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7 国产科幻大片的元年:03年! (第3/4页)
的确算是国内顶尖,同时也是和好来坞技术最接近的企业了。 所以媒体这些天在渲染的星辰大海和好来坞之间的差距,这似乎确实有些过分。 落后怎么了,我们啥不落后啊,关键是你得努力追赶,你看现在星辰大海就很不错嘛,这特效做的,好来坞也就这个级别了,别说整个内地,就是全亚洲能找出第二家不?这还不满意? 而且据说这整部片子只用了不到一千万成本?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技术赶不赶得上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普及的问题,毕竟技术便宜下来且质量有保证,这才是真的能造福整个行业嘛。 不过大家也知道,这样的想法不太实际,影片后面的部分也印证了这一点,那就是并不是全篇都是特效。 影评人们对此是微微失望的,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点失望也早就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了。 接下来,影片用了比较长的时间来描绘江隆独自在月球基地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的心理状态。 主角孤身一人工作,平时只与一台智能机器人为伴,近三年下来,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让他有了自言自语的习惯,主角思念家乡,深爱妻子和女儿,无处不是妻子的照片,闲暇时与他养的花聊天为乐,时而做做故乡街道的模型,有时他会出现幻觉以至于将手烫伤,梦中也会时常梦到妻子。 这一连串的场景,无时无刻都在突出主角对家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两周后回家的渴望。 与此同时,虽然两周后就能回地球,但主角却时常头疼,做体能训练的时候也开始力不从心,这也暗示着常年在放射性元素的环境中工作已患上绝症这个事实。 细心的观众一定能察觉到,电影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天江隆和往常一样出工,结果遭遇了事故,整个人被困在了采矿车里。 这样的情况要是不能自救,那基本预示着他要死了,因为整个月球只有他一个人,没人能来救他。 结果当视线暗下后的下一个镜头,却是主角在基地里苏醒,这时候观众懵,主角也在懵。 观众们察觉到了nongnong的悬疑味道,而主角也在随后的时间里察觉到了这一点,并且很快,当他合理突破智能机器人的阻拦再次回到事故现场后,却发现另一个自己! 至此,整部影片的立意便开始明了起来。 “这肯定是克隆的!” “两个都是自己,我的天,换做我可能得疯。” “换我的话我可能会先杀掉另一个。” 一时间,影厅里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从一开始的议论特效场面,到现在开始议论剧情走向,这无一不在证明本片不是烂片。 影评人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要是接下来的剧情不崩,那等出去后怎么也得给这国产科幻片沉冤昭雪一下。 另一边,影厅内的电影人以及演艺人员们也是同样兴奋。 因为影片接下来就是两个江炎在演戏,这在演艺界来说自然是一个很大的看点,那么江炎会怎么表现? 很快,答桉揭晓。 醒来的江隆偶然听到机器人与总部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智能机器人小星看到江隆时迅速将对话切断,加深了江隆对真相的怀疑。 被救回的老江隆遇见一个“新来的”自己,在经过一段必然的抓狂和自我怀疑后双方逐渐冷静,接着两人有了初次的交流。 老江隆在争执过程中说服新江隆相信了真相,他们是克隆人,而且已经是五号和六号。 这也在智能机器人小星处得到了确认,他们确实是克隆人,且每三年激活一个新的并进行记忆植入,而老江隆身体发生病变也不是什么放射元素破坏身体,而是克隆身体本身就被设置了使用寿命,得知真相后的两人陷入深深的绝望。 至此,《月球》影片的科幻核心已经全部展开。 严格来说,《月球》的克隆人脑洞在后世的人看来其实也就那样,但架不住这是在信息传递相对还很闭塞的03年,好来坞虽然早已有过克隆题材电影,比如97年的《克隆人》,但那片子不火,后来很火的大片《逃出克隆岛》这个时候还没出来,得到05年才有。 所以克隆题材在这个时候算是相当新鲜,这也让《月球》此刻展现出来的震撼感,其实并不亚于后来的人知晓《流浪地球》的脑洞。 现场的影评人们,包括那位之前嚷嚷着江炎干点正事的老媒体人,此刻也全都被影片的脑洞所吸引。 而最关键的是,这个点子还是国人想的,于是看着这样一部节奏、画面丝毫不逊色于好来坞的片子,影厅里的观众们便不由地升起一股子自豪感,这是加分项! 而对在场的演员、电影人等演艺界的观众们来说,《月球》目前为止给他们的震撼其实比其他人还要大一些。 原因自然是因为江炎那出色到变态的演技! 一个场景,一人分饰两角,两个角色都是江隆本人,却有着相似但又有着不同心态和性格,最关键的是这两个江隆的演绎都是那么地自然。 看着这样的表演,演员们是既羡慕又佩服,电影人们则是欣赏的同时心里也满是疑问:这到底咋拍的,这技术,看不出一点破绽,牛啊! 影片最后,老江隆和新江隆合作,老江隆牺牲了自己,让新江隆成功回地球,而关于晨星工业的反人类阴谋也被公告全球。 至此,影片结束。 哗啦啦啦。 毫无意外,影院内响起了连绵的掌声。 随后便是连连的议论声。 “江炎演的太好了,但有些地方我还没看懂,要不我们明天再来看一遍?” “行啊,我也这么想的。” “一千万人民币就能做到这个地步,我是没想到的。” “媒体太没下限了,我就觉得这片子比黑客帝国好看。” “也不是这么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