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鲲之势 (第1/2页)
长刀更讲究周身的协调,行气线路往往更长,不如单刀灵活多变,每次发力之时,对于周身精气神是否蓄满会有更高要求。 领悟到这些道理之后,金梓鸣用秋源长刀重新修炼“风起云涌”,起手的气势与两月前截然不同。 金梓鸣当夜就忍不住出洞尝试,刀势一出,空中风云变幻,狂风大作,附近的一朵云也向他聚来,起刀瞬间,云朵下压,悬浮于他的头顶上方。 至此,这一招算是小成。 接下来,金梓鸣如法炮制,针对第二招“乌云盖顶”和第三招“惊雷现”,都用自建管道补齐行气线路,先后将这两招练成。 经过对“风雷斩”的参悟,对长刀和力量的运用,刀势的积蓄,以及刀势在实战中的应用,都有了崭新的认识。 个人修为境界虽没有变化,但战力却是大幅增强。 这本元婴级别的刀谱,让金梓鸣对刀技有了比从前深刻许多的认识,让他首次见识到中高级功法的独特魅力。 既然已可用长刀施展“风雷斩”,那现在又可以换回单刀,用冷月来修炼。 练了十多日,他发现出刀仍然别扭,往往灵气已经到位,而内在的势还在孕育之中,节奏上很难匹配。 金梓鸣叹口气,看来在通过小鱼缸领悟到鲲的威势之前,只有减缓灵气的就位速度,给蓄势留出更充足的时间才行。 这倒不难,只需找出行气线路上,灵气通行较慢,或者还有阻塞的地方。 在那里添加开口特别大的xue位和相应的自建管道,由这些地方抽取外部灵气,汇入到冷月之中。 这样虽延长了行气时间,但匹配上了蓄势的进度,且可以通过输入更多的灵气来弥补速度变慢的损失。 出刀略慢,但气势更足,内气和力量更强。 经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单刀版的“风雷斩”竟真被他给练成了,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刀法,算是量身定做。 金梓鸣清楚,唯有手持冷月,他才有那种俾睨天下的刀客感觉。 所以即使这是一部长刀刀法,他也要将其改为用单刀施展。 何况这个修改的过程,也对他提升对单刀刀道的领悟,也大有帮助。 闭关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以考虑通过鲲来领悟势了。 鲲的那种滔天伟力,俯视众生、君临天下的气势,能让身体与元气完美契合,使每一分力量,都能发挥出几倍的破坏力。 如果将这些融入“风雷斩”之中,该有多强? 围棋中也有对势的理解与阐述。 比如棋手最爱说的厚势,是指在行棋过程中,通过牺牲部分实地,来有意构筑起一道厚墙,从而建立起自己在这个区域的优势。 后续可以通过它,去击溃对手,或获取更多的实地。 这是一种威势,一旦对手接近此处,便会感觉到压抑与绝望,好像一旦动手,便是死路一条。 真正的高手,善于把这种威势变为胜势,不仅以此获得极大利益,还能辐射他处,用这道威势去压迫对手,以便从全局瓦解对手。 当然,除了厚势,还有很多其他的势,比如轻灵之势。 棋子之间相隔较远,看似毫不相关,但总能在需要时,不经意地落下几子,便又让它们形成一股合力,来共同对付敌人。 这种轻灵之势在显露之前,很难捉摸,极为飘逸。 而鲲,显然属于厚重之势,这也是金梓鸣最喜欢的势,管你魍魉鬼魅,管你无穷技巧,我自平凡一刀,斩之! 金梓鸣破开洞xue,向大海遁去,他飞至一个小岛,重新用小鱼缸定位了一处水之精华最浓郁的地方,然后潜了过去。 通过鱼缸的桥接,进入那片神魂空间,再次见到了那头庞然大物。 他手中幻化出冷月刀,开始学着鲲的畅游、摆动与发力,一边扭动身躯,一边挥刀出招。 初时为了顺应那种力量运用方式,只能勉强随意出刀,渐渐的,可以把鲲之势加入到最简单的基础刀法中。 当然,这只是在神识空间中练成的,而并非现实世界。 记得二十一式“基础刀法”练成后,利用内部管道修改行气路线,焕发了第二春; 经过千层浪的叠加,焕发了第三春; 用长刀去演练和感悟,焕发了第四春,当然这是最小的一个春天; 而今,随着鲲之势的加入,这门刀法将焕发第五春。 要在现实中将鲲之势融入刀法之中,并保持招式的一气呵成。 要求气息和内劲必须绵长,且元气需要沿着鲲所暗示的特殊线路,源源不绝地输送到手臂和冷月之中。 前期“风雷斩”的蓄势练习非常有用,可以使他更快、更深刻地领悟鲲之势。 而当鲲之势练好后,又可以缩短“风雷斩”的蓄势时间,解决上次遗留的问题。 在神魂空间中完成融合之后,金梓鸣离开了大海,重回腾琼山脉的那个洞xue附近。 开始在现实世界用rou身演练“基础刀法”,希望能将鲲之势融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