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大王,我们各论各的 (第2/2页)
交代他做些小事还是可以的。 他完全可以将尤浑当作一个,推到前台的心腹。 无论什么脏活累活,以及背黑锅的活,都可以让他去做。 这样一来,最后群臣和诸侯们,恨的只会是尤浑,而不会是他。 以首相商容为刀这种事情,做一次就够了。 想要经常做,首相商容恐怕也不会同意。 看大王终于认可了自己,同意将自己留下,尤浑顿时无比高兴。 他连忙向纣王行礼道:“多谢大王。” 纣王问尤浑:“你之前担任的是什么官职?” 尤浑答道:“启禀陛下,微臣之前担任的是庭务。” 纣王微一思索,这才想起庭务是何官职! 原来庭务,又称内廷事务官。 专门负责为王室服务的官员,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 然后纣王道:“从今以后,你便是作册了。” 所谓作册,便是著作简册,奉行商王告命,或是传达商王王令的官员。 此官职虽然和庭务是同级,但是却被视为商王的代言人,权力极大。 尤浑十分感激道:“多谢大王。” 纣王道:“希望你日后,为寡人尽职尽责地办事,如有疏忽怠慢,可别怪寡人没给你机会。” 尤浑顿时心中一凛,连忙道:“大王放心,微臣一定尽心尽力。” 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 又过了几日。 首相商容和比干一起,进宫面见纣王。 “大王,削弱诸侯之事已经办妥,如今王畿之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五千里之巨。” 首相商容拿着一份奏表,对纣王禀报道。 纣王接过内侍呈送上来的奏表,翻看了起来。 纣王一字一句地看着,生怕错掉了任何内容,等看完之后,他才抬起头来道:“不错,商相,你做得很好。” 然后纣王又道:“削弱诸侯之事,就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展,这五千里王畿之地了。” 纣王问:“商相,王叔,你们对于将这王畿之地,划分成几郡,可已经有了方案?” 比干这时站出来道: “启禀大王,臣和商相商量过后,暂时决定将王畿之地,除过都城朝歌外,暂定为六郡。” “分别是:营丘郡、曲阜郡、洛扈郡、镐京郡、卫城郡、燕城郡,每郡下面又分为几个或十个县不等,不知道大王觉得如何?” 纣王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按你们商量的办吧。” 随后纣王又道:“郡县好划分,找来有才能的官员,建立一套完整的郡县官员体制不易,这便要麻烦你们了。” 商容却道: “大王放心,老臣已经着手此事了。” “不过高层官员好找,但是中低层官员需要的数量太多,却一时间没有办法凑齐。” “为了方便起见,还请大王在整个大商范围内,发布一份招贤令,言明不问出身,只要身怀才能,便会得到重用。” 纣王点头道:“没问题,招贤令寡人会发布的。” 看到商容,纣王又想起了,商容的女儿商青羊,入宫为自己妃嫔的事情。 他不由好奇问:“商相,你为何会同意,让你的女儿入宫,成为寡人的妃嫔?” 商容却摇头笑道: “大王,这并不是老臣的主意,这是老臣那小女自己的主意,或许是她从老臣这里,知道了一些大王所颁布的利国之策,让她对于大王产生了好奇心。” “得知王后为大王选妃后,她非要进宫参加,老臣实在拗不过她,便也只能答应了。” 纣王有些意外道:“真是你女儿她自己要进宫的?” 商容道: “不错,这都是她自己的主意,老臣的这个女儿,从小脾气就倔,只能由着她了。” “不过老臣后来觉得,以大王的贤明,青羊能成为大王的妃子,也是她的幸运。” 纣王不由道:“可是商相,你为寡人办事,寡人却纳了你的女儿为妃,这日后我们君臣,又该如何相称呢?” 商容道:“大王不用感到为难,老臣和大王各论各的,一切照旧就行了。” 纣王无奈:“也只能如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