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 这么有钱开啥书院啊 (第2/2页)
让市里这么让步,这位小苏院长不简单。 这也让跟着来的国家图书馆的副馆长脸上的笑容僵硬了几分。 按照他的想法,一旦确定了是真的,就立刻给送到京城去,由他们图书馆进行收藏。 可现在看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恐怕有些难了。 因为不能把书带走,这些专家们也是赖在书院不走了,而好些个专家在欣赏完《永乐大典》后,也是看起来书架上其他的书。 这一看,这些专家的神情是越来越震惊了。 这些书,竟然全是古籍,囊括了天文地理,风土民情,诗词散文,甚至还有医学、各类传统职业书籍。 虽然这个数量比起国家图书馆还差很多,可国家图书馆那是集全国之力收集的,而这只是一个私人的藏书阁。 这些书,除去那三本《永乐大典》价值不可估量,就其他书的价值加起来也都破亿了。 这份实力太强了。 “各位老师,咱们想想该怎么把这《永乐大典》给弄到咱们图书馆去”。 听到副馆长的话,这些专家全都用古怪眼神看向他。 “各位老师这是怎么了?” “咱们图书馆能拿出几个亿吗?” “几个亿?一个亿应该没问题吧。”副馆长想了下,几个亿恐怕不行,但要是花一个亿买永乐大典还是没问题的。 “你觉得花一千万买一个亿万富翁的传家宝,对方可能卖吗?” 专家的反问,副馆长下意识回答道:“买不到。” 问话的专家手指了指书架上的其他书籍,道:“这些书就价值上亿了,你觉得人家一个亿可能会卖吗?” 副馆长沉默了。 这个世界怎么了,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一个普通书院,竟然藏书价值过亿。 …… 次日,网上关于信州书院的抨击信息越来越多,在抨击信州书院的同时,也在赞扬三江书院,有明显赞扬的,也有隐晦对比的。 也确实,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书院给私人承包确实是不应该的。” “这么一对比,三江书院每年花钱举办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讨会,才是真正书院该做的事情。” “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书院,相比之下信州书院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场所了。” …… 刘金生看着网友的评论,脸上有着得意之色,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小许,你很不错,今年咱们书院评选先进个人,你把自己的材料组织一下交给我。” “谢谢院长。” 刘金生身后一位身材削瘦的年轻男子面露狂喜之色。 “好好干。” 刘金生拍了拍男子的肩膀,而后目光又重新落回屏幕上,他准备亲自上线带节奏。 只是,他的字还没有打完,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条推送新闻。 “举世震惊,上饶信州书院发现《永乐大典》,专家判断很有可能是真迹,这三本永乐大典的发现,将会填补《永乐大典》缺失部分。 看到这条新闻,刘金生愣了一下,乳等到点开查看之后,面色变得一片惨白。 “你……特么一个身家上亿的人,经营个什么书院,这不是坑人吗?” 新闻里,报道了信州书院藏书价值上亿。 “院长,网上的评论有些不对劲了。” 听到身边小许的提醒,刘金生目光看向网友评论,虽然,他心里已经有所预料了。 “我靠,我承认我刚刚错了,这要都不算传承文化,那就没有什么是了。” “永乐大典啊,那可是传说中专升本四件套之一啊。” “专升本四件套,什么鬼?” “找回永乐大典,上交传国玉玺,研究出光刻机,攻克核聚变技术,传说中的专升本四件套,一看楼上就是不看小说的。” “重点不只是永乐大典,还有那价值一亿的古书书籍啊,这么一比,三江书院简直就是个弟弟。” “何止是弟弟,那就是孙子啊。” “牛逼了,我愿意称呼信州书院为最强民营书院。” “我已经前往信州书院的路上了。” 叮铃铃。 刘金生的手机响了,看着来电号码,心里一跳。 “刘金生,你搞什么鬼,在网上抨击信州书院?” “领导……我……” “写文章的人已经是说了一切了,你现在就来局里。” 嘟嘟嘟,刘电话挂断,刘金生脸上已经满头大汗。 “院长,我回去准备材料?” “我回去尼玛,滚,不要让我见到你!” Ps:昨天元宵书友在群里说应该加更,想想是的,今天三更送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