:去找几个手艺最好的制做织布机师傅来,我有东西要他们打造。 不多时几个匠人过来,拜见少宰大人。 林逸说着掏出一副卷轴。 我这里有几架织布机,你们帮我打造出来。 工匠们接过卷轴打开, 上面有三种新的纺纱织布机图形。 后面还有各个部件的详细大小尺寸和造型图,匠人看过一目了然,对他们来说打造不难。 大人,最多五天就能打造出来。 好,五天后我来验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