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9你这样,显的我们很废物啊!才华太犯规 (第2/4页)
系统的提示音,让傅歌有些意外。 分阶段发放奖励? 他连忙去查看,然后才明白。 得益于《灵魂摆渡》每一集都是一个单独的小故事,所以影响力也各自不同,在开播一周后,就能发放了。 也就是说—— 当第二集开播时,发放结算第一集的影响力。 当第三集开播时,发放结算第二集的影响力…… 以此类推,一直到全部放完。 “分阶段发放,这样挺好的,我能够更清晰的知道,观众们更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不喜欢哪些剧情。” 对傅歌来说,这样的价值更大。 不只是“影响力”本身的奖励,而且还能让他更了解观众们的口味和欣赏水平,对整体市场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能够让以后新剧集项目的制作更有针对性,有的放失。 就在傅歌为此欣喜时, 脑海里又继续响起了提示音—— “叮冬,本剧集项目,触发被动任务。” “被动任务一:得道多助。在《灵魂摆渡》剧集中,每合作一位主要角色,就能让某个随机技能分数+1。” “当前合作主演数:3。” “当前有三项随机技能,可提升一分。宿主随时可以抽取。” …… “被动任务二:步步为营。《灵魂摆渡》总播放量突破十亿,宿主可获得一张“剧本优化券”;总播放量突破二十亿,可再次获得一张剧本优化券……每多突破十亿播放量,可额外获得一张剧本优化券。” “剧本优化券:可以将宿主撰写的剧本,进行优化。” …… 嗯? 听着脑海里接连响起的一连串声音, 傅歌不由愕然的眨了眨眼睛。 这次的《灵魂摆渡》,有点意思啊! 竟然给自己添加了这么多彩头! 比《白夜追凶》和《法医秦明》时候的奖励多多了。 只不过,想要获取到这些奖励,难度也更高。 “当初,只要剧集成功开播,就能获得奖励。而现在,却要达成一个个成就,成绩达到某个程度,才能获得奖励……奖励丰厚了,但难度也越来越高了。” 傅歌猜测不已。 难道,是因为前面两部网剧自己只是参演,而《灵魂摆渡》却是自己制作的项目的原因,所以才有这种区别? 毕竟,面对一个项目,所有者和雇佣者,风险不同,收获也完全不同,主观能动性也天差地别。 …… 傅歌集中注意力,看向两个被动任务。 他首先看向的,是很吸引他注意力的第二个任务:步步为营。 “剧本优化券,使用后,居然能够优化我写的剧本……我写剧本的文笔之烂,连系统也看不下去了吗?” 傅歌无语扶额。 这东西,挺好的,挺适合他的。 只不过,想要获得,门槛太高了! “每过十亿播放量才能得到一张,那我估计最多也就一张两张了。” 傅歌苦笑着摇摇头。 动辄十亿,太难了。 可望而不可即,根本吃不到,得不到太多剧本优化券。 不然的话,这种好东西,傅歌当然是多多益善。 …… 傅歌又看向第一个被动任务:得道多助。 看到这个任务详细内容的瞬间,傅歌便明白了这个任务是什么意思。 任务,并不是系统乱发布的。 实际上,跟他当前的处境,跟他正在进行的剧作项目,息息相关! 现在,他拍摄的《灵魂摆渡》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单元剧,每一集都是单独的故事,每一集中都有新的人物角色。 所以,二十集下来,总共需要二三十个新人物! 一般敷衍至极的小剧组,面对这种情况,大概率会让几位演员重复出场,接连饰演不同的角色。 毕竟,每一集都不一样,只让他们演某一集中的某个角色,多浪费? 从节约成本、省事上来说,这种方式很有效。 但,对于剧集质量,对观众的观看体验来说,这样就非常不友好了。 毕竟,同一个演员,这集演的乞丐,后面某集又演集团大老板,实在太让人出戏了! 所以这个任务的目的,就是激励傅歌,让他尽可能多找一些演员,来饰演《灵魂摆渡》中的一个个不同人物角色,从而将这些一个个小故事演绎的更加动人、诠释的更加精彩。 “这个任务很对胃口,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傅歌本来就是精益求精的人,不将就,不敷衍,不草草了事。 他本来就想尽可能的聘请更多演员,来饰演后面的各种角色。 为此, 他甚至在刚刚坐出租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筛选合适的演员了。 有系统的额外奖励,实属意外收获。 而且这奖励还是提升技能的分数! 太让人开心了。 …… “已经有三个合作演员了,分别是宋佚出演的女鬼王小亚、郭晶飞饰演的赵吏,以及小豪出演的豆豆。” “只算主要角色,所以豆豆mama等配角,就不计算在里面。” “我现在,有三个随机技能,可能分数+1。” 傅歌想了想,便在心中下令道: “开启这三个随机技能。” 唰! “叮冬!恭喜宿主获得——” 下一刻, 他的面前,出现了只有他才能看到的光幕界面。 “剧组综合知识:81” “烹饪:46” “剪辑:60” …… “嗯?” “烹饪?剪辑?还有剧组综合知识?” “竟然随机到了这三个技能。” 傅歌充分体会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