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今日得饭恩,他日千金还  (第1/2页)
    泗水郡,淮阴县。    拂晓清晨,昏暗的光线透过枝桠,一缕缕照在地面上。    寒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使得周围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块宽广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孤坟,而孤坟的正前方,倚坐着一名少年。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披头散发,眼神迷离的看着墓碑,不言不语。    此情此景,除了恐怖之外,实在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就在半年前,少年的母亲因病去世,为了安葬母亲,他特意选了此处空地。    虽然彼时的他身无分文,但为母亲选的安葬地,却非常广阔,周围足以安置万家。    这使得邻里乡亲都嘲笑他,戏弄他,甚至辱骂他,但他都毫不在意。    三个月前,下乡的亭长听说了少年的事,对他很是看重,特意接他回自己家,照顾他。    然,亭长的妻子却极不待见他,每到饭点,总是讥讽他吃白食。    而少年依旧毫不在意,该吃吃,该睡睡。    直到昨天,亭长的妻子为了赶走他,特意提前开饭,等他吃饭时,餐桌上早已空空如也。    于是一怒之下,少年便来到了这里。    虽然周围看起来很恐怖,但少年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惧怕的表情。    半响,只见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冻僵的身体,整了整破烂的长袍,然后面朝墓碑揖了一礼,干涸着嘴唇道:“娘!信儿迟早有一天会向他们证明,信儿不是吃白食的!”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坟地。    .........    时间很快,少年走出了树林,迎面可见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    这条大河便是淮阴河,再往下游走十几里,就是淮阴县城。    少年没有去县城的意思,只是沿着河岸往下游走了几百米,然后转到另一条小河分支,而这河边的木屋,就是少年的家。    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一个人住在这里。    直到从亭长家里去而复返,木屋依旧保持着它原来的样子。    河对岸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都是乡里某个富绅的佃户。    本来少年和母亲也住在村庄里,但因为病情无法劳作,最终只能搬到这木屋,潦倒度日。    此时,太阳刚刚露线,已经有佃户出门劳作了。    而少年则回到了木屋内,准备生火做饭。    但当他打开粮袋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记忆中的半袋粟米,早已不见踪影。    少年有些慌了,连忙在屋内一阵翻找,除了一些破旧衣物,以及老旧陶罐,屋子里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这让他不由有些沮丧。    “秦法严苛,按理说不会有人行偷盗之事,家中怎么一粒粮食都没有了?”    就在少年疑惑不解的时候,屋子里突然冒出一阵“吱吱吱”地声音,他转头望去,却见几只肥瘦不一的老鼠,正在四处寻觅。    “呵!”    少年“呵”了一声,摇头苦笑:“韩信啊韩信,妄你自命不凡,如今却被几只老鼠欺上了门,真是时也,命也!”    说完,便无力的瘫在地上,摆了个大字型。    望着黑漆漆的屋顶,韩信思绪良多,他对未来很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自从他在山中捡到兵书的那一刻开始,他便相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打击。    秦朝“以吏为师”,想要入仕途,得找个做官的老师,学习秦律,然后被大家族推泽,同样,想要参军入伍,也要达到法定年龄。    也就是说,像他这样的野路子未成年,想要出人头地,很难。    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韩信对自己非常自信,不仅整日挎剑游玩,而且还行事放荡不羁,使得他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网红”少年。    也正因为他在乡间小有名气,才得以让亭长慕名而来。    本以为会是千里马遇伯乐,结果却是打野遇李白。    要是能重来......    咳,咳.......其实我们的“兵圣”也没那么惨,毕竟是大后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