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4底层普通人,很简单很卑微很好满足 (第3/3页)
事,时间多的很。” 路哥真心道别。 老郑他们一家现在情况好转了,他爸妈已经开始开心了,也该让老郑老婆的爸妈开心一下,以后终于不用替女儿和女婿他们担忧了。 …… 这次老郑他们没有开车。 都是同一个村的,并不远。 老郑、他老婆,还有霜儿,三个人连抱带提,拿着特意买回来的东西,很快就来到了霜儿外公外婆家。 刚到门口,他们还没进屋呢,就见一个精瘦的小老头,推着一辆独轮小推车,堆满了树枝,从不远处朝这而来。 “外公!” 霜儿呼喊着。 “爸,你放着,我来。”老郑连忙把礼物放在门口,快步上前,从老丈人手中接过了小推车。 他作为从村里走出去的人,知道这些树枝是老丈人从山上果园里推回来当柴烧的,取暖、做饭、烧开水,都用得着。 但山路难走,坡陡路滑,更别说推着车子,尤其是六十多岁的精瘦老头。 城里六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年轻又健硕,提笼架鸟又钓鱼,发展兴趣爱好不亦乐哉,有退休金保障,安享天伦之乐。 而老郑看着老丈人斑白的头发,又想到自己爹妈的老态…… “唉,终于有能力待他们好一些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有心无力了……” 就在老郑一边推着车子一边心里胡乱想着的时候, 他丈母娘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就快步走了出来,看到他在推车,顿时心疼不已的数落着老伴: “哎呀,老头子,你怎么还让郑刚推上了?他在城市里上班,不常干这些,累到了怎么办!” “没事,妈,这点活算什么?累不到的……”老郑找到地方把车子放下,一边将柴堆在院子的角落里,一边回应着丈母娘。 “你去屋里坐会,看看电视,我来摞柴就行。”丈母娘要过来接手。 “妈,你去外面拿下东西,我们带回来的,刚刚放在门口了,别让别人给拿走了。” “啊?” 丈母娘一听,连忙去门口拿东西了。 见到门口放着这么多东西, 而且闺女和霜儿也都各自拿了那么多, 这得花多少钱啊! 太有心了! 在心疼花钱之余,又发在内心的感到开心。 老郑收拾完树枝后,来到老婆身旁,小声道: “我想给我们两边爸妈各买一个电动小三轮,开起来很简单,既能拉玉米、地瓜、麦子,又能拉化肥、农具、柴火啥的,平时出门也能代步。” “嗯!买!我们明天就去看看!”对于老郑的这个提议,他老婆双手赞成! 脸上幸福的笑容,变的更盛烈了。 虽然前面二十年过的很艰难。 但只要看到了希望,日子就越来越有奔头了。 …… 刚子衣锦回乡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当然,大家知道,他并不是发了大财,并没有当大老板,更不是成了大领导。 但, 能在不贷款的情况下买车, 能给双方父母大包小包的带回来那么多东西, 而且还各花几千块买了个电动三轮车, 等来年还要翻修房子, 之前借的亲戚朋友的钱也都一分不差的还上了, 听说工作很正规,不但工资交税,而且还有年终奖,更是有五险一金…… 这些事件,每一桩每一条,都让大家对‘在外面混的不如意的刚子’,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改观。 村里乡邻们,在谈起郑刚的时候,再也不缺夸赞和奉承。 “老郑家生了个好儿子啊。”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一看就有出息!” “我早就从他面相上看出他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浓眉大眼,印堂发亮,这在相面上是有说法的!” 老郑的爹妈, 以及老郑的丈人和丈母娘, 终于也体验了一回‘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的感觉。 以前去哪都是被投以可怜、惋惜的目光。 而现在,不管去哪,都可以自豪又骄傲,挺直腰板,再也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了。 …… 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时候, 郑刚做东,将爹妈、丈人丈母娘,以及自己亲大姐一家,还有老婆亲大哥一家,全都聚在了一起,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开心年。 别人暂且不提,四个老人是真的开心,这算是他们这么多年以来最开心的一回了。 “刚子啊!” 快要放鞭炮的时候,郑老头对儿子郑重的说道: “你能有现在这么好的工作,那个姓傅的老板算是你的贵人,你以后工作也得好好努力。” “我知道。” 老郑凝重的点头。 他的生活能有如此巨大的转变,的确要归功于傅歌。 他早就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了。 所以,之前在剧组的时候,就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从不松懈。 而现在,感受到一大家子这么多人的开心和快乐,他的心意就更坚定了。 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做好剧组负责人,帮傅歌统筹好剧组,争取拍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我现在去给傅总打个电话,拜个年。” 说着,老郑便拿起手机,拨通了傅歌的电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