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削侯之策 (第2/2页)
补充的一条,向大王举报诸侯纳贡不达标,或者祖上九代于大商无功勋的诸侯,其他诸侯就能够获得罚没封地的五分之一封地。 这一时间,让各个诸侯心中,内心都产生了小心思。 包括一些大诸侯也是,谁又会嫌自家封地多呢? 就这样,这些奏议全都通过了纣王的允许,并且命令商容去实施。 虽然商容这个首相,一下子名声已经臭了。 被众多中小诸侯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商容提出的这些奏议,虽然都是在削弱中小诸侯的实力,但也只是削弱而已,并没有彻底断了这些中小诸侯的活路。 这让一些有心反抗的中小诸侯,却又下不了决心。 再加上商容的这些奏议,都将大诸侯排除在外,身后没有大诸侯的支持,这让身为这次被削弱对象的中小诸侯们,更加有心无力。 只能被商容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蚕食。 …… “不错,商相你不愧是先王给寡人留下的辅政老臣,还是很有能力的。” 看着商容呈上来,前些日子商容向自己所提出那些奏议已经施行后,预估初期能将大商由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面积,一下提升一倍有余,纣王颔首称赞道。 这已经是纣王,开启人生模拟器的十天之后。 “大王言重了。” 看嬴政夸赞,商容站在殿下,不敢称功,连忙道。 “这主要是大王的功劳,若不是有大王在朝中力挺老臣,老臣也不敢去做如此得罪诸侯之举。” 然后商容又道。 “商相,你自谦了,你做得很好,不愧是大商的首相,名副其实。” 纣王却颔首道。 听到纣王这般说,商容眼中闪过了一丝喜色。 这本来只是大王无意间的一句话,但是其中蕴含的意思可不普通。 这代表大王已经认同了他的能力,也证明新王登基后,终于认可了他这位首相。 “不过你也需要再接再厉才行。”纣王勉励了商容一句,接着又将目光看着商容问:“你预估这次动手,最终能让王畿之地的疆域面积增加多少?” “启禀大王,因为之前老臣提出的那几条奏议,都是以削弱诸侯为主,所以诸侯的反抗并不激烈,老臣预计能让王畿之地的面积,最终至少增长三倍。” 商容如实回答。 “好,之前大商的王畿之地,只不过只有千里疆域而已,能增长三倍也有三千里疆域了。” 纣王沉吟片刻道。 纣王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地削弱诸侯,从诸侯手中收回,由他这个商王控制的王畿之地封地。 然后大力发展这些王畿之地,提升大商国力。 此消彼长之下,最后即便他要强行收回封地,诸侯也无力回天。 “不过大王,随着大商直接掌握的王畿之地面积越来越大,从那些诸侯手中收回的封地中,因为诸侯退出,没有官员管理,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然后商容又上奏道。 “那就麻烦商相了,请商相为寡人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设立一套独有的官员制度,呈给寡人看,但这套制度要和寡人的私臣有所区别,要能够从上到下的直接管理到百姓。” 纣王思索片刻后道。 “可是陛下,设计一套官员制度简单,我们一时间,却找不到这么多的人来担任官员,去管理百姓……” 商容苦笑道。 “那就不计较出身,唯才是举,总能找到那些适合担任官员的人的。” 纣王脱口而出道。 在大商立国之初,虽然有很多贤臣,都是奴隶出身,地位极低,但是最终却能位极人臣,成为一代贤相。 比如成汤时期的伊尹,武丁时期的傅说。 但是到了如今的晚商,官员反而极其重视出身,很多官员都是贵族出身。 普通百姓和奴隶,受到排斥,根本就没有机会做官。 “老臣明白了。” 听到纣王如此说,商容顿时惊喜道。 这样看来,刚刚登基的新王,的确是一位胸怀大志,重用贤能的贤君。 “不过,大王,老臣已经有事在身了。” 见大王将这件事情,也交给他去做,随后商容反应过来苦笑道。 “如今寡人信得过的臣子不多,这两件事情都先交由商相去办,等寡人找到了合适的臣子,肯定会替代商相的,或者商相有觉得合适的贤才,也可以向寡人举荐。” 商王直言道。 看自己这劳累,是跑不了了。 商容只能无奈苦笑应道:“老臣遵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